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从一种表达形式到另一种表达形式都可以称作翻译。这是广义上的翻译,我们通常理解的翻译一般是指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一直伴随着翻译,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离不开翻译的影子。自觉的翻译包括教材或者练习中的英汉互译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句子文章的讲解;不自觉的翻译则贯穿在整个学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看到单词和句子时总会在头脑里把它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因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会不自觉地进行这样的转换。既然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那为什么不在英语教学中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地开展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呢?
一、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英汉翻译就是把英语信息转化为汉语信息,即把英语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用汉语忠实地表达出来,使汉语读者能得到和英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目前的英语教学却一直没有重视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虽然翻译很长一段时间被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和目标,翻译教学法也曾盛行一时,但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英语的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初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加强了听、说两大能力的训练,专门开设了听力课和口语课,而翻译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提升——没有单独开设翻译课。许多教师只重视听、说、读、写能力,无暇顾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加上在中高考中加大了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两大题型的量,而去除或减少了翻译这一块,就使得翻译这一技能越加得不到重视。即使有些教师顾及了“译”,也只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造成学生在英译汉时汉语“洋化”,甚至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汉字的堆积而已,让人不知所云;汉译英时又“汉化”,造就了Chinglish,导致许多学生学了几年英语,连翻译简单的应用文都无从下手。
二、翻译教学开展的几点建议
学生习惯性地在母语系统的框架下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教师能做的就是利用学生的母语及其文化背景,通过翻译,把英语以及英语文化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英语知识中所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主动结合自己文化背景中的意象,在借鉴和比较中感知英语,创造性地尝试英语,从而达到更加灵活地使用英语的目的。那么如何开展翻译教学呢,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1.预习时要求学生翻译课文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要求学生把要上的课文翻译一遍,教师负责评阅,这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不自觉地培养了英语和汉语的过渡能力,同时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英汉之间的异同,久而久之,学生便能积累英汉之间的差异并能在以后的“听、说、读、写”中注意到这些差异。
2.通过同声翻译来及时进行复习总结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英语课堂教学设置成同声翻译的情景,教师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解完毕,让学生进行操练时,可把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进行同声翻译操练,教师说英语,学生说汉语,或者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语,或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译能力。例如,英语中表示“花费”时,可以用spend,take,cost,pay等表达,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备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包括相近词的使用方法对比,也包括目前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中的常用英语句型的总结。可在每节课讲授新课前的复习步骤中使用,也可在传授新课时使用。
3.尝试翻译身边的一些词汇
可以让学生在课余写一篇关于自己卧室布局、厨房布局的小文章,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我们天天看到的东西,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会发现即便是常见的东西,也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表达,这时,通过查字典、上网搜索答案学到的东西是有非常深的印象的。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增加学习兴趣。此外,在学校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教育素材,比如让学生翻译学校的机构设置的英文名称,如校长室(Principal’s Office),副校长室(Deputy Principal’s Office),教务处(Teaching Affairs Department),实验楼(Laboratory Building),食堂(Canteen),图书馆(Library),初中英语组(Junior High English Teachers’ Office),医务室(Clinic),文印室(Copy Center),会议室(Meeting Room)等诸如此类的英汉互译。如果在学生脑海里有了这些英汉间的连接,那么,当学生看到这些机构的时候就联想到了它们的英文译名,这比教科书中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直观好记多了。
三、总结
翻译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们应当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传统的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翻译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母语进行翻译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翻译训练使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总之,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的中心课题,有机地将翻译与听、说、读、写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提高。
一、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英汉翻译就是把英语信息转化为汉语信息,即把英语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用汉语忠实地表达出来,使汉语读者能得到和英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目前的英语教学却一直没有重视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虽然翻译很长一段时间被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和目标,翻译教学法也曾盛行一时,但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英语的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初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加强了听、说两大能力的训练,专门开设了听力课和口语课,而翻译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提升——没有单独开设翻译课。许多教师只重视听、说、读、写能力,无暇顾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加上在中高考中加大了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两大题型的量,而去除或减少了翻译这一块,就使得翻译这一技能越加得不到重视。即使有些教师顾及了“译”,也只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造成学生在英译汉时汉语“洋化”,甚至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汉字的堆积而已,让人不知所云;汉译英时又“汉化”,造就了Chinglish,导致许多学生学了几年英语,连翻译简单的应用文都无从下手。
二、翻译教学开展的几点建议
学生习惯性地在母语系统的框架下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教师能做的就是利用学生的母语及其文化背景,通过翻译,把英语以及英语文化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英语知识中所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主动结合自己文化背景中的意象,在借鉴和比较中感知英语,创造性地尝试英语,从而达到更加灵活地使用英语的目的。那么如何开展翻译教学呢,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1.预习时要求学生翻译课文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要求学生把要上的课文翻译一遍,教师负责评阅,这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不自觉地培养了英语和汉语的过渡能力,同时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英汉之间的异同,久而久之,学生便能积累英汉之间的差异并能在以后的“听、说、读、写”中注意到这些差异。
2.通过同声翻译来及时进行复习总结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英语课堂教学设置成同声翻译的情景,教师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解完毕,让学生进行操练时,可把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进行同声翻译操练,教师说英语,学生说汉语,或者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语,或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译能力。例如,英语中表示“花费”时,可以用spend,take,cost,pay等表达,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备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包括相近词的使用方法对比,也包括目前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中的常用英语句型的总结。可在每节课讲授新课前的复习步骤中使用,也可在传授新课时使用。
3.尝试翻译身边的一些词汇
可以让学生在课余写一篇关于自己卧室布局、厨房布局的小文章,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我们天天看到的东西,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会发现即便是常见的东西,也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表达,这时,通过查字典、上网搜索答案学到的东西是有非常深的印象的。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增加学习兴趣。此外,在学校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教育素材,比如让学生翻译学校的机构设置的英文名称,如校长室(Principal’s Office),副校长室(Deputy Principal’s Office),教务处(Teaching Affairs Department),实验楼(Laboratory Building),食堂(Canteen),图书馆(Library),初中英语组(Junior High English Teachers’ Office),医务室(Clinic),文印室(Copy Center),会议室(Meeting Room)等诸如此类的英汉互译。如果在学生脑海里有了这些英汉间的连接,那么,当学生看到这些机构的时候就联想到了它们的英文译名,这比教科书中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直观好记多了。
三、总结
翻译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们应当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传统的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翻译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母语进行翻译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翻译训练使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总之,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的中心课题,有机地将翻译与听、说、读、写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