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1年起,北京联合大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简称“基础课”)开展了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积极探索,经过两年多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愿意和同行分享和探讨。
一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得到学生认可
为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北京联合大学“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原教材基础上,设置了十二个问题导入式专题:(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2)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4)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5)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6)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7)大学生如何培育职业精神?(8)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9)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10)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宪法?(11)大学生在民商事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则?(1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刑法?经过两年的尝试教学效果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经对授课班级学生的调查反馈如下:
(1)这门课帮助新生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所提高。(2)课堂教学比较贴近实际,例子广泛,材料丰富,比较容易接受,开设这门课是必要的。(3)收获了考察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大学生该具备的道德情操和法律素养。(4)课堂气氛活跃,课程教学不死板,采用导入式专题教学的方式更易接受,同时注重实践。(5)这门课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法制观。(6)在看一些短片中收获不少,寓教于乐。(7)这门课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态,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懂得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8)这门课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刚上大学茫然的日子里,它教给我对事物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一次次的心灵撞击之感。(9)任课教师亲切和蔼,让刚入校的新生没有陌生感,很容易进入大学状态。(10)这门课中的法律知识很有用,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用得到。老师总是用生动的案例来导入教学内容,很喜欢。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1)这门课的内容与中学有雷同;(2)教材中实例不多;(3)讨论可以多一些,提高我们自觉探索书本的能力,提高求知欲;(4)多一点互动,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5)建议课件内容增加时代感、时尚性;(6)闭卷考试不适合这门课等。
二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
为在新生中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导入式的专题教学,人文社科教研室的教师在暑假期间多次进行研讨,为及时推进专题课教学,认真开好专题课打好基础。
开学后,课程组每周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我们根据联合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协作组下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采取了由任课教师“专题备课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课程容量大、重点、热点和跨学科等问题,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在深刻领会联合大学关于开展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精神的同时,由教师任选自己擅长的章节准备教案、编制课件,并模拟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的精讲。其他教师围绕教材和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讨、补充和完善,达成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教案,以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系统地有效地展开新课程教学作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
三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课”成功的关键。目前在我校大学生中对“基础课”不重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曾经在新生第一节上课时作过调查,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文凭不高,学到一门技能就行,管它什么思想课,只不过有考试压力不得不学罢了,功利思想明显。要使本门课引起学生重视,除教师认真备课、讲授外,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至关重要。这是“基础课”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师只有改变讲授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听课中接受思想教育,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才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打破原有思维模式或者思维定势。要从众多资料中选择出适合自己讲授方法、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又能吸引同学注意力的资料。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本、专科生无论是在接受能力上还是兴趣点、关注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任课教师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必须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本科生入学成绩较好,接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授有一顶理论深度的问题。相反专科学生基础差,对理论性强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引导学生们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及时地组织课堂讨论,开阔学生思维,
提高认识水平。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睁眼”看世界。
(二)加强社会实践,强调体验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我们在教学过程努力拓展实践的方式,做到使实践成为“基础课”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要让学生深入到广泛的社会现实中去,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设定更接近社会现实。
1在学生作业中突出实践要素
我们给学生布置了社会观察报告的任务,五个题目由学生任选其一:(1)大学生活的第一道风景线———军训;(2)我的大学游记;(3)我身边的道德模范;(4)幸福感调查报告;(5)大学生活费用调查报告。要求所有学生自由组织小组(一般为5~7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为确保调查质量和学术水平,首先要确定调查小组的负责人、严格填写调查记录等等。其次,详细制定调查计划。第三,对社会观察报告制作优良的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表扬,并对平时成绩加分。总之,活动要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
2适当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参观考察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去河北乐亭李大钊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在选取考察成员时,既要依据教师对各班学生平时上课情况的考察,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权利。学生参观后有很大收获,都认为这种亲身实践的形式非常好。
(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深度的、新的影像资料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第一个专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我校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的视频,学生们反响十分强烈。因为,视频中的人和事都十分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很亲切。视频中的人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正是他们的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考试测评手段的科学性
自2011年起,“基础”课在联合大学首次定为考试课。考试采取了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期末闭卷考试的初步探索。平时成绩中的组成:(1)三次课堂测验,每次20分,共60分;(2)社会观察报告30分;(3)平时考勤、课堂发言、课堂纪律等10分。期末为闭卷考试,试卷分A、B卷,由考试中心随机抽取,考试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六种题型。
总之,通过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系统高深的理论与生动活泼的事例相结合,教师准确把握了大学生的脉搏,贴近他们的实际,使得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何云庵.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时效性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8.
[2]孙权.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论[M].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7.
[3]邝丽湛,王卫平.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何贻纶,陈永森,俞歌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马成瑶,张晓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性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
一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得到学生认可
为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北京联合大学“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原教材基础上,设置了十二个问题导入式专题:(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2)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4)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5)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6)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7)大学生如何培育职业精神?(8)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9)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10)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宪法?(11)大学生在民商事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则?(1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刑法?经过两年的尝试教学效果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经对授课班级学生的调查反馈如下:
(1)这门课帮助新生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所提高。(2)课堂教学比较贴近实际,例子广泛,材料丰富,比较容易接受,开设这门课是必要的。(3)收获了考察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大学生该具备的道德情操和法律素养。(4)课堂气氛活跃,课程教学不死板,采用导入式专题教学的方式更易接受,同时注重实践。(5)这门课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法制观。(6)在看一些短片中收获不少,寓教于乐。(7)这门课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态,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懂得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8)这门课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刚上大学茫然的日子里,它教给我对事物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一次次的心灵撞击之感。(9)任课教师亲切和蔼,让刚入校的新生没有陌生感,很容易进入大学状态。(10)这门课中的法律知识很有用,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用得到。老师总是用生动的案例来导入教学内容,很喜欢。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1)这门课的内容与中学有雷同;(2)教材中实例不多;(3)讨论可以多一些,提高我们自觉探索书本的能力,提高求知欲;(4)多一点互动,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5)建议课件内容增加时代感、时尚性;(6)闭卷考试不适合这门课等。
二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
为在新生中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导入式的专题教学,人文社科教研室的教师在暑假期间多次进行研讨,为及时推进专题课教学,认真开好专题课打好基础。
开学后,课程组每周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我们根据联合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协作组下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采取了由任课教师“专题备课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课程容量大、重点、热点和跨学科等问题,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在深刻领会联合大学关于开展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精神的同时,由教师任选自己擅长的章节准备教案、编制课件,并模拟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的精讲。其他教师围绕教材和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讨、补充和完善,达成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教案,以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系统地有效地展开新课程教学作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
三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课”成功的关键。目前在我校大学生中对“基础课”不重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曾经在新生第一节上课时作过调查,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文凭不高,学到一门技能就行,管它什么思想课,只不过有考试压力不得不学罢了,功利思想明显。要使本门课引起学生重视,除教师认真备课、讲授外,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至关重要。这是“基础课”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师只有改变讲授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听课中接受思想教育,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才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打破原有思维模式或者思维定势。要从众多资料中选择出适合自己讲授方法、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又能吸引同学注意力的资料。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本、专科生无论是在接受能力上还是兴趣点、关注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任课教师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必须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本科生入学成绩较好,接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授有一顶理论深度的问题。相反专科学生基础差,对理论性强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引导学生们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及时地组织课堂讨论,开阔学生思维,
提高认识水平。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睁眼”看世界。
(二)加强社会实践,强调体验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我们在教学过程努力拓展实践的方式,做到使实践成为“基础课”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要让学生深入到广泛的社会现实中去,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设定更接近社会现实。
1在学生作业中突出实践要素
我们给学生布置了社会观察报告的任务,五个题目由学生任选其一:(1)大学生活的第一道风景线———军训;(2)我的大学游记;(3)我身边的道德模范;(4)幸福感调查报告;(5)大学生活费用调查报告。要求所有学生自由组织小组(一般为5~7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为确保调查质量和学术水平,首先要确定调查小组的负责人、严格填写调查记录等等。其次,详细制定调查计划。第三,对社会观察报告制作优良的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表扬,并对平时成绩加分。总之,活动要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
2适当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参观考察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去河北乐亭李大钊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在选取考察成员时,既要依据教师对各班学生平时上课情况的考察,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权利。学生参观后有很大收获,都认为这种亲身实践的形式非常好。
(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深度的、新的影像资料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第一个专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我校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的视频,学生们反响十分强烈。因为,视频中的人和事都十分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很亲切。视频中的人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正是他们的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考试测评手段的科学性
自2011年起,“基础”课在联合大学首次定为考试课。考试采取了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期末闭卷考试的初步探索。平时成绩中的组成:(1)三次课堂测验,每次20分,共60分;(2)社会观察报告30分;(3)平时考勤、课堂发言、课堂纪律等10分。期末为闭卷考试,试卷分A、B卷,由考试中心随机抽取,考试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六种题型。
总之,通过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系统高深的理论与生动活泼的事例相结合,教师准确把握了大学生的脉搏,贴近他们的实际,使得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何云庵.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时效性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8.
[2]孙权.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论[M].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7.
[3]邝丽湛,王卫平.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何贻纶,陈永森,俞歌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马成瑶,张晓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性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