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方法在物理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下面笔者对在圆周运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如何运用数学方法求解。
  一、利用不等式求解
  如图1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可旋转的圆盘上,放一劲度系数为k、质量可忽略不计的轻弹簧,它的一端固定在轴上,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A,这时弹簧没有形变,长为L0,物体A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角速度为ω时,求A随盘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Lm是多少?
  学生解答:设当速度为ω时摩擦力为f,且指向圆心,半径为L,则有:k(L-L0)+f=mω2L ①
  要使L最大,即f要最大且方向指向圆心,所以f=μmg。
  ∴ Lm= ②
  解析乍一看,答案是正确的,其实不然,该答案应该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正确的。下面我取一组具体的数据进行计算验证:
  当取L0=0.5 m, k=20 N/m, ω=4 rad/s,uμ=0.5,m=1 kg时,
  得 Lm===1.25 m 。
  也即是半径的最大值为1.25 m,如果取半径大于1.25 m进行计算时,物体将不能稳定在圆周轨道上。
  如果我们取半径L=2 m进行计算,
  则:①式左边=k(L-L0)+f=20×(2-0.5)+5=35 N 。
  ①式右边=mω2L=1×42×2=32 N 。
  ∵此时,摩擦力只需2 N,就能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小物体能稳定在半径为2 m的圆周轨道上。也就是说1.25 m并不是最大半径。
  但本题如果应用数学中的不等式知识求解,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设当角速度为ω时摩擦力为f,且指向圆心,半径为L,则有
  k(L-L0)+f=mω2L,得 L=。
  讨论1:当k-mω2>0,则kL0-f>0
  要L最大,即f=μmg,f方向背离圆心,
  此时Lm=。
  讨论2:当k-mω2<0时,则kL0-f<0。
  要L最大,即f=μmg,f方向指向圆心。
  此时Lm= 。
  二、利用求根公式求解
  例2用一条细线把一个大圆环挂起来。环上有两个质量为m的小环,它们可以在大环上无摩擦地滑动,如图2,如两小环同时从大环顶点释放并沿相反方向自由滑下。若大环要被升起,它的质量M和小环质量m之比的最大值应该是多少?问当=时,大环开始上升时的角度θ的余弦值是多少?
  解析:取小环为研究对象,大环给小环的作用力为F,则mgcosθ+N=。
  又根据机械能守恒:mgR(1-cosθ)=,当大环被提起时:Fcosθ=。
  联立以上三式得:cos2θ-+=0。
  用求根公式得:cosθ=。
  当△=1-3M/2m≥0,即≤时,有最大值为。
  当=时,可得cosθ=。
  当cosθ=时,θ=arcos,此时大圆环开始向上运动,
  故θ=arcos,应当舍去。
  以上的两题都是圆周运动中较为常见的题型。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其关键在于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条件及限制条件全部找出来,并把这些条件归纳为数学方程。◆(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稳步推进,新教材改版加速,教学手段日新月异和高校逐年扩招等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的教育已经到了转变观念求突破、创造特色求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用超前的思维、智慧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与学科教学,提升学校教学、教研品位,打好教育教学质量攻坚战;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做强做好学校教育,是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和面对的问题。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教促学,实现教学双
目的:了解宁波市15~74岁居民的身体活动现状,并探索其与住所附近建成环境的相关性,为构建我国特有的、能有效促进居民身体活动行为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宁波市全市范围内抽取5280名15~74岁且具有本地户口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测三个部分,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活动水平、住所附近建成环境情况、慢性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紧扣新课程改革的脉搏,不断深化和提高对新课程改革及其方向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积极参与课改意识的影响和实践的作用下,笔者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认识。  一、重视课堂导入的方法运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能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做作业时易产生错误,并且累犯类似错误。如何消除学生学习差错积累的现象,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效率不高的现象,这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避免学生
水回用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但是如何保障回收水再利用的安全性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应用的处理工艺对污水中微量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有机物并不能有效去除,这一问题将影响污水回用的安全性。这些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浓度低,部分种类因其难挥发、难降解的特性而在环境中累积的量逐渐增多,且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对人体和野生生物产生危害,故再生水的微量有机污染物生态安全评价和健康风险评
现在的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种“怪”现象,他们可以对一首诗的主题或主旨讲得头头是道,可对于文中较难解的字、词或句子却不懂,那么,学生所讲的主题,并不是他从理解整篇课文中得来的,而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这种教育的结果与我们的新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新课标中对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明确地提出了一个教学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高对
阐述了科学发展现和学习型图书馆的内涵,分析了这二者的辩证关系,指出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认真备课  数学认知结构是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数学知识结构又是通过数学教材反映出来的,故选择和分析数学教学内容,必须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照本宣科,要对教材进行居高临下的剖析和重新组织,使它成为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