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微视频热下的冷思考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参加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聆听了一节苏科版《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公开课,教师演示“空气压缩引火”和“点火爆炸现象”的实验均以失败告终.在实验失败之后用学生课前已经看到的微视频中的成功实验而一笔带过,而在说课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微视频在本节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也因为微视频在课前的提前感知而忽略了这两个演示实验在课堂中的充分展现.笔者深入分析了演示实验的价值及达成策略,对演示实验的微视频热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阐述自己的思考与同行交流。
  1剥夺学生的思维空间
  微视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用摄像机记录教师做实验的整个过程,以此来让学生收获实验的过程、建构相应的认知.而教师在微视频中的演示是连续的,这种连续性播放直接导致学生在观察实验细节和现象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深入分析这一做法的思维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诊断。
  1.1学生不能深入思考
  由于每个实验操作的呈现和实验现象的出现都是连续的,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实验开展的前提和背景的情况下,匆忙的完成对相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是缺乏目的性、思维性的。
  1.2反复观看没有思维的提升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教师在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是最单一的、完整的实验.学生如果需要更深的认知实验,他们会采取反复观看实验的方法来达成.但是由于实验呈现的内容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学生没有对不一样的实验细节进行对比和分析,学生很难单纯凭借反复观看获得更多的收获,也很难在单一的实验中进行更深的思维。
  1.3课后的学习主动性欠缺
  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很难促使学生能循环往复的研究一个单一的视频。
  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学生在演示实验的微视频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度大大降低.而很多教师想用微视频的演示实验来替代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这样的做法将会大大降低实验本身的价值和效果,需要教师好好的反思和整改。
  2剥夺学生的视听感受
  微视频虽然是带有视听效果的音像设备,能较完整地呈现实验的视觉和听觉资源,而把微视频中的演示实验和现场的演示实验对比,微视频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现场观察实验的震撼与感触.就拿“点火爆炸现象”这个实验来分析,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步来提升现场学生的视听感受。
  2.1器材不紧不慢的展现
  教师拿出透明塑料盒,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展现,让每个学生都带着神秘、好奇的心态去观察.然后教师再在透明塑料盒中滴入几滴酒精,转动盒子,盖上盖子,插入电火花发生器.此时,教师的每个细节、配合动作、表情,实验的演示俨然一副魔术师的模样,让每个学生带着神秘、好奇的眼光去观察实验,此时对实验每个细节的观察和思维都会随着这种神秘而深入其中。
  2.2实验过程的震撼呈现
  教师可以在此采用两种呈现方式来激发实验呈现的震撼效果:(1)教师若无其事地握住电子火花发生器,让学生感觉后面并不一定有什么震撼的场面出现,而在学生无意之中,震撼的一幕发生了,这一幕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在学生惊讶之中,教师再次重复实验,这次重复实验将实验现象的呈现过程带入到学生深入观察和思维之中;(2)教师握住电子火花发生器,并有意识地把手伸向尽可能远的地方,眉毛紧皱.这样的姿势让学生十分好奇,学生似乎感觉到某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并以此提升观察的敏锐性和注意力;(3)无论采用哪种呈现形式,学生所感受到的视听效果和现场氛围都是微视频永远不会达到的,更何况在教室里,师生的目光交流、肢体语言等,都能让实验的效果更加显著,都会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氛围的提升而加深。
  3剥夺学生的失败体验
  微视频为了追求它的质量和效果,都是以一个“完美”现象呈现给学生的.而在完美呈现的过程中,学生只收获了实验成功的一面,而失去成功实验背后的漫长经历和关键细节.这些经历和细节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完美现象所体现的价值.就拿“空气压缩引火”这个实验而言,很多教师都在这个演示实验中以失败而告终,并找出各种实验失败的理由,并用微视频实验替代的形式来应付学生.因此,以“空气压缩引火”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失败,再将实验的每个细节进行细化,在细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最终获取成功.这种在失败基础上通过思考和再实验而获得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种成功才是实验的最大价值达成.具体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
  (1)空气压缩引火仪快速压一次,看到底部有一点烟,而没有火焰出现,再请一些学生上来做几次,获取同样失败的感受.学生带着遗憾和无奈的心情回到座位上,台下的学生也会叹息和无奈。
  (2)教师把空气压缩引火仪拆开,并把原先在空气压缩引火仪底部的纸片取出,往空气压缩引火仪内猛吹几口气(不是呼气,因为呼气,呼进去的是二氧化碳,吹的话,是把里面原先的二氧化碳吹出来,并让较为纯净的空气进去),随后问同学要一张干燥的餐巾纸,撕下一个非常小的一块,放到底部,慢慢地组装好装置,然后放平压紧空气压缩引火仪,把压缩活塞抬高到最高点,此时提醒学生去观察后面可能出现的惊人一幕,然后猛地快速一压,火焰非常明显,学生惊讶地叫起来,效果十分震撼。
  (3)让几个学生再上来做一次,体验成功,而成功的原因都在刚才细化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思考和交流,而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补充这里的具体成功原因,解读细节的奥秘所在。
  这样的实验过程完败了微视频的演示实验,是值得很多年轻教师深入学习的教学资源,也是很多教师需要面对“微课热”下的冷思考。
  在大数据时代,微视频、微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它能非常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但是它永远不能替代某些物理学科所特有的实验与经历.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微视频、微课的辅助效果,让我们平时教学中的缺陷得到进一步完善,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真正优化我们教学行为的价值.
其他文献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充分展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新理念,使科学学习走向趣味性,突出探究性,为此教材在讨论、活动、探究等栏目安
初中阶段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外,还应该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开展物理科技活动,借此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幼苗,本文从物理科技活动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角度谈几点笔者的认识,望能有助于教育教学实践。  1物理科技活动的目标  教育教学是有目标的活动,对于物理科技活动也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由于没有考试的约束,笔者将其分为了三个层次的目标。  1.1目标1: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初中
动力学在高中物理中占有大量章节,也是每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部分,动力学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学好高中物理,是养成分析、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将从动力学的解题思路出发, 列举几类常见问题及解题方法.  1瞬时性问题:关键是先分析瞬时前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两种基本模型:(1)刚性绳(或接触面):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  若剪断绳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将物理生活化,将实验器材生活化,将操作性教学模式灌输到教学,自制教具就是响应这个号召的具体举措.所谓的自制教具就是利用身边的废旧资源,采用简易的物品自己研制教具,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它是解题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地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每次考试学生做错题,老师往往责备学生粗心大意,其实是学生没有掌握审题的方法与技巧.笔者从一道高考题的解答,谈谈审题的三要点:(1)把题目文字转化为具体情景;(2)把具体情景转化为物理条件.(3)把物理条件转化数学条件.物理试题的定量解答,要通过数学工具来完成,因此,最终要把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通过数学解决问
磁现象主要考查磁体与磁场的性质,结合应用考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考试的热点;磁体的作用规律和电流的磁场是每次考试的必考点,结合应用考查右手安培定则是考试的热点;电动机和电磁感应是考试的必考点,两者之间的互逆过程是考试的难点.  1相近知识“比一比”  1.1电现象与磁现象  .电现象磁现象种类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两个磁极,南(S)极和北(N)极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
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传统实验到探究性实验的转变.本文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炼总结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1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重视程度仍不够,具体表现在: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动手;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本文主要探讨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改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2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生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新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物理学习中,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实行更加有效的教学评价。  1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打开探究物理世界之门  物
从初一到高三,我们在中学学了六年物理,对中学物理应该不陌生了,高中的很多物理知识就是在初中物理基础上的提高,可是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就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表现出了不适应.究其原因,初中物理知识特点与高中物理知识特点有很大的区别,而同学们沿用已养成的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来学习新的高中物理知识,势必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了解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异同,掌握适合高中物理特点的学习方法,对高中学生可起到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