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 杜 威
一、生平介绍
杜威(1859-1952),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杂货商家中。小时候,显得有点害羞,天资并不聪慧,但是,却好学深思,手不释卷,喜爱阅读,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位书虫。15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杜威在大学的前两年修读希腊文及拉丁文、西洋古代史、解析几何及微积分。第三年开始涉猎自然科学课程,包括地质学、动物学、进化理论。他从当时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生理学教本中获得不少的启示,特别是关于进化的理论、生物与环境的理论。在大学第四年,当时以哲学讲授为主的泰锐教授,对杜威初期哲学思想的探究颇有帮助。
1879年,杜威从维蒙特大学毕业。一年之后,在家乡贝林顿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并继续研读哲学史。1882年,杜威首次发表论文,论文刊登在美国当时仅有的一本哲学杂志《思辨哲学》上。稍后,杜威又写了两篇论文在这本权威杂志上发表。
1882年的秋天,杜威向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申请教学奖助金无果,便向他的姑姑借了五百美元,开始了以哲学为主的研习生涯。1884年获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西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杜威一生著述丰富。主要著作有:《哲学之改造》《民本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心理学》《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的问题》。
二、教育思想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维系其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历程。但是,教育在形式上,却不应孤立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之外。这一基本认识,可以概括杜威关于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教育是跟社会一并发展的,不能离开社会情境。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虽然从教育的历程上,否定教育历程之外在的教育目的,但是,民主社会却是杜威讨论其教育思想时,一个內含的教育目的,也是他谈论教育思想的一个先决条件。
杜威不给教育加上一些外在的目的,乃是确认教育所产生的经验情境是一个不确定的、变动的经验情境,由个体与环境连续不断交互作用的一种历程。外在、预定的目的,不一定就符合现实经验情境的需求,也不一定贴切当时的经验情境。所以,杜威曾一度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教育除了自身的情境是产生目的的必要条件之外,经验的成长本身或经验的重组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杜威所诟病的传统教育,乃是错把教育的历程看成一种结果,误认教育乃是为了准备未来的生活所需,使教育的意义——经验的成长——成为越级的生长,对受教者的个人毫无切肤之感。于是,教育的方式、内容以及所谓的目的都是虚悬着的,教育成为生活之预备乃是极其自然的结果。不过,杜威在主张教育是经验的生长与重组时,并没有完全忽略经验发展的指导原则;如果没有原则加以指导,经验的生长是盲目的;如果没有指导经验发展的原则,则经验之发展是毫无实质的意义的。在杜威后期的教育著作中,都主张经验发展的道德原则及民主社会制度之规范原则。
教育是经验成长及重组的历程,此一历程有两个基本的因素——形成此一历程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单元。一个是个人的心理因素,另一个是围绕在个人周遭的社会因素。从个人的心理因素来说:个体是经验生长与重组的主体,其心理的因素也就是个人的能力、兴趣、习惯,是了解与解释个人经验生长意义所不可缺少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习惯,是在形成与发展中的,是随着经验的活动而变动的。尤其是个体天赋而具有的一些对外界事物探求的兴趣,更是教育的心理基础。教育绝不是完全忽略了儿童既有的能力或经验,而把一些外在的、不相干的经验,烙印在儿童心灵中;教育亦绝非是一种强制的,加诸于个人经验之外在的成长。
从社会的因素来论,个体经验的生长浸润在社会环境之中。个体并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组成社会的个体并不都是各自孤立的实体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形成相互结合的一个机体。学校在杜威看来,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学校自身就是社会的一类,也可以说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是两个不可分离的杜威教育哲学中的警语。
杜威对于“学校即社会”的认识,乃是基于“教育即生活历程,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而来。学校是助长儿童经验成长的场所,是把社会经验澄清而赋予价值观的一个场所。同时,学校也是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机构。学校不仅仅在于维持文化传统,而且是缔造、创新文化的摇篮,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组织。
杜威常常提出的一些简洁而明白的标语,已成为进步教育推行时的目标所在。比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之生长与重组”“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杜威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是西方教育的基本纲领,而且也逐渐渗透到采用他的教育思想的世界各地。
但是,杜威的哲学中也充斥着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这是要引起注意的。
(作者系本刊编委会副主任)
一、生平介绍
杜威(1859-1952),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杂货商家中。小时候,显得有点害羞,天资并不聪慧,但是,却好学深思,手不释卷,喜爱阅读,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位书虫。15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杜威在大学的前两年修读希腊文及拉丁文、西洋古代史、解析几何及微积分。第三年开始涉猎自然科学课程,包括地质学、动物学、进化理论。他从当时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生理学教本中获得不少的启示,特别是关于进化的理论、生物与环境的理论。在大学第四年,当时以哲学讲授为主的泰锐教授,对杜威初期哲学思想的探究颇有帮助。
1879年,杜威从维蒙特大学毕业。一年之后,在家乡贝林顿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并继续研读哲学史。1882年,杜威首次发表论文,论文刊登在美国当时仅有的一本哲学杂志《思辨哲学》上。稍后,杜威又写了两篇论文在这本权威杂志上发表。
1882年的秋天,杜威向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申请教学奖助金无果,便向他的姑姑借了五百美元,开始了以哲学为主的研习生涯。1884年获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西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杜威一生著述丰富。主要著作有:《哲学之改造》《民本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心理学》《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的问题》。
二、教育思想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维系其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历程。但是,教育在形式上,却不应孤立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之外。这一基本认识,可以概括杜威关于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教育是跟社会一并发展的,不能离开社会情境。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虽然从教育的历程上,否定教育历程之外在的教育目的,但是,民主社会却是杜威讨论其教育思想时,一个內含的教育目的,也是他谈论教育思想的一个先决条件。
杜威不给教育加上一些外在的目的,乃是确认教育所产生的经验情境是一个不确定的、变动的经验情境,由个体与环境连续不断交互作用的一种历程。外在、预定的目的,不一定就符合现实经验情境的需求,也不一定贴切当时的经验情境。所以,杜威曾一度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教育除了自身的情境是产生目的的必要条件之外,经验的成长本身或经验的重组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杜威所诟病的传统教育,乃是错把教育的历程看成一种结果,误认教育乃是为了准备未来的生活所需,使教育的意义——经验的成长——成为越级的生长,对受教者的个人毫无切肤之感。于是,教育的方式、内容以及所谓的目的都是虚悬着的,教育成为生活之预备乃是极其自然的结果。不过,杜威在主张教育是经验的生长与重组时,并没有完全忽略经验发展的指导原则;如果没有原则加以指导,经验的生长是盲目的;如果没有指导经验发展的原则,则经验之发展是毫无实质的意义的。在杜威后期的教育著作中,都主张经验发展的道德原则及民主社会制度之规范原则。
教育是经验成长及重组的历程,此一历程有两个基本的因素——形成此一历程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单元。一个是个人的心理因素,另一个是围绕在个人周遭的社会因素。从个人的心理因素来说:个体是经验生长与重组的主体,其心理的因素也就是个人的能力、兴趣、习惯,是了解与解释个人经验生长意义所不可缺少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习惯,是在形成与发展中的,是随着经验的活动而变动的。尤其是个体天赋而具有的一些对外界事物探求的兴趣,更是教育的心理基础。教育绝不是完全忽略了儿童既有的能力或经验,而把一些外在的、不相干的经验,烙印在儿童心灵中;教育亦绝非是一种强制的,加诸于个人经验之外在的成长。
从社会的因素来论,个体经验的生长浸润在社会环境之中。个体并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组成社会的个体并不都是各自孤立的实体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形成相互结合的一个机体。学校在杜威看来,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学校自身就是社会的一类,也可以说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是两个不可分离的杜威教育哲学中的警语。
杜威对于“学校即社会”的认识,乃是基于“教育即生活历程,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而来。学校是助长儿童经验成长的场所,是把社会经验澄清而赋予价值观的一个场所。同时,学校也是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机构。学校不仅仅在于维持文化传统,而且是缔造、创新文化的摇篮,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组织。
杜威常常提出的一些简洁而明白的标语,已成为进步教育推行时的目标所在。比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之生长与重组”“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杜威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是西方教育的基本纲领,而且也逐渐渗透到采用他的教育思想的世界各地。
但是,杜威的哲学中也充斥着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这是要引起注意的。
(作者系本刊编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