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盛开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基础学科,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知识学习、道德教育以及美育教育的综合性,而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审美因素,它赋予读者极为丰富的想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育家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因为它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展现自然美、人性美……
  笔者在语文生态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一、诵读范文,让学生感知自然美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相当多的文章都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美。而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中的自然美,这就要通过朗读,因为朗读可以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和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朱自清先生说:“朗读可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文章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教师备课时根据不同的文体找好音乐,在课前先配乐范读,然后给学生配乐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样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学生在读的时候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
  例如:在教学“多彩四季”这一单元的时候,笔者以教学《春》作为示范,指导学生学习其他三篇文章。学习朱自清的《春》,笔者先范读,然后给他们配上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指导学生朗读,这样就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而在学生自读的时候,为师者还可以欣赏到学生全情投入文本的专注神情之美。朗读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已经相当到位:《春草图》展示了绿草的生机勃发美,《春花图》则绽放着百花的艳丽多姿美;《迎春图》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学习了本文后,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大大激发出来了,在预习本单元的《三峡》《济南的冬天》和《夏》的时候,他们每一小组都积极查找音乐以及文章的相关资料,然后试读,当教学时,每组推出代表朗读文章、展示学习内容,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当然,仅仅初步感受文本所展示的自然美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教师适宜的讲解启发,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赏析美,发现人性美。
  二、重视引导,让学生发现人性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在学生感受文本为读者所带来的自然美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中所蕴涵的人性美。初中语文教材中,充满人性美的文章数不胜数。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而有较高美学修养对于人的学习和一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学习《皇帝的新装》,要引导学生认识,小孩的诚实是美的;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要启发学生认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是美的;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要引导学生认识为人民、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最美;读古代诗文,要让学生明白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之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之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之美,还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民族大义之美。语文教学活动中,这样良好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因此,它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为师者要以美的事物、人物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就生活在美当中,从而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三、放飞想象,让学生学会追求美
  教师在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使学生放飞想象,学会追求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人以奇为美,以怪为美,甚至以丑为美,就是因为这种追求美的本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语言材料,来描绘、抒写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著向往等美好的感情。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一些活动,比如:初一学生学了“荷”专题后,举办手抄报比赛;学了“多彩四季”后举行“我心中的四季”作文赛;到初三,学生已经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就举行“谁最美”辩论赛……通过各种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鉴赏活动中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荀子说:“君子之学,以美其身。”也就是说阅读是为了自我完善。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应当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舞台,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一个出色的导演,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美并学会追求美,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如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于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
目的 评估术前CT血管造影(CTA)影像特征对于颈动脉体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海拔地区经病理确诊的101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评估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由此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笔者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初中课堂上引入“快乐教学”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实效。   一、优化导语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所以,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几何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和卒中的关系.方法 纳入症状性MCA斑块患者,根据有无梗死分为两组;并进一步根据斑块是否累及内侧壁分组,利用三维磁
目的 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CA) M1段闭塞后,不同程度脑动脉硬化与侧支循环建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提示脑动脉硬化且单侧MCA M
目的探讨ROX指数在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5日至2020年3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收治的接受HFNC的符合重症COVID-19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后续是否接受无创正压通气、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是师生完成教学活动的蓝图,做好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效率的关键。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basis of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is the bluepri
运用人类学的文化功能论、文化变迁论及主客位视角,从'人为保护是否可取'、'静态保护还是动态保护'以及'大众参与形式、政府角色定位'等关键问题切
目的 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C)的影像、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胰腺ACC 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和MRI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