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上空:“米格”大战“佩刀”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半岛上空实际上成了前苏联制战斗机与美式战斗机之间殊死较量的擂台。同时,美苏之间在背后对抗的激烈程度丝毫也不亚于正面的交锋,那就是双方都企图“偷”走对方参战的最新型战机,掌握对方战机的性能,以期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950年底,开战以来一直掌握着朝鲜半岛上空制空权的美国飞行员首次遇到了来自米格一15战斗机的真正挑战。米格一15是世界上第一代实用的后掠翼式喷气式战斗机,美国称之为“柴捆”。该型机于1946年开始研制,1947年开始试飞,1948年投入批量生产,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机。与以往的飞机相比,该机的性能有极大的改善,特别是高空、高速度性能大幅度提高,低空最大M数为0.856,在高度 11000米时,最大平飞M数达0.91,这种飞机让美国人吃尽了苦头。
1951年4月9日,美国人对鸭绿江铁路大桥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这一大桥是前苏联通过中国向朝鲜军队提供补给支援的主要枢纽。当时,48架B一29轰炸机和超过100架的F--84"雷电”战斗机参加了这一行动。结果是:美国方面被击落12架轰炸机和4架战斗机,而前苏联方面无一损失。无奈之下,美军决定将最新型的F一86“佩刀”战斗机投入到实战中。当时,F--86“佩刀”是美国的一种采用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不过,这种秘密武器仍未能使美空军占得上风。美国人心里明白;他们遇到了苏联最先进的战机,但他们无法了解该机的型号、性能。于是,他们决定不惜任何代价获得这一战机。
根据战后主要的飞行技术性能统计,米格一15与F--86"佩刀”相差不多,应该在伯仲之间。但米格战机胜在自己的爬升率和武器方面:该机配备有2门23毫米机炮和1门37毫米机炮,而且射速快。同时,炮弹可击穿飞机的任何装甲。相比之下,“佩刀”飞机只配有6挺12.7毫米机枪,根本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捕获“米格”:美国人先兵后礼
开始,美国人决定迫降苏联的米格一15型战机。他们选择的战术是:先损坏米格一15战机并使失控的飞机迫降在美国人的机场上。美国人的首次进攻行动瞄准了苏联飞行员克拉马连科大尉。他曾参加过149次空战,击落过13架飞 机。当时,3架“佩刀”对他形成夹击之势,企图迫他就范。克拉马连科却成功地撤退到苏联防空火力保护范围之内,虽然几乎被自己的防空炮火击中,但也迫使美国人空手而归。
很快,美国人又采取类似的行动,这次目标锁定在亚历山大·莫斯科维切夫身上。他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空战中,8架“佩刀”战机将莫斯科维切夫驾驶的米格一15型战机包围,企图将它劫持到美国人的机场上。美国人在它的左右形成火力网,迫使它按一定的航线飞行。据莫斯科维切夫后来回忆:“我无法摆脱,只剩下一条路——做急剧的机动和冲撞。这时,一架‘佩刀’飞到了前面,似乎是为了指示应向何处飞。我立即开火并将它击落。同时,美机也对我进行了猛烈射击。我手部负伤,但仍得以进行大角度俯冲并弹出机舱。谢天谢地,朝鲜人把我救起并带了回来……”
在感到迫降米格一15是件不太可能的事后,美国人又改变了新的策略,他们开始四处投放传单,声称愿意支付10万美金购买米格一15型战机。后来,美国又把赏金增到100万美元,悬赏能提供米格一15型战机者。他们希望俄罗斯的飞行员、朝鲜军人和普通朝鲜人能为这一大笔钱而心动。然而,重赏之下并无勇夫,根本没人理会美国人的这一巨赏,这让美国人很失望。
不过,美国“购买”米格一15战斗机一事,最后在1953年还是获得了成功。1971年,瑞典《国际航空》杂志发表了一张米格一15型飞机的照片,该机似乎被安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博物馆内。照片的内容简介写道:这架米格一15是由一名叛逃飞行员驾驶飞抵美国人控制的机场,但美国人并没有兑现他们承诺的100万美元,只是用10万美元把他打发了。
战术得当:苏军成功捕获“佩刀”
几乎在美国人决定“购买”米格一15战机的同时,前苏联空军参谋部也在制订捕获F一86"佩刀”战斗机的行动计划。一支苏军飞行员小组秘密从莫斯科飞到驻扎苏联航空部队的安东市(现在的丹东市),组长为航空兵中将、苏联英雄阿列克塞·布拉戈维申斯基。他们到达安东后,将飞行团长集中在一起宣布:所有的空情都必须提供给他们,他们将捕获“佩刀”战机。在会议上,飞行团长们一致认为:迫降“佩刀”是个不错的想法。于是,大家进行了认真的分工,有的飞行员负责提供情报,有的飞行员负责迫降行动。
一切准备就绪后,负责这一行动的米格战机开始升空。然而,在行动初期的空战中,美国人获得了胜利,1架米格飞机被击落,2架受重创。捕获“佩刀”的小组成员不得不深思,连续8天停止了飞行。布拉戈维申斯基小组开始研究敌方行动的战术,听取了在朝鲜战场上的飞行员的意见,探索了捕获“佩刀”的新战术。然而,接下来的一些行动仍未获得成功。其中,一架米格战斗机着陆时,出现翻滚,飞行员久边科中校不幸牺牲。之后,布拉戈维申斯基中将被迫带领自己的小组返回了莫斯科。
不过,捕获“佩刀”战斗机的行动仍在进行,而且变换了新的战术。首次获得成功的是叶夫根尼·佩佩利亚耶夫上校。这事发生在 1951年9月。佩佩利亚耶夫上校后来成为苏联英雄,共击落19架美国飞机。他回忆说:“我是无意中遇到‘佩刀’的。当时,我己与其他飞机一起退出了战斗。然而,我猛地发现了一架‘佩刀’,就向敌机开火。‘佩刀’中弹后,开始向下坠落。我好像损坏了该机的发动机和弹射装置。飞行员别无他途,只有着陆。他控制着飞机,一直飞近黄海,着陆在海滩卵石上,而且正赶上退潮。飞行员被美国的救援队救走,这种行动对美国来说还是比较及时的,但飞机却留了下来…”两个小时后,美国攻击机杀了过来,向“佩刀”着陆区投了大量炸弹,企图炸毁这架战机。不过,当时已经涨潮,海水淹没了战机。随着夜幕的来临,前苏联飞行员接到命令,从水中打捞出飞机并运到安东机场。这一切在一个夜间是无法完成的,他们先将飞机拖到离海岸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干草堆进行了伪装。在那里停放了一天后,又将飞机运往机场。但他们又遇到另一个问题:从海岸到机场的道路上有许多隧道,无法将飞机直接拉过去。随着夜幕的降临,飞机被拆掉机翼后进行运送。清晨时分,“佩刀”飞机安全运抵安东机场。随后,战机被拆成数个部分,装箱运往莫斯科。这样,前苏联获得了首件珍贵的美军战利晶。
第二架“佩刀”的捕获是第16歼击机航空兵团飞行员的杰作。一架F一86"佩刀”战斗机被击伤后,迫降在朝鲜人民军控制区,这位美国飞行员被俘,F一86战斗机也被及时运送到安东机场。
战争接近尾声时,美国人已经开始使用带有雷达的“佩刀”战斗机。前苏联飞行员面临的任务是再捕获这一改进型战机。尼古拉·什科全击落一架该型机,他后来成为航空兵少将、功勋军事飞行员。当时,“佩刀”坠落在朝鲜军队控制的稻田中,准确地说是腹部着地进行的迫降。随后,美国直升机赶来,带走了飞行员。同时他们成功地炸毁了这架飞机,那里只留下了该机的残骸。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苏之间的这场“偷机”大战才宣告结束。
(编辑/山佳)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半岛上空实际上成了前苏联制战斗机与美式战斗机之间殊死较量的擂台。同时,美苏之间在背后对抗的激烈程度丝毫也不亚于正面的交锋,那就是双方都企图“偷”走对方参战的最新型战机,掌握对方战机的性能,以期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950年底,开战以来一直掌握着朝鲜半岛上空制空权的美国飞行员首次遇到了来自米格一15战斗机的真正挑战。米格一15是世界上第一代实用的后掠翼式喷气式战斗机,美国称之为“柴捆”。该型机于1946年开始研制,1947年开始试飞,1948年投入批量生产,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机。与以往的飞机相比,该机的性能有极大的改善,特别是高空、高速度性能大幅度提高,低空最大M数为0.856,在高度 11000米时,最大平飞M数达0.91,这种飞机让美国人吃尽了苦头。
1951年4月9日,美国人对鸭绿江铁路大桥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这一大桥是前苏联通过中国向朝鲜军队提供补给支援的主要枢纽。当时,48架B一29轰炸机和超过100架的F--84"雷电”战斗机参加了这一行动。结果是:美国方面被击落12架轰炸机和4架战斗机,而前苏联方面无一损失。无奈之下,美军决定将最新型的F一86“佩刀”战斗机投入到实战中。当时,F--86“佩刀”是美国的一种采用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不过,这种秘密武器仍未能使美空军占得上风。美国人心里明白;他们遇到了苏联最先进的战机,但他们无法了解该机的型号、性能。于是,他们决定不惜任何代价获得这一战机。
根据战后主要的飞行技术性能统计,米格一15与F--86"佩刀”相差不多,应该在伯仲之间。但米格战机胜在自己的爬升率和武器方面:该机配备有2门23毫米机炮和1门37毫米机炮,而且射速快。同时,炮弹可击穿飞机的任何装甲。相比之下,“佩刀”飞机只配有6挺12.7毫米机枪,根本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捕获“米格”:美国人先兵后礼
开始,美国人决定迫降苏联的米格一15型战机。他们选择的战术是:先损坏米格一15战机并使失控的飞机迫降在美国人的机场上。美国人的首次进攻行动瞄准了苏联飞行员克拉马连科大尉。他曾参加过149次空战,击落过13架飞 机。当时,3架“佩刀”对他形成夹击之势,企图迫他就范。克拉马连科却成功地撤退到苏联防空火力保护范围之内,虽然几乎被自己的防空炮火击中,但也迫使美国人空手而归。
很快,美国人又采取类似的行动,这次目标锁定在亚历山大·莫斯科维切夫身上。他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空战中,8架“佩刀”战机将莫斯科维切夫驾驶的米格一15型战机包围,企图将它劫持到美国人的机场上。美国人在它的左右形成火力网,迫使它按一定的航线飞行。据莫斯科维切夫后来回忆:“我无法摆脱,只剩下一条路——做急剧的机动和冲撞。这时,一架‘佩刀’飞到了前面,似乎是为了指示应向何处飞。我立即开火并将它击落。同时,美机也对我进行了猛烈射击。我手部负伤,但仍得以进行大角度俯冲并弹出机舱。谢天谢地,朝鲜人把我救起并带了回来……”
在感到迫降米格一15是件不太可能的事后,美国人又改变了新的策略,他们开始四处投放传单,声称愿意支付10万美金购买米格一15型战机。后来,美国又把赏金增到100万美元,悬赏能提供米格一15型战机者。他们希望俄罗斯的飞行员、朝鲜军人和普通朝鲜人能为这一大笔钱而心动。然而,重赏之下并无勇夫,根本没人理会美国人的这一巨赏,这让美国人很失望。
不过,美国“购买”米格一15战斗机一事,最后在1953年还是获得了成功。1971年,瑞典《国际航空》杂志发表了一张米格一15型飞机的照片,该机似乎被安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博物馆内。照片的内容简介写道:这架米格一15是由一名叛逃飞行员驾驶飞抵美国人控制的机场,但美国人并没有兑现他们承诺的100万美元,只是用10万美元把他打发了。
战术得当:苏军成功捕获“佩刀”
几乎在美国人决定“购买”米格一15战机的同时,前苏联空军参谋部也在制订捕获F一86"佩刀”战斗机的行动计划。一支苏军飞行员小组秘密从莫斯科飞到驻扎苏联航空部队的安东市(现在的丹东市),组长为航空兵中将、苏联英雄阿列克塞·布拉戈维申斯基。他们到达安东后,将飞行团长集中在一起宣布:所有的空情都必须提供给他们,他们将捕获“佩刀”战机。在会议上,飞行团长们一致认为:迫降“佩刀”是个不错的想法。于是,大家进行了认真的分工,有的飞行员负责提供情报,有的飞行员负责迫降行动。
一切准备就绪后,负责这一行动的米格战机开始升空。然而,在行动初期的空战中,美国人获得了胜利,1架米格飞机被击落,2架受重创。捕获“佩刀”的小组成员不得不深思,连续8天停止了飞行。布拉戈维申斯基小组开始研究敌方行动的战术,听取了在朝鲜战场上的飞行员的意见,探索了捕获“佩刀”的新战术。然而,接下来的一些行动仍未获得成功。其中,一架米格战斗机着陆时,出现翻滚,飞行员久边科中校不幸牺牲。之后,布拉戈维申斯基中将被迫带领自己的小组返回了莫斯科。
不过,捕获“佩刀”战斗机的行动仍在进行,而且变换了新的战术。首次获得成功的是叶夫根尼·佩佩利亚耶夫上校。这事发生在 1951年9月。佩佩利亚耶夫上校后来成为苏联英雄,共击落19架美国飞机。他回忆说:“我是无意中遇到‘佩刀’的。当时,我己与其他飞机一起退出了战斗。然而,我猛地发现了一架‘佩刀’,就向敌机开火。‘佩刀’中弹后,开始向下坠落。我好像损坏了该机的发动机和弹射装置。飞行员别无他途,只有着陆。他控制着飞机,一直飞近黄海,着陆在海滩卵石上,而且正赶上退潮。飞行员被美国的救援队救走,这种行动对美国来说还是比较及时的,但飞机却留了下来…”两个小时后,美国攻击机杀了过来,向“佩刀”着陆区投了大量炸弹,企图炸毁这架战机。不过,当时已经涨潮,海水淹没了战机。随着夜幕的来临,前苏联飞行员接到命令,从水中打捞出飞机并运到安东机场。这一切在一个夜间是无法完成的,他们先将飞机拖到离海岸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干草堆进行了伪装。在那里停放了一天后,又将飞机运往机场。但他们又遇到另一个问题:从海岸到机场的道路上有许多隧道,无法将飞机直接拉过去。随着夜幕的降临,飞机被拆掉机翼后进行运送。清晨时分,“佩刀”飞机安全运抵安东机场。随后,战机被拆成数个部分,装箱运往莫斯科。这样,前苏联获得了首件珍贵的美军战利晶。
第二架“佩刀”的捕获是第16歼击机航空兵团飞行员的杰作。一架F一86"佩刀”战斗机被击伤后,迫降在朝鲜人民军控制区,这位美国飞行员被俘,F一86战斗机也被及时运送到安东机场。
战争接近尾声时,美国人已经开始使用带有雷达的“佩刀”战斗机。前苏联飞行员面临的任务是再捕获这一改进型战机。尼古拉·什科全击落一架该型机,他后来成为航空兵少将、功勋军事飞行员。当时,“佩刀”坠落在朝鲜军队控制的稻田中,准确地说是腹部着地进行的迫降。随后,美国直升机赶来,带走了飞行员。同时他们成功地炸毁了这架飞机,那里只留下了该机的残骸。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苏之间的这场“偷机”大战才宣告结束。
(编辑/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