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调整时期,对高质量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进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纵深实施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发挥。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教学实践、访谈,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并能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效果;对策;教学质量
引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当前我国新课改正在深入进行中,基础教育的学科正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高中政治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学科课程,它是一门涵盖理论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综合性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观念、个性发展和道德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能否切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还存在哪些与课程改革精神背道而驰的现实性问题,能否有效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思考。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条化与死板化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通通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教师、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制。
2.教学内容与生活聯系不够密切
新课程倡导生活化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教材内容。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能够从学生身边的热点问题入手,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而在进入讲授新课的环节时,则忙于组织课堂纪律、讲解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对于新知识往往针对理论讲理论,很少能够将理论知识回归于社会生活之中。这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价值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使得理论抽象而背离逻辑,学生在机械记忆知识点后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解决切身问题。教师所谓的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其实往往仅限于导入新课环节之中,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却疏于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原理。
二、提高高中学生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生为本",正是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的“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其目的就是要消解掉教师中心性,消解掉教师课堂讲授模式的中心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互动性教学情境的营造,形成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的良性氛围。按照这样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和展开中,要做到在政治课教学中 “以生为本",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起鲜明的学生主体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侧面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重视研究学生在心理、情感、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潜力,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重视课堂内外,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改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观察、分析、思考等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学习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高一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为让学生理解市场供需对价格的影响,可以安排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小超市。了解不同物品价格的变动和人们的需求及购买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教学实践,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课堂主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展现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己有的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
结语: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革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合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吸引力,是增强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文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
[2] 高文军.试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效果;对策;教学质量
引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当前我国新课改正在深入进行中,基础教育的学科正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高中政治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学科课程,它是一门涵盖理论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综合性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观念、个性发展和道德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能否切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还存在哪些与课程改革精神背道而驰的现实性问题,能否有效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思考。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条化与死板化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通通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教师、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制。
2.教学内容与生活聯系不够密切
新课程倡导生活化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教材内容。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能够从学生身边的热点问题入手,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而在进入讲授新课的环节时,则忙于组织课堂纪律、讲解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对于新知识往往针对理论讲理论,很少能够将理论知识回归于社会生活之中。这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价值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使得理论抽象而背离逻辑,学生在机械记忆知识点后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解决切身问题。教师所谓的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其实往往仅限于导入新课环节之中,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却疏于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原理。
二、提高高中学生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生为本",正是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的“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其目的就是要消解掉教师中心性,消解掉教师课堂讲授模式的中心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互动性教学情境的营造,形成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的良性氛围。按照这样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和展开中,要做到在政治课教学中 “以生为本",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起鲜明的学生主体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侧面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重视研究学生在心理、情感、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潜力,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重视课堂内外,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改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观察、分析、思考等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学习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高一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为让学生理解市场供需对价格的影响,可以安排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小超市。了解不同物品价格的变动和人们的需求及购买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教学实践,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课堂主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展现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己有的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
结语: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革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合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吸引力,是增强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文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
[2] 高文军.试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