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教师可以从提升“四度”入手,即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探究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度和展示的踊跃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专注度 参与度 活跃度 踊跃度
在教育改革全面深化推进的年代,小学数学课堂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应该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当前,一些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虽已改变,但教学行动相对滞后。有些数学课堂表面看似热闹,大行“生本教育”的理念,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未达本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一、营造趣味氛围,提升学习专注度
“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小学生天生好动,课堂学习注意力难以维持长久。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实效,首要任务是精心营造趣味、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平移和旋转”一课时,为了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在天宫很没面子,于是想到人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他来到人间,看到一些物体运动后非常有趣,就跟着学习,他到底看到了些什么呢?”用猪八戒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并维持学生对教学的注意力。在通过用学生感兴趣的类似话题导入后,笔者给学生出示了火车、国旗、电梯三个运动图片,然后提问:“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呢?你们能用文具盒模拟一下它们运动的场景吗?它们运动方式有何共同特征?”学生模拟表演、讨论交流后,笔者说道:“我们再来看看猪八戒的表演,看看他做得对不对,说得好不好?”然后将这三种物体的运动方式用动画演示。“猪八戒还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了个名称——平移,你们认为猪八戒说得对吗?”“猪八戒说得对,没想到他还有点小聪明!”“猪八戒还看到下面一些运动的物体,他认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都是平移,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八戒判断得对不对?”接下来,笔者始终以“猪八戒学习”为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有趣的情境和话题中目不转睛,注意力相当集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营造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
二、搭建活动平台,提升探究参与度
数学课堂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角地位,就必须提升学生在活动探究中的参与度。教师必须用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充分合作,在互动交流中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以学习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观察物体》为例,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会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物体,并能准确描述出观察到的形状,懂得不同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笔者给学生搭建了全员参与的操作探究平台。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发放12个小正方体,先让他们用4个小正方体动手模仿,按图拼搭,然后小组每个成员依次分别从同一个位置去观察物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并在组内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观察不同物体,知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该教学目标的教学效果,笔者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绘画。小组中每人用4个小正方体模仿挂图各摆出一个物体,然后同时从上面、前面、右面去观察三个不同物体,画出视图,利用视图比较“从哪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每个小组都要利用学具设计操作,观察绘制,做到人人参加。学生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观察比较,懂得不同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搭建多种探究平台,提升探究参与度,彰显面向全体的教育教学精神。
三、创建深度课堂,提升思维活跃度
数学课堂是思考的课堂,是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过程。那些看似气氛活跃,表面热热闹闹,学生思维僵化或肤浅,未能激发深层次思维的课堂并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课堂。教师要在教学中摒弃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深度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以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为例,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笔算并不难,对其算理和算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才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学好该内容,笔者首先设计了如下情境:“四(1)班全体同学一共做了380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班的30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朵?”让学生列式后尝试笔算“380÷30”,许多学生很快算出结果,笔者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板演竖式,然后请他说说计算过程,但他始终没有能讲清实质,无法说清楚每一步的计算道理。为了帮助学生弄清算理,笔者利用学具引导学生操作并思考分发的步骤,指导学生根据分发过程书写出计算的每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笔算过程中每一步的算理,使学生明白:竖式中“380下面的300”表示“已经分掉了300朵纸花”,竖式中的“60”表示“又分掉了60朵纸花”,竖式最下面的“20”表示“还剩20朵纸花”。学生的思维在操作、想象、分析中不断被激活,并从表面理解转向深入思考,掌握了笔算中每一步的含义,在探索过程中真正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枯燥的计算教学容易机械模式化,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教师要把握问题实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数学课堂才会成为深度课堂。
四、构建灵动课堂,提升展示踊跃度
课堂是学生灵动展示的舞台。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踊跃展示自我,放飞个性,勇于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有形化,大方自信地通过语言描述、肢体表演、实验操作等形式生动展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耐心,为学生留足展示思维成果的时间。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首先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出长方形物体,描摹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大致形状,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共同观察、测量、比较中探索长方形的特征。将重点安排在汇报交流环节,让小组代表将探究过程中的发现表述出来。为了激发每个学生汇报展示的积极性,笔者开展竞说,让各个小组学生在无需举手的情况下展开辩论,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发现和思考。学生在唇枪舌剑的交战中相互比拼,将长方形特征的认识理解淋漓尽致地总结展示。在接下来的“正方体特征”的探究过程中,笔者同样让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后充分展示,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交流中归纳总结。数学课堂是学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学生,任由他们展示各自的智慧和才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应该精研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在课堂中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探究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度和展示的踊跃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专注度 参与度 活跃度 踊跃度
在教育改革全面深化推进的年代,小学数学课堂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应该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当前,一些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虽已改变,但教学行动相对滞后。有些数学课堂表面看似热闹,大行“生本教育”的理念,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未达本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一、营造趣味氛围,提升学习专注度
“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小学生天生好动,课堂学习注意力难以维持长久。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实效,首要任务是精心营造趣味、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平移和旋转”一课时,为了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在天宫很没面子,于是想到人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他来到人间,看到一些物体运动后非常有趣,就跟着学习,他到底看到了些什么呢?”用猪八戒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并维持学生对教学的注意力。在通过用学生感兴趣的类似话题导入后,笔者给学生出示了火车、国旗、电梯三个运动图片,然后提问:“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呢?你们能用文具盒模拟一下它们运动的场景吗?它们运动方式有何共同特征?”学生模拟表演、讨论交流后,笔者说道:“我们再来看看猪八戒的表演,看看他做得对不对,说得好不好?”然后将这三种物体的运动方式用动画演示。“猪八戒还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了个名称——平移,你们认为猪八戒说得对吗?”“猪八戒说得对,没想到他还有点小聪明!”“猪八戒还看到下面一些运动的物体,他认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都是平移,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八戒判断得对不对?”接下来,笔者始终以“猪八戒学习”为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有趣的情境和话题中目不转睛,注意力相当集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营造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
二、搭建活动平台,提升探究参与度
数学课堂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角地位,就必须提升学生在活动探究中的参与度。教师必须用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充分合作,在互动交流中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以学习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观察物体》为例,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会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物体,并能准确描述出观察到的形状,懂得不同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笔者给学生搭建了全员参与的操作探究平台。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发放12个小正方体,先让他们用4个小正方体动手模仿,按图拼搭,然后小组每个成员依次分别从同一个位置去观察物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并在组内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观察不同物体,知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该教学目标的教学效果,笔者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绘画。小组中每人用4个小正方体模仿挂图各摆出一个物体,然后同时从上面、前面、右面去观察三个不同物体,画出视图,利用视图比较“从哪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每个小组都要利用学具设计操作,观察绘制,做到人人参加。学生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观察比较,懂得不同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搭建多种探究平台,提升探究参与度,彰显面向全体的教育教学精神。
三、创建深度课堂,提升思维活跃度
数学课堂是思考的课堂,是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过程。那些看似气氛活跃,表面热热闹闹,学生思维僵化或肤浅,未能激发深层次思维的课堂并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课堂。教师要在教学中摒弃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深度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以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为例,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笔算并不难,对其算理和算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才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学好该内容,笔者首先设计了如下情境:“四(1)班全体同学一共做了380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班的30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朵?”让学生列式后尝试笔算“380÷30”,许多学生很快算出结果,笔者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板演竖式,然后请他说说计算过程,但他始终没有能讲清实质,无法说清楚每一步的计算道理。为了帮助学生弄清算理,笔者利用学具引导学生操作并思考分发的步骤,指导学生根据分发过程书写出计算的每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笔算过程中每一步的算理,使学生明白:竖式中“380下面的300”表示“已经分掉了300朵纸花”,竖式中的“60”表示“又分掉了60朵纸花”,竖式最下面的“20”表示“还剩20朵纸花”。学生的思维在操作、想象、分析中不断被激活,并从表面理解转向深入思考,掌握了笔算中每一步的含义,在探索过程中真正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枯燥的计算教学容易机械模式化,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教师要把握问题实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数学课堂才会成为深度课堂。
四、构建灵动课堂,提升展示踊跃度
课堂是学生灵动展示的舞台。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踊跃展示自我,放飞个性,勇于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有形化,大方自信地通过语言描述、肢体表演、实验操作等形式生动展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耐心,为学生留足展示思维成果的时间。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首先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出长方形物体,描摹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大致形状,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共同观察、测量、比较中探索长方形的特征。将重点安排在汇报交流环节,让小组代表将探究过程中的发现表述出来。为了激发每个学生汇报展示的积极性,笔者开展竞说,让各个小组学生在无需举手的情况下展开辩论,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发现和思考。学生在唇枪舌剑的交战中相互比拼,将长方形特征的认识理解淋漓尽致地总结展示。在接下来的“正方体特征”的探究过程中,笔者同样让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后充分展示,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交流中归纳总结。数学课堂是学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学生,任由他们展示各自的智慧和才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应该精研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在课堂中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探究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度和展示的踊跃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