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开设英语实践课,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亦是契合了学生素质教育与思维教育的切实需求。对此,本文将从分析一节优秀的初中英语实践课的设计方案再到实施过程,论述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授课。为我国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思维;初中英语;实践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学习是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时代快速发展的形势,本文设计的初中英语实践课活动形式是基于英语课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即“There be”句型主题内容是围绕着“家庭周边环境”所展开。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细致认知后,本文将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并将实践课的活动场所设置在“石景山景区环境”,这是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石景山区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与游玩区域之一,所以学生会更加容易引发参与热情。当然,本文亦另外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手册”环节,令学生从“认识石景山、领略石景山美景、再到喜爱石景山”这三個环节展开叙述,从而指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究活动。
一、 开展学情分析工作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学生的现有水平及可能的发展水平。前者指的是学生在进行个人独立活动时,其所能达到的完美解决问题的现存发展水平;后者指的是学生在经由教师授课后,可能获取的最大发展潜力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差异便是“最近发展区”。因此,英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将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而通过对学生开展学情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精准定位出不同学生在知识、技巧乃至是情感体会上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由最近发展区起升入下一个更高阶段的发展水平。对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现在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大英语学习难度,并且分析学生最常使用的学习方法,由此确定英语实践课开展的最佳活动方式,此外亦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确定好实践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二、 挖掘全面的实践资源
一般来说,英语演讲比赛、圣诞节联欢晚会等英语实践活动皆是独立进行的,并不需要同英语课本联系起来开展。但怎样做到将实践活动巧妙地与初中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是本文对英语实践课的一大设计要点。所以,这便要求教师学会整合课本内外的教学资源,并对相关的实践资源进行归类与利用,配合英语教材的知识点展开实践活动,就如同本文设计的“家庭周边环境”这个实践活动主题,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维特点,而且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与语法知识储备。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之后再把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告诉学生,如此便可与学生共同讨论与制作出英语实践活动手册。但是由于实践活动是需要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方式、甚至是要走到石景山的大街小巷中去。而学生从独立调查、实地考察、资料分析、小组内的成果汇报,再到实践活动手册的最终呈现,需要耗费将近十天的实践时间。然而在此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有效巩固之前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而且还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 贯穿情感主线于活动中
众所周知,教师在上课前是需要好好备课的,而在上课时亦有一条知识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然而,对于英语实践活动课来说,只有一条主线脉络是不够的。积累单词、扩充语法知识,在英语实践活动中固然占据着主要位置,但是若不能令学生产生情感与内心的共鸣,没有一条合乎情理的情感主线,去带动学生去求知、探索,那这种实践活动无外乎只是披了一件新衣的传统式教学课堂而已。因此,本文在设计“家庭周边环境”主题实践活动前,本打算用“You cant say”这一首广为流传的英文歌曲,作为贯穿一整个英语实践活动的情感主线,但是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对于这一类乡村音乐毫不感兴趣,因此便及时修改了教学设计。这同时也说明教师在考察实践资源的过程中,亦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调查中,如此实践活动设计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此外,在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还需及时点拨学生对活动主题的深层次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情感得到催化。
还是以“家庭周边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举例,除了进行教学主线这一流程之外,教师还应在实践活动中穿插进一条情感主线,并且要时刻记住“学生才是实践活动的主人”这一主旨,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活动体验。由于在课前便已经让学生搜集好了石景山的全部资料,因而学生在课堂中分享活动心得时,会更容易加深对石景山景区的热爱之情,但之后如何完美地衔接“认识石景山、领略石景山美景、再到喜爱石景山”这三个环节,还需要英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分析自己对石景山的内心感受。从“认识石景山”到“领略石景山美景”这两个活动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得出实践调查结果进行及时的点拨,并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补充与拓展,之后再润物无声般地引出“喜爱石景山”这一环节。而从在“领略石景山美景”到“喜爱石景山”这两个环节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石景山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普遍来说,学生的答案一般都会是“surprising”“amazing”“beautiful”等词语,所以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将“traditional”与“modern”“quiet”与“exciting”等几组反义词列出来,引导学生就此展开探讨,进而得出“不同的人对于石景山景区的感受是多元化的”这一活动结论。如此一来,教师便可以将实践活动的情感主线,提高到对城乡文化的认同感以及生活区域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英语实践课程,可以为教师提供出一个最好的“还原语言本质、关注思维深度的”教学良机,并且让学生在复习与巩固初中英语知识的同时,亦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灵敏.基于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课课例探究[J].英语教师,2017,17(21):128-134.
[2]赵渝.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陆敏.拓展设计构思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初中英语课程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8):254.
作者简介:陈素琴,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达志中学。
关键词:思维;初中英语;实践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学习是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时代快速发展的形势,本文设计的初中英语实践课活动形式是基于英语课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即“There be”句型主题内容是围绕着“家庭周边环境”所展开。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细致认知后,本文将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并将实践课的活动场所设置在“石景山景区环境”,这是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石景山区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与游玩区域之一,所以学生会更加容易引发参与热情。当然,本文亦另外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手册”环节,令学生从“认识石景山、领略石景山美景、再到喜爱石景山”这三個环节展开叙述,从而指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究活动。
一、 开展学情分析工作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学生的现有水平及可能的发展水平。前者指的是学生在进行个人独立活动时,其所能达到的完美解决问题的现存发展水平;后者指的是学生在经由教师授课后,可能获取的最大发展潜力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差异便是“最近发展区”。因此,英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将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而通过对学生开展学情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精准定位出不同学生在知识、技巧乃至是情感体会上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由最近发展区起升入下一个更高阶段的发展水平。对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现在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大英语学习难度,并且分析学生最常使用的学习方法,由此确定英语实践课开展的最佳活动方式,此外亦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确定好实践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二、 挖掘全面的实践资源
一般来说,英语演讲比赛、圣诞节联欢晚会等英语实践活动皆是独立进行的,并不需要同英语课本联系起来开展。但怎样做到将实践活动巧妙地与初中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是本文对英语实践课的一大设计要点。所以,这便要求教师学会整合课本内外的教学资源,并对相关的实践资源进行归类与利用,配合英语教材的知识点展开实践活动,就如同本文设计的“家庭周边环境”这个实践活动主题,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维特点,而且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与语法知识储备。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之后再把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告诉学生,如此便可与学生共同讨论与制作出英语实践活动手册。但是由于实践活动是需要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方式、甚至是要走到石景山的大街小巷中去。而学生从独立调查、实地考察、资料分析、小组内的成果汇报,再到实践活动手册的最终呈现,需要耗费将近十天的实践时间。然而在此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有效巩固之前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而且还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 贯穿情感主线于活动中
众所周知,教师在上课前是需要好好备课的,而在上课时亦有一条知识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然而,对于英语实践活动课来说,只有一条主线脉络是不够的。积累单词、扩充语法知识,在英语实践活动中固然占据着主要位置,但是若不能令学生产生情感与内心的共鸣,没有一条合乎情理的情感主线,去带动学生去求知、探索,那这种实践活动无外乎只是披了一件新衣的传统式教学课堂而已。因此,本文在设计“家庭周边环境”主题实践活动前,本打算用“You cant say”这一首广为流传的英文歌曲,作为贯穿一整个英语实践活动的情感主线,但是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对于这一类乡村音乐毫不感兴趣,因此便及时修改了教学设计。这同时也说明教师在考察实践资源的过程中,亦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调查中,如此实践活动设计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此外,在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还需及时点拨学生对活动主题的深层次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情感得到催化。
还是以“家庭周边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举例,除了进行教学主线这一流程之外,教师还应在实践活动中穿插进一条情感主线,并且要时刻记住“学生才是实践活动的主人”这一主旨,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活动体验。由于在课前便已经让学生搜集好了石景山的全部资料,因而学生在课堂中分享活动心得时,会更容易加深对石景山景区的热爱之情,但之后如何完美地衔接“认识石景山、领略石景山美景、再到喜爱石景山”这三个环节,还需要英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分析自己对石景山的内心感受。从“认识石景山”到“领略石景山美景”这两个活动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得出实践调查结果进行及时的点拨,并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补充与拓展,之后再润物无声般地引出“喜爱石景山”这一环节。而从在“领略石景山美景”到“喜爱石景山”这两个环节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石景山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普遍来说,学生的答案一般都会是“surprising”“amazing”“beautiful”等词语,所以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将“traditional”与“modern”“quiet”与“exciting”等几组反义词列出来,引导学生就此展开探讨,进而得出“不同的人对于石景山景区的感受是多元化的”这一活动结论。如此一来,教师便可以将实践活动的情感主线,提高到对城乡文化的认同感以及生活区域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英语实践课程,可以为教师提供出一个最好的“还原语言本质、关注思维深度的”教学良机,并且让学生在复习与巩固初中英语知识的同时,亦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灵敏.基于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课课例探究[J].英语教师,2017,17(21):128-134.
[2]赵渝.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陆敏.拓展设计构思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初中英语课程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8):254.
作者简介:陈素琴,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达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