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头痛的事,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生命力,激扬人生,必须从积累语言、作文创新评价等方面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情感 生命活动
   长期以来,说到作文,许多孩子为之头疼,教師们也怨声载道,原来丰富多彩的作文,却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造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的最直接原因,作文与快乐在学生的眼里似乎是很难共处的两个词。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只有让学生从心里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对此,本文将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一、腹有诗书文自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胸藏万汇凭吞吐。"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胸藏万汇",必须把大量的词汇识记在心,才能吞吐自如;如果把它们藏在笔记本里,那就难以应用了。作文是说话,作者通过一篇文章可以真实地告诉人们一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可以带着好感或憎恶向人们介绍一个典型人物,可以激情满怀地呈送给人们一处壮观的丽景,也可以精心地向人们雕凿出一件精美的足以引人入胜的物品。显然,阅读和作文是相通的,都是围绕语言文字活动的。二者比较,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作文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其中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学生学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读更多的书,从阅读中更多地吸收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也就越多,写起来也就越发容易。鲁迅先生也曾告诫文学青年,好文章是靠读好书熏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要把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同时考虑在内。
  而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记录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我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情有感触言自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声有色,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说:"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如此看来,活动是生命发展的过程,也是生命的本质意义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当你在体验生活时,你就在积累感情,面对心与心的碰撞,我的情感无从逃避。"在学生面前,我决不虚伪,决不会矜持。我打开感情的闸门用心灵拥抱了所有的学生和身边的人。好和坏、是和非,在我心里决不能调和。
   伏尔泰说:"友谊是心灵的婚姻,是两个有感情的和善良人之间的契约。"我们教师虽然是平常人,但我相信:未来是用现在换来的,高尚的爱是可以产生凝聚力的。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过程不完善,专业精神的植入与专业课程理念贯彻的都不充分,致使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专业伦理守则与个人价值观念、专业关系与个人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认知冲突,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角度阐述具体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认知困境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价值观 自我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价值渊源——价值及价值取向指人们对
做为一名新课改指引下的新型班主任,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素质全面和谐提高。  一、关注并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修养,让健康的心理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石。  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使教师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传授学生提问的方法,交给学生讲究提问的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答疑的能力。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培养意识  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人才”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追求。怎样求得文章的立意创新呢?这里提供几条拓展思路的途径。  一、打开思维的“黑箱”,多角度开拓  初中生写作文常犯的毛病就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究其根源是与思维方法有关。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思维不能只是一条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考的重压下,物理第二课堂仍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能解决一些物理课堂的教学问题,又能补充物理课堂的教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机械般的解题成为研究的过程,让重复的阐述成为探究的能量。物理第二课堂的开展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甚至是常规的物理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一、充分认识高中物理第
学校组织了831高效课堂的活动,本人受益匪浅,从不断的听课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自身教学业务能力提高许多,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的语文课堂,什么是高效的充实的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取得好的成绩。具体的体会与反思有以下三点。   一、做到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应该不上无准备的课,我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训练前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则必须要
【摘要】:本文通过游戏化的音乐内容、游戏化的教学过程、游戏化的拓展活动、游戏化的各类创意性活动等来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音乐教学游戏化有效性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意志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音乐是一门听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
摘要:本文从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巧用实验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开展家庭小实验等五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有效性科学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综合评价,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以实验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创新研究,是我们科学教师必须十分注重且迫切
摘要: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强调教学的情境性,要求把教学任务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明确任务、激发情趣、生成问题、合作探究,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生成”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生成;策略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二十多年前首创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这对初中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