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低年级需要以足够的阅读量扩展视野、提升综合素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实践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旧存在着学生被动阅读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悦读”目标。本文提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兴趣;悦读;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课外阅读教学成了低年级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以其内容的丰富性适应了低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和老师应注重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过程。
一、 丰富阅读资源
(一) 充实学校图书库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日常教学开始,学校应重视阅读教学,为教师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条件。首先,学校应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完善相关的阅读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引进更多图书,保证图书数量的充足和风格的多样。其次,学校应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学校要注重教师教育思想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二) 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
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偏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只有投其所好才能激发学生继续阅读下去的热情,因而教师应抓住契机为学生推荐更多同类图书,保证阅读的持续性。例如,女生喜欢看童话,教师在其阅读过《白雪公主》的篇目后,可以为其推荐《安徒生童话》,以《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内容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在推荐书目时,既要注重排版、字体、印刷等书籍质量问题,更要确保读物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是积极健康的,能够让学生受到熏陶。
二、 优化教学模式
(一) 巧用故事
阅读物的故事性是吸引学生观看的主要吸引力,低年级学生的认字水平还比较弱,难以被深奥的内涵和精美的语段吸引,更多的是喜欢或有趣、或惊喜、或感人的故事类读物。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利用故事引入。在内容上,要由浅入深,先引入短小、易于理解的篇目,学生读出乐趣后,再以内容更为丰富的故事激发其主动性。在形式上,最初教师可以采取自己讲述的方式,以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述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主题,后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读书,并鼓励学生分享,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强化理解。
(二) 开展活动
教师可以在“展”和“赛”两个角度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活动。“展”即是展评,教师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创作儿歌、小诗、小故事,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在班级文化墙创办阅读板报,定期让学生进行展示,在互评中评选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达到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促互进的目的。“赛”即是竞赛,教师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赛”“图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烈学生丰富阅读经历。
三、 掌握阅读方法
(一) 蚕食阅读法
对于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字、词以及相关资料,尝试阅读,先读正确、读流利,进而慢慢咀嚼品味。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更注重教育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感悟语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 鲸吞阅读法
小学生处在记忆的黄金期,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可以鼓励其将难懂的诗文先背诵下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再慢慢领会要义,这种方法对古诗文的阅读较为有效。
(三) 鸟鸣阅读法
鸟鸣阅读法强调朗读。教师可以通过汇报朗读、朗诵会、故事会等方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选择阅读内容,朗读给大家听,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 龙行阅读法
龙行阅读法强调阅读的个性化,更适用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受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学生的阅读偏好是不同的,学生应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将阅读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行为。
四、 建立保障机制
(一)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老师要以自身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带动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可从互动中培养和加强,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老师要在课下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喜好,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的阅读模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单一且枯燥的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 培养时间观念
培养阅读兴趣是长期性的实践过程,需要给予其充分的时间。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时间意识,引导学生固定专门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阅读计划,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阅读偏好设置不同的计划内容,并帮助学生完善,使阅读计划与课堂教学相适应,做到具体可行。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零散时间,将阅读变成“娱乐”,细化成小时间里的“消遣项目”,从而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三) 家校联合制动
从形式而言,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课堂之外,低年级学生在校时间远不及在家时间,因而寻求家长的配合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步骤。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实现双方的信息共享,便于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针。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家长进行宣教,告知家长正确的引导方式,鼓励家长学习教育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在家庭为孩子創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陪伴与交流中消除畏难心理,建立起阅读兴趣。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阶段是养成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需要着重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校、老师、家长的多元力量需要紧密联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学生的“悦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贺素娟.培养悦读,引导善读,激发爱读——浅谈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课内化的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00235.
[2]周爱斌.兴趣——“悦读”之“鸡汤”——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J].文理导航,2016(5x):54-55.
[3]朱林梅.让故事陪伴孩子的成长——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探究[J].科学咨询,2016(17):87.
作者简介:黄秋菊,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生态新城第一小学。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兴趣;悦读;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课外阅读教学成了低年级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以其内容的丰富性适应了低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和老师应注重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过程。
一、 丰富阅读资源
(一) 充实学校图书库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日常教学开始,学校应重视阅读教学,为教师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条件。首先,学校应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完善相关的阅读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引进更多图书,保证图书数量的充足和风格的多样。其次,学校应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学校要注重教师教育思想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二) 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
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偏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只有投其所好才能激发学生继续阅读下去的热情,因而教师应抓住契机为学生推荐更多同类图书,保证阅读的持续性。例如,女生喜欢看童话,教师在其阅读过《白雪公主》的篇目后,可以为其推荐《安徒生童话》,以《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内容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在推荐书目时,既要注重排版、字体、印刷等书籍质量问题,更要确保读物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是积极健康的,能够让学生受到熏陶。
二、 优化教学模式
(一) 巧用故事
阅读物的故事性是吸引学生观看的主要吸引力,低年级学生的认字水平还比较弱,难以被深奥的内涵和精美的语段吸引,更多的是喜欢或有趣、或惊喜、或感人的故事类读物。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利用故事引入。在内容上,要由浅入深,先引入短小、易于理解的篇目,学生读出乐趣后,再以内容更为丰富的故事激发其主动性。在形式上,最初教师可以采取自己讲述的方式,以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述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主题,后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读书,并鼓励学生分享,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强化理解。
(二) 开展活动
教师可以在“展”和“赛”两个角度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活动。“展”即是展评,教师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创作儿歌、小诗、小故事,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在班级文化墙创办阅读板报,定期让学生进行展示,在互评中评选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达到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促互进的目的。“赛”即是竞赛,教师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赛”“图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烈学生丰富阅读经历。
三、 掌握阅读方法
(一) 蚕食阅读法
对于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字、词以及相关资料,尝试阅读,先读正确、读流利,进而慢慢咀嚼品味。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更注重教育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感悟语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 鲸吞阅读法
小学生处在记忆的黄金期,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可以鼓励其将难懂的诗文先背诵下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再慢慢领会要义,这种方法对古诗文的阅读较为有效。
(三) 鸟鸣阅读法
鸟鸣阅读法强调朗读。教师可以通过汇报朗读、朗诵会、故事会等方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选择阅读内容,朗读给大家听,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 龙行阅读法
龙行阅读法强调阅读的个性化,更适用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受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学生的阅读偏好是不同的,学生应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将阅读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行为。
四、 建立保障机制
(一)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老师要以自身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带动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可从互动中培养和加强,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老师要在课下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喜好,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的阅读模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单一且枯燥的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 培养时间观念
培养阅读兴趣是长期性的实践过程,需要给予其充分的时间。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时间意识,引导学生固定专门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阅读计划,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阅读偏好设置不同的计划内容,并帮助学生完善,使阅读计划与课堂教学相适应,做到具体可行。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零散时间,将阅读变成“娱乐”,细化成小时间里的“消遣项目”,从而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三) 家校联合制动
从形式而言,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课堂之外,低年级学生在校时间远不及在家时间,因而寻求家长的配合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步骤。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实现双方的信息共享,便于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针。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家长进行宣教,告知家长正确的引导方式,鼓励家长学习教育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在家庭为孩子創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陪伴与交流中消除畏难心理,建立起阅读兴趣。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阶段是养成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需要着重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校、老师、家长的多元力量需要紧密联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学生的“悦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贺素娟.培养悦读,引导善读,激发爱读——浅谈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课内化的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00235.
[2]周爱斌.兴趣——“悦读”之“鸡汤”——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J].文理导航,2016(5x):54-55.
[3]朱林梅.让故事陪伴孩子的成长——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探究[J].科学咨询,2016(17):87.
作者简介:黄秋菊,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生态新城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