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基本不等式看似简单,但是应用起来却非常容易出错,有的学生甚至在高考考场上还会出现失分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不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加以应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深入公式的本质来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关键词】深挖公式;基本不等式;困惑
在高中数学中,基本不等式是学生容易犯错的主要内容,其中“一正、二定、三相等”,即,a b≥2ab,在a>0、b>0的前提下,a=b时,才取得最小值,如果ab不能为定值时是不是意味着a b没有最小值呢?这也是学生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时常犯的错误,也是学生的易错点.下面,笔者在教学中深挖公式,以期突破教学中的困惑.
一、积为定值有和的最小值
在数学教材中,不等式“ab≤a b2(a>0、b>0)”称为基本不等式,在解题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笔者会用到这样以下例子:用铁丝网扎出一个矩形菜园,面积为100 m2,问,当此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多少时,所用的铁丝网最短,最短值是多少?在授课中,在明确指出了基本不等式成立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后进行了能力提升,笔者通过例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笔者:大家思考下,如果菜园的面积不是定值,是否可以求出周长的最小值?
学生:当面积不确定时,不能求出周长的最小值.
笔者:回答得非常好.假设a,b分别为菜园的两个边,结合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有何发现呢?
学生:基本不等式可以视为矩形周长2≥2矩形面积,因此,如果面积不能确定,那么矩形的周长也不会有最小值.
笔者:回答得非常好,通过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必须要满足“定”的条件,只有在积为定值的前提下才会有和的最小值.
通过思考,学生可以从宏观方面来掌握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对此有个大概了解和掌握.
二、相等未必有和的最小值
在讲授完上述理论内容后,针对以往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来进行试题巩固.
题目:当x≥0时,7x 1的最小值为多少?
笔者:学生进行尝试,有几种不同的思路,均认为7x 1是代数式,可以将其分为两项,3x (4x 1)、4x (3x 1)、2x (5x 1)、5x (2x 1)、x (6x 1)、6x (x 1)、7x 1,学生都有不同的思路.
思路1:7x 1拆分为3x (4x 1),则,7x 1=3x (4x 1)≥23x·(4x 1),只有当3x=(4x 1)时,即x=-1时,7x 1的最小值为-6.
思路2:7x 1拆分为2x (5x 1),则,7x 1=2x (5x 1)≥22x·(5x 1),只有当2x=(5x 1)时,即,x=-13时,7x 1的最小值为-43.
思路3:7x 1拆分为6x (x 1),则,7x 1=6x (x 1)≥26x·(x 1),只有当6x=(x 1)时,即,x=15时,7x 1的最小值为125.
思路4:带入基本不等式,则,7x 1≥27x·1,只有当7x=1时,即,x=17时,7x 1的最小值为2.
笔者:大家对这道题有很多的思路,那么请分别按照上述思路来算出3x·(4x 1)、2x·(5x 1)、6x·(x 1)、7x·1的值,看是否为定值?依照上一问题,这些问题中的x是否是根据“a=b”得出,相同的试题为何却能得到不同的答案?大家能不能将7x 1与27x·1进行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學生们有了以下深刻认识:(1)如果ab不为定值,则7x 1所拆分到的值不确定,即使在基本不等式中存在“a=b”情形,不能得出a b的最小值.而思路1和2求出的x值错误,因此,只满足“相等”条件并不能得到和的最小值;(2)在a>0,b>0的前提下,当a=b时,a b=2ab,在a≠b情形下,a b>2ab.如果a=b不存在,a b不存在2ab的最小值.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对基本不等式进行了深入讨论,应用习题来对理解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辨析来从微观角度掌握公式的具体应用,提升基本不等式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
本文所研究内容是往年教学中学生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小处入手,紧抓教学细节,帮助学生辨识学习的内容.在基本不等式讲解过程中,有时候会很难处理学生的疑惑,加之教学过程不够细致,导致他们在学习时出现错误.通过预见式教学,学生在最开始时就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辨析,这有助于突破教学的困惑,最终真正掌握基本不等式的精髓.
总之,正确应用基本不等式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熟练应用,对一些容易犯错的内容,教师要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挖掘其中的内在本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使他们能够正确、灵活地应用基本不等式.
【参考文献】
[1]陈超.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刘清华.《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学设计[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a01):46-53.
【关键词】深挖公式;基本不等式;困惑
在高中数学中,基本不等式是学生容易犯错的主要内容,其中“一正、二定、三相等”,即,a b≥2ab,在a>0、b>0的前提下,a=b时,才取得最小值,如果ab不能为定值时是不是意味着a b没有最小值呢?这也是学生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时常犯的错误,也是学生的易错点.下面,笔者在教学中深挖公式,以期突破教学中的困惑.
一、积为定值有和的最小值
在数学教材中,不等式“ab≤a b2(a>0、b>0)”称为基本不等式,在解题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笔者会用到这样以下例子:用铁丝网扎出一个矩形菜园,面积为100 m2,问,当此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多少时,所用的铁丝网最短,最短值是多少?在授课中,在明确指出了基本不等式成立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后进行了能力提升,笔者通过例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笔者:大家思考下,如果菜园的面积不是定值,是否可以求出周长的最小值?
学生:当面积不确定时,不能求出周长的最小值.
笔者:回答得非常好.假设a,b分别为菜园的两个边,结合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有何发现呢?
学生:基本不等式可以视为矩形周长2≥2矩形面积,因此,如果面积不能确定,那么矩形的周长也不会有最小值.
笔者:回答得非常好,通过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必须要满足“定”的条件,只有在积为定值的前提下才会有和的最小值.
通过思考,学生可以从宏观方面来掌握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要满足的条件,对此有个大概了解和掌握.
二、相等未必有和的最小值
在讲授完上述理论内容后,针对以往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来进行试题巩固.
题目:当x≥0时,7x 1的最小值为多少?
笔者:学生进行尝试,有几种不同的思路,均认为7x 1是代数式,可以将其分为两项,3x (4x 1)、4x (3x 1)、2x (5x 1)、5x (2x 1)、x (6x 1)、6x (x 1)、7x 1,学生都有不同的思路.
思路1:7x 1拆分为3x (4x 1),则,7x 1=3x (4x 1)≥23x·(4x 1),只有当3x=(4x 1)时,即x=-1时,7x 1的最小值为-6.
思路2:7x 1拆分为2x (5x 1),则,7x 1=2x (5x 1)≥22x·(5x 1),只有当2x=(5x 1)时,即,x=-13时,7x 1的最小值为-43.
思路3:7x 1拆分为6x (x 1),则,7x 1=6x (x 1)≥26x·(x 1),只有当6x=(x 1)时,即,x=15时,7x 1的最小值为125.
思路4:带入基本不等式,则,7x 1≥27x·1,只有当7x=1时,即,x=17时,7x 1的最小值为2.
笔者:大家对这道题有很多的思路,那么请分别按照上述思路来算出3x·(4x 1)、2x·(5x 1)、6x·(x 1)、7x·1的值,看是否为定值?依照上一问题,这些问题中的x是否是根据“a=b”得出,相同的试题为何却能得到不同的答案?大家能不能将7x 1与27x·1进行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學生们有了以下深刻认识:(1)如果ab不为定值,则7x 1所拆分到的值不确定,即使在基本不等式中存在“a=b”情形,不能得出a b的最小值.而思路1和2求出的x值错误,因此,只满足“相等”条件并不能得到和的最小值;(2)在a>0,b>0的前提下,当a=b时,a b=2ab,在a≠b情形下,a b>2ab.如果a=b不存在,a b不存在2ab的最小值.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对基本不等式进行了深入讨论,应用习题来对理解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辨析来从微观角度掌握公式的具体应用,提升基本不等式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
本文所研究内容是往年教学中学生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小处入手,紧抓教学细节,帮助学生辨识学习的内容.在基本不等式讲解过程中,有时候会很难处理学生的疑惑,加之教学过程不够细致,导致他们在学习时出现错误.通过预见式教学,学生在最开始时就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辨析,这有助于突破教学的困惑,最终真正掌握基本不等式的精髓.
总之,正确应用基本不等式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熟练应用,对一些容易犯错的内容,教师要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挖掘其中的内在本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使他们能够正确、灵活地应用基本不等式.
【参考文献】
[1]陈超.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刘清华.《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学设计[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a01):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