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都重要”,是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他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的时候宜乎双方兼顾,听、说、读、写四个字中不可偏废任何一个字,才能收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成效。”(《说话训练决不能疏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读写”明显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听说”却是大受冷落,四项能力的培养总是得不到合理的平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考试中“听说”环节不易操作,而“读写”却能大行其道,君不见,考试中的“读”部分从文言文阅读、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到实用类文本阅读,再到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数比重很高。而关于“写”,“半壁江山”的作文更是成为每一次大考的焦点与宠儿,分数占到总分将近一半。有此导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是应该的,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完全偏废则是不明智的。长期以来,语文“听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真正被纳入教学内容,更不用说计划性和长久性了。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除了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之外,应大力提倡“听说”能力的培养,把“听说读写”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来进行。
我们知道,听说训练是语言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一个人从学话开始,就在进行听说等语言实践了,语文的四种能力,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听读同属理解的范畴,说写同属表达的范畴,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训练说,能够促进写。《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说和写有密切的关系,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另外,从长远看,现代社会口语运用的范围和频率,已远远超过书面语,人们的许多文字表达逐渐为口头表达所替代。所以我们的学生应面向未来社会的需求,全面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呢?
首先,教师要有进行听说能力训练的理念和意识,并以此为先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听说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把听说的环节贯串其中,以此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其次,听说能力训练的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听”的方面,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如听写、听记、听读、听讲的小活动,让学生进行辨音、记忆、理解、概括、识别纠正等,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听课效率。“说”的方面,教师要多安排一些诸如朗读、背诵、表述、复述、评说、讨论等环节,“不放过可以利用的机会,哪怕三句五句,总要尽可能说得有头尾”(叶圣陶语)。比如朗读是说话训练最好的形式之一,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沟通起来,提高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背诵、表述和复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清晰连贯的说话能力。评说和讨论则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表达见解的能力。此外,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听说训练也很重要。听的方面如听专题讲座、听朗诵录音、听读报、听广播等。说的方面如举行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等。都能做到阅读、理解、表达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三,教师要注重创设一种听说训练的环境,培养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必需的语言习惯与规范,提高应变力和适应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教材的特点,如《项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口头的续写,这样做既可以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对话的训练,如采访、答记者问、致欢迎辞、打电话等,还可以编排话剧,如《范进中举》《雷雨》等课本剧,都有很明确的语境,都是训练表达的很好的做法。
第四,在训练中,除了单项训练之外,更应注重综合训练,尽可能做到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综合到一起进行训练。这是教师最应该考虑的一种做法。比如多进行口头作文,既训练了学生的构思、遣词,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时效性强。不失为作文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再比如作文讲评,可以先让学生念范文,再让其他学生评讲,然后让学生进行修改,最后把修改后的范文发给学生作为美文赏读,写读听说等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中,只要我们认真探索,努力实践,我们就能寻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加强语言训练特别是加强听说训练,信息的吸收、储存、分析、转换、输出过程比读写更快,更能培养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重视听说训练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全面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我们知道,听说训练是语言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一个人从学话开始,就在进行听说等语言实践了,语文的四种能力,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听读同属理解的范畴,说写同属表达的范畴,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训练说,能够促进写。《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说和写有密切的关系,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另外,从长远看,现代社会口语运用的范围和频率,已远远超过书面语,人们的许多文字表达逐渐为口头表达所替代。所以我们的学生应面向未来社会的需求,全面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呢?
首先,教师要有进行听说能力训练的理念和意识,并以此为先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听说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把听说的环节贯串其中,以此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其次,听说能力训练的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听”的方面,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如听写、听记、听读、听讲的小活动,让学生进行辨音、记忆、理解、概括、识别纠正等,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听课效率。“说”的方面,教师要多安排一些诸如朗读、背诵、表述、复述、评说、讨论等环节,“不放过可以利用的机会,哪怕三句五句,总要尽可能说得有头尾”(叶圣陶语)。比如朗读是说话训练最好的形式之一,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沟通起来,提高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背诵、表述和复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清晰连贯的说话能力。评说和讨论则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表达见解的能力。此外,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听说训练也很重要。听的方面如听专题讲座、听朗诵录音、听读报、听广播等。说的方面如举行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等。都能做到阅读、理解、表达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三,教师要注重创设一种听说训练的环境,培养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必需的语言习惯与规范,提高应变力和适应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教材的特点,如《项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口头的续写,这样做既可以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对话的训练,如采访、答记者问、致欢迎辞、打电话等,还可以编排话剧,如《范进中举》《雷雨》等课本剧,都有很明确的语境,都是训练表达的很好的做法。
第四,在训练中,除了单项训练之外,更应注重综合训练,尽可能做到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综合到一起进行训练。这是教师最应该考虑的一种做法。比如多进行口头作文,既训练了学生的构思、遣词,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时效性强。不失为作文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再比如作文讲评,可以先让学生念范文,再让其他学生评讲,然后让学生进行修改,最后把修改后的范文发给学生作为美文赏读,写读听说等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中,只要我们认真探索,努力实践,我们就能寻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加强语言训练特别是加强听说训练,信息的吸收、储存、分析、转换、输出过程比读写更快,更能培养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重视听说训练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全面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