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学评估更好地服务于教与学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社会是个法治、民主的社会,教育也处处体现出个性与自由。每个学校有权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在教材的过渡时期,甚至一个学校不同年级使用不同出版社的教材。这与我们内地统一使用教材,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校教材不统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是如何检测学校教与学的成效呢?学校除了每年在11月、3月和6月上旬,集中进行为期两天的校本评估之外,小三、小六、中三年级的本港学生会在每年的6月下旬,参加全港性系统评估。
  一、以支持学校、服务教学为目的的全港性系统评估
  全港性系统评估(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简称TSA)是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于2000年发布的教育改革报告书中提出的改革措施之一。由2004年开始,于每年6月举行。其目的是了解全港学生在中、英、数三科之水平,以期能改善学生这几门学科的能力。该评估并不计算学生个别的成绩,仅用以评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在香港考试与评估局(以下简称“香港考评局”)颁发的关于“全港性系统评估”的文件中就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全港性系统评估”是一个纸笔评估,设立的目的是:①为政府及学校管理当局提供全港学校在中、英、数三科的水平的数据,以便政府为有需要的学校提供支持;②促使学校结合评估数据与学校发展的需要,制定改善学与教成效的计划。
  1.提前规划,侧重整体
  参加“全港性系统评估”的学生年级是固定的。每年在小三、小六、中三学生中开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每过三年就会亲身经历一次全港性系统评估。由于这样的评估本身不涉及学生的具体成绩,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这样的评估方式,为自己将来参加各级学校不同招考积累考场经验。
  学校的教育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三年的学科教学,应该能从学生身上看到一定的成效。小三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小一、小二、小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小六年级也是如此。因此每一任的教师都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都必须为学校接受整体性评估,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服务。这样的系统性评估并不计算学生个别的成绩,仅用以评估学校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从香港的实情来看,学生的家长是非常在意孩子的学业评估结果的。那么多的学生参与系统评估,牵涉香港千千万万家庭,不计算学生个别成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内容丰富,注重能力
  就中文学科而言,学科评估的项目很多,安排在不同时间进行。5月初,进行的是听力、看图说故事、小组讨论三项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口头进行,一般是考评局组织相关的教师到学校里来检测。另外,6月下旬还要进行阅读和作文两项评估。这两项基本上是进行书面作答。阅读理解大概是10页的试卷,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作文的考试时间也是45分钟,一般写一篇应用文和一篇记事的文章(小三年级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
  除评估内容的多样外,我们真正感受到 “全港性系统评估”注重的是学生能力检测,所有的试卷不出现死记硬背的考点。以小六年级中文科的阅读理解试卷为例,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试题,就是检测学生不同的阅读理解能力(见表1)。
  
  这样具体明确的作文评分准则,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自我评价、检测,并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行为。另外,香港考评局还会在每年的全港性系统评估报告书中,明确地指出表现良好、合格的学生习作示例和得到写作满分的写作示例。这样具体、详尽的反馈报告,让下面的老师清楚、明白自己学生的程度在全香港是处于什么水平。对照这些习作示例,就能更好地改进与完善自己日常的教学。(见图)
  
  这是一个达标性的评估,因此学校、老师都非常镇定自若。事实上,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吃透香港教学指导性纲要精神,用考评局提供的样卷和具体的评价标准来对照自己学生日常的作文表现和阅读表现,那么,对于6月的系统性评估,真的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胸有成竹了。
  没有了排名,没有了其他学校的成绩,那学校如何检视本校教学是处在进步还是落后呢?考评局告诉你全港学生在这个项目上的平均分,就可以自己和自己比。考评局给了全港的平均分,每所学校每年和全港平均分的差距,就是学校教学成效进步还是退步的显著标志。这样的对比是最理性的对比,也是较为合理、科学的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不断督促本校的教学。
  2.评估力求学生达标,有利学生个性化发展
  评估采用达标的形式,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的保底工作,特别关注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对于班级授课制来说,学生水平总是参差不齐。因此,这样的保底评估,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照顾到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也让这些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展示。
其他文献
用手势表示答案与用手写出答案一样吗?两次设计“认识分数”的导入部分,两种不同展示学生想法的举动,折射出不同的设计理念。  第一次上课:用手势表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再现分数发展史。初步感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揭示所学内容。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多少?  生出示两根手指。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多少?  生出示一根手指。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
走近初三的课堂,随处可见繁忙的身影,停不下的笔,做不完的练习卷,老师想找个学生谈谈心都感觉是在挤占他们的时间,内疚感丛生。常说初三是赛跑的最后冲刺阶段,紧张、压力、分数把所有人的神经都崩紧。学生更是把初三比作战场。分数成了初三师生头上的“紧箍咒”。在一次次测试之后,语文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急功近利的心态迅速蔓延,导致师生个个“急火攻心”。  良方在哪呢?什么才是最好的“清心降火药”呢?如何
【案例描述】  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几名学生总是爱违反纪律,每次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长总是向我这儿报告说:“老师,其他同学都很好,就是陶XX、顾XX、马XX、张XX他们几个老说话,而且我记他们名,他们还不服。”确实,这几个的确让班干部甚至是老师很是头痛,他们有共同点:自制力差,多动,犯了错,喜欢给自己辩解,总是认为自己犯的错很小。  还记得那是星期二,因为晚上不值班,又没有晚自习,在第二节晚自习上了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祖国西北边疆八月飞雪这奇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学生怎样才能理解、体会到诗中的“奇景别情”呢?那就是一个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达到“美读诗歌,理会主题,品味意境,当堂背诵”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铺设情境,激情引课的美   1.铺设情境   渲染课堂气氛,创造一定的审美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名实践者,我认为它存在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完全没有模板可仿,都得靠教师们自己边实践边摸索,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生死没有定数;机遇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所有的实践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新老教师间根本不存在经验上的差异性。处在新课程、新阶段的我们,必须更深刻地认识、更妥善地处理实施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在实施高中物
一个雨天,学生在教室里看书。一只小麻雀飞进来,停息在窗上,左瞅右瞧,很是可爱。我示意学生不要惊吓它,并悄悄地观察它。几分钟过后,我逐步启发学生:小麻雀可能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会飞到我们的教室避雨呢?小麻雀又会飞向哪?由于正是学生所关注、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乐于思索,勤于表达,气氛异常热烈。我又要求他们自拟题目,将所见所感写下来,题目可谓丰富多彩:《还小鸟一个家》《小麻雀历险记》《淘气的小麻雀》《不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优美、温馨的幼儿园环境可以凸显一所幼儿园的创意和特色,对提升幼儿园的品质、课程的建设、教育的价值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现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具体做法。    一、从幼儿的教育目标出发创设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们的目标应该一致,以环境建设与教育
新课标实施了七年多,它为我们指引了新课程语文教学前进的总体方向。但教学过程该怎样展开?怎样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在今天这样一个学术讲究百家争鸣,教学追求百花齐放的新形势下,我们理性地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能否精心预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成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现就《军神》一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以生为本,领在其中——让教学定在原有知识的起点  美
摘要:“电子线路”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以往的考试方式中,理论成绩比重较大,实践教学不被重视,能力的培养成了一句空话。为使考试结果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应改变以往成绩评价方式,加强学习过程考核,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更好地体现中职教学的特点。针对现行课程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德育教学大纲(课标)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本文就将以1978年来国家发布的小学德育政策、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文本,试图梳理小学德育教学大纲(课标)演变历程及各阶段发展显著特点。    一、1978—1985年:整顿和调整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1978年前,我国小学德育一直处于政治课教学阶段,德育被“政治化”,道德教育被等同于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