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流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文中设计的两个教学片段,突显了这两个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让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参与实验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的主干路线和策略.教学思路不仅要清晰,有条不紊,而且逻辑性要严密.课堂要讲什么,怎样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层次,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听起来才会明白易懂,学起来才会有信心.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才能突破难点,解决问题,这就是教师课前要理清的教学思路。
1教学流程的连贯性
教学流程既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则教学内容是否完整,前后知识点的连接,从教学流程中都能体现出来.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教学流程如下:
PPT展示手握水杯在空中静止(引入)→感受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演示)→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PPT展示图片)→小结→巩固。
总的来看,教学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知识点的分析和讲授具有逻辑性,每一环节都联系密切,由浅入深,从低至高,步步落实.但回过头来思考就会发现,该教学流程存在漏点和不科学:(1)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等知识点遗漏;(2)“感受摩擦力”这一步放在引入的后面不科学,应放到“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前面。
可将教学思路作如此改变:视频播放雨雪天难刹车的情景(引入)→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的大小→感受摩擦力→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组探究)→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PPT展示图片)→小结→巩固.下面是“感受摩擦力”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感受摩擦力】
师:请同学们左手掌放在桌面上,右手压住左手背,然后拉动左手,有何感受?
生:难拉动,有阻力的感觉。
师:右手用力压左手,再拉动左手,感觉又怎样?
生:更难拉动,阻力比前次大很多。
师:如果在桌面上放些水,用和前面一样大的力压左手再拉,那感觉又怎样?
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做,感到惊奇,很容易就能将左手拉动.说明此时的摩擦力很小。
师:我们刚才感受的摩擦力是属于哪一类?
生:属于滑动摩擦力。
师;同是桌面,轻压与重压时,摩擦力大小不同,同样的压力,接触面不同,摩擦力大小又不同,我们能从这得到什么启示?
生1: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有关。
生2: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生3: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师:究竟是不是和大家说的一样?让我们进一步学习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此调整和补充后,课堂教学思路就显得更为完整、科学和符合逻辑,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的大小”虽然教材没有安排,但“摩擦力的分类”是后面分析“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的依据和方法.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确定,这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又是中考的高频考点,这个知识点,是对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应用,因此应补充到教学上来.讲授完摩擦力大小后,回到引入的情景,分析汽车所受摩擦力的类别,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方向如何,由此,我们在驾驶汽车时应注意什么等.这样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所交待,做到前呼后应,又为讲授后面的知识提出悬念。
“感受摩擦力”包含摩擦力的定义、产生的条件、方向等知识点,而且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有时是动力,例如人走路时为动力.又暗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所以放到“摩擦力的测量方法”的前面,不但对上面所讲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验,而且使“感受摩擦力”这环节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上升到更高层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此环节设计的巧妙之所在.再有“感受摩擦力”这一环节,不用仪器操作,且人人都可参与,亲身感受.既可使学生感知摩擦力的真实存在,加深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又可以达到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思路注重互动参与性
课堂组织教学,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心灵沟通,学生参与互动探究,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宰者,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这节课的另一个要解决的难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也是中考必考的探究实验之一.所以应该让学生参与和动手,如果只做了演示,而实验依据是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将摩擦力转换为弹簧秤示数来体现,演示的效果远远比不上学生亲自操作的效果好.下面是学生分组探究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2:实验探究】
探究一: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师:课桌上有两套仪器,请同学们先按图1所示的方法完成实验(PPT演示)
学生做完实验纷纷举手,抢着回答。
生1: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读数较前方法准确。
生2:拉长木板时,可不作匀速直线运动也能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师:哪种方法好?
生:图2方法较好。
在探究过程中,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就达到目的了.但此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必须使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平衡.而图1所示方法在拉滑块时,要保持滑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否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化,读数时也会产生较大误差,因为弹簧测力计相对是运动的.图2所示方法则不同,滑块可以作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而且弹簧测力计相对是静止的,读数时误差较小.所以,课前在设计教学思路时,就要让学生进行两种方法的探究,并进行比较,确定最优的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判别与取舍的能力。
对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关系,不必放在课堂上探究,可作为课后的拓展延伸处理.因为这两个因素的探究,控制的变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严格来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只有滑动摩擦系数等于静摩擦系数时,滑动摩擦力才不随物体滑动速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对初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作为课后的拓展,其意义就不同了,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刻苦钻研精神。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合运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各有其优缺点。
该教师在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乐趣和轻松.例如在引入时播放的视频,利用和防止摩擦的图片等.但是有些重要知识点及实验的结论等,只是在屏幕上显示而不板书到黑板上,停留时间短,学生很难做笔记,在学生脑海里没有多深的记忆.例如本节课探究的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程度有关,接触面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特别要强调说明,在写结论时,一定要先写相同条件,再写后面的关系。
这样将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或重点内容的关键词、实验探究结果,准确有序地板书到黑板上,其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总而言之,清晰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学策略.只有教学思路不乱,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理解和熟练掌握并运用,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课堂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的主干路线和策略.教学思路不仅要清晰,有条不紊,而且逻辑性要严密.课堂要讲什么,怎样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层次,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听起来才会明白易懂,学起来才会有信心.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才能突破难点,解决问题,这就是教师课前要理清的教学思路。
1教学流程的连贯性
教学流程既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则教学内容是否完整,前后知识点的连接,从教学流程中都能体现出来.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教学流程如下:
PPT展示手握水杯在空中静止(引入)→感受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演示)→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PPT展示图片)→小结→巩固。
总的来看,教学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知识点的分析和讲授具有逻辑性,每一环节都联系密切,由浅入深,从低至高,步步落实.但回过头来思考就会发现,该教学流程存在漏点和不科学:(1)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等知识点遗漏;(2)“感受摩擦力”这一步放在引入的后面不科学,应放到“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前面。
可将教学思路作如此改变:视频播放雨雪天难刹车的情景(引入)→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的大小→感受摩擦力→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组探究)→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PPT展示图片)→小结→巩固.下面是“感受摩擦力”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感受摩擦力】
师:请同学们左手掌放在桌面上,右手压住左手背,然后拉动左手,有何感受?
生:难拉动,有阻力的感觉。
师:右手用力压左手,再拉动左手,感觉又怎样?
生:更难拉动,阻力比前次大很多。
师:如果在桌面上放些水,用和前面一样大的力压左手再拉,那感觉又怎样?
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做,感到惊奇,很容易就能将左手拉动.说明此时的摩擦力很小。
师:我们刚才感受的摩擦力是属于哪一类?
生:属于滑动摩擦力。
师;同是桌面,轻压与重压时,摩擦力大小不同,同样的压力,接触面不同,摩擦力大小又不同,我们能从这得到什么启示?
生1: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有关。
生2: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生3: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师:究竟是不是和大家说的一样?让我们进一步学习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此调整和补充后,课堂教学思路就显得更为完整、科学和符合逻辑,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的大小”虽然教材没有安排,但“摩擦力的分类”是后面分析“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的依据和方法.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确定,这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又是中考的高频考点,这个知识点,是对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应用,因此应补充到教学上来.讲授完摩擦力大小后,回到引入的情景,分析汽车所受摩擦力的类别,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方向如何,由此,我们在驾驶汽车时应注意什么等.这样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所交待,做到前呼后应,又为讲授后面的知识提出悬念。
“感受摩擦力”包含摩擦力的定义、产生的条件、方向等知识点,而且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有时是动力,例如人走路时为动力.又暗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所以放到“摩擦力的测量方法”的前面,不但对上面所讲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验,而且使“感受摩擦力”这环节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上升到更高层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此环节设计的巧妙之所在.再有“感受摩擦力”这一环节,不用仪器操作,且人人都可参与,亲身感受.既可使学生感知摩擦力的真实存在,加深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又可以达到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思路注重互动参与性
课堂组织教学,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心灵沟通,学生参与互动探究,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宰者,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这节课的另一个要解决的难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也是中考必考的探究实验之一.所以应该让学生参与和动手,如果只做了演示,而实验依据是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将摩擦力转换为弹簧秤示数来体现,演示的效果远远比不上学生亲自操作的效果好.下面是学生分组探究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2:实验探究】
探究一: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师:课桌上有两套仪器,请同学们先按图1所示的方法完成实验(PPT演示)
学生做完实验纷纷举手,抢着回答。
生1: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读数较前方法准确。
生2:拉长木板时,可不作匀速直线运动也能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师:哪种方法好?
生:图2方法较好。
在探究过程中,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就达到目的了.但此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必须使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平衡.而图1所示方法在拉滑块时,要保持滑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否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化,读数时也会产生较大误差,因为弹簧测力计相对是运动的.图2所示方法则不同,滑块可以作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而且弹簧测力计相对是静止的,读数时误差较小.所以,课前在设计教学思路时,就要让学生进行两种方法的探究,并进行比较,确定最优的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判别与取舍的能力。
对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关系,不必放在课堂上探究,可作为课后的拓展延伸处理.因为这两个因素的探究,控制的变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严格来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只有滑动摩擦系数等于静摩擦系数时,滑动摩擦力才不随物体滑动速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对初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作为课后的拓展,其意义就不同了,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刻苦钻研精神。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合运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各有其优缺点。
该教师在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乐趣和轻松.例如在引入时播放的视频,利用和防止摩擦的图片等.但是有些重要知识点及实验的结论等,只是在屏幕上显示而不板书到黑板上,停留时间短,学生很难做笔记,在学生脑海里没有多深的记忆.例如本节课探究的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程度有关,接触面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特别要强调说明,在写结论时,一定要先写相同条件,再写后面的关系。
这样将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或重点内容的关键词、实验探究结果,准确有序地板书到黑板上,其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总而言之,清晰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学策略.只有教学思路不乱,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理解和熟练掌握并运用,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