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中积极性因素探究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是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活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指导首先应立足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综合能力上。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提到:“留心周围事物”(中年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高年段)。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习作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本位,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立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要想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的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课堂引导和课后实践。观察事物前,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要观察的对象和要得到的结果,并做好周密的计划,把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具体化。只有这样,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才会分清主次,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相关事物上,从而获得清晰、深刻的印象。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以及性质和联系。在教会学生观察的前提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培养其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二、学会全方位地观察事物
  教师应教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既注意面(总体)点(细节)的结合,又要注意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异同和联系,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观察事物。要知道,有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同一事物,获得的印象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事物。
  三、认真做好观察的记录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用文字或绘图或制表或摄影等方式做好记录,从而激发出学生观察的积极性。记录手段的多样化——运用手机、相机等智能工具记录能有效激发学生记录生活的兴趣。
  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应拘泥于课堂,而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并引导学生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通过对此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明显增强。在《校园的早晨》的习作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这是一个有雾的早晨,树木呆立着不动,花草甜睡着,小鸟儿还没从梦中醒来,一切都安静极了。
  这时候,整个校园都弥漫在晨雾里,像神话里天空缥缈的云。操场四周种植的一排排、一棵棵松树,犹如一个个站岗放哨的士兵,茁壮而挺拔。白茫茫的晨雾在流动,在减退。这时在晨雾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人。一个,两个……成群结队,伴着欢快的笑声,走进了校园。
  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洒满了校园。同学们捧着书本,或者低头漫步,再者用稚气的声音背诵课文,许多人的读书声飞出了校园。望着被树木环抱的校园,望着同学们勤奋的样子,老师们若有所思地笑了。
  上课了,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在科学的花朵上采集着知识的花粉。
  啊,校园的早晨,这里是一天的开始,这里是人生的起步。理想的种子要播种,人生的意义要认识……
  从上面这一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能够很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及思考写出了自己、同学、教师都较为欣赏的作文时,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观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观察和思考就无形地成为学生的内部需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發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习作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造相应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情感。
其他文献
历年的语文考试中,阅读和作文占了很大的分值,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擁有好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些学生埋头苦读,勤勤恳恳,成绩却很是一般;一些教师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学生成绩却仍不理想。这是因为他们把时间花在了不必要的事情上,只知道埋头苦干却没有掌
期刊
【说教材】《老王》是高中语文苏版教材必修三第二板块的第二课,文章所在专题叫“底层的光芒”,也就是反映下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和美好品质的一组文章。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一共22个自然段,其中1~8段着重写老王这个人,9~16段写作者对他的感激之情,17~22段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愧疚之意。  主人公老王是一个三轮车夫,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文革”期间载客三轮车被
期刊
二、例说“矛盾型”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先说“矛盾型”材料作文。所谓“矛盾型”材料作文指的是题面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多种观点,或题目材料反映出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  1.找准矛盾点。  即辨清题目提及的是何人何事,所言所述对象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中哪两个(或多个)对象(概念)构成了“矛盾”。如2014年上海卷作文题的材料是: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
期刊
影响注意力分散的内部因素除了身体因素外,情绪因素也非常重要。紧张的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注意、处理和记忆。  比如当人遭受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重大打击,或者目睹灾难之后受到重大影响,然而却很难回忆起与事故有关的细节。因为在极度紧张状态下,血液中的皮质醇会增加,如果含量太多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皮质醇在整个身体系统中循环,进入大脑破坏葡萄糖,把钙变为自由基,由内而外地损害大脑细胞。葡萄糖是维持大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最佳方式。  一、选择恰当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1.注意作文训练内容的生活化。  作文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撷取生活中的一朵朵浪花,捕捉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场景。如:  春天去田野踏青、采野花、编花篮,听流水淙淙,看雀跃林间,或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放飞风筝,或摘一片嫩叶,将其夹于纸页间,用力按压,在洁白的
期刊
“苦”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诗经·国风》云:“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记得小时候,春夏之交,我们就到野外采一种叫“苦苦菜”的植物,将苦苦菜洗净,焯水后凉拌,或切碎制馅包饺子,嚼起来苦中有一点凉丝丝的甜,别具一番风味。  父亲在农村辛苦劳作一辈子,唯一的嗜好是喝茶。茶是山里人自制的粗茶,俗稱“一把抓”。我尝过父亲的茶,酽酽的,滚烫烧心,又苦又涩。父亲说,干活累,这茶虽苦,但耐渴,有味
期刊
在当今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都不准学生记“流水账”。什么是流水账作文呢?概括来说,就是简单交代事情经过,没有主题、没有中心内容、没有表达的技法,也比较啰唆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不够生动,没有趣味性,自然算不上好作文,往往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但笔者认为,对于刚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写好作文,应先从“流水账”写起,通过记流水账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  传统的
期刊
周末带两个孩子去公园游玩,刚到公园门口姐姐就兴奋地跑起来,弟弟见状也学着姐姐的样子跑起来,看着这一前一后欢快地跑着追着的情景,我突然觉得这画面是那么美丽。  每次姐姐带弟弟出去玩儿的时候,姐姐都是跑在前面,小她五岁的弟弟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虽然弟弟追得不亦乐乎,可是我这做妈的却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时在心里抱怨姐姐不懂得照顾弟弟。像我们大人带孩子出去时,哪一个不是牵着孩子的手,唯恐有个闪失,更不用
期刊
笔者写这篇文章源于大学中文专业一年级学生令人堪忧的作文问题,实际上是针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写的。这个突出问题是什么呢?从笔者执教16年所在大学作文课程教学经历和学生的作文实践情况来看,大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作文套路化、空心化、矫情化、浅表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和多维度的,不是一个原因导致的,但是,笔者认为最突出的原因是中小学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技巧。这对学生的作
期刊
1954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凭《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授奖时称赞海明威“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对于这种叙事艺术,海明威用“冰山原则”四个字概括,他说:“我总是按照冰山的原则来创作,那就是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  分析《老人与海》,可以看出海明威之说意为叙述方式要客观,作品内容不要全部展现出来,应含而不露。《老人与海》改编自1935年一个老渔民向海明威讲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