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儿童的天性,大家都知道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
片段一
我曾任教四年级科学《溶解》第二课——《物質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教学片段。实验开始,我先在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然后用小勺子取出10粒高锰酸钾。在取出高锰酸钾之后,我并没有立即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而是让学生猜一猜高锰酸钾进入水后可能产生的现象。学生说出了各种猜想。
我将勺中的高锰酸钾轻轻地放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放入水中的高锰酸钾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我发现一部分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生2:我发现一部分高锰酸钾沉到了杯底。
生3:沉在量杯底部的高锰酸钾在不断溶解。
生4:量杯底部水的颜色变得越来越红,越来越浓。
师:对,大家看(我举起量杯),变化最大的是量杯底部的水。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量杯中水的颜色变得相同?
生(齐声):搅拌。
我用玻璃棒一边轻轻地搅拌,一边让同学们仔细观察量杯中溶液的变化,并请同学们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生5:没有搅拌之前量杯中下半部分水的颜色比较红,上半部分水的颜色稍有点红。搅拌之后量杯中水的颜色完全变红。
生6: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我要引导学生理解“均匀分布”这个概念,就决定再做一次实验。
学生一听要再做实验,兴趣更浓。我更换量杯和水。把高锰酸钾轻轻放入水中时,课堂上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生6:老师,量杯中的水有三种不同的颜色。
生7:水好像分成了三层。
生6:最上层变化不大,中间层的水是淡红的,最下层水的颜色最红。
生8:量杯底部还有颗粒沉淀.
生9:是高锰酸钾在水中没有完全溶解。
生10:分布不均匀。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着,争先恐后地发着言。我继续引导,希望让学生自己说出“均匀分布”,不负厚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有人说出了高锰酸钾在水中分布不均匀。
我很高兴,继续鼓励学生,怎样才能使高锰酸钾在水中均匀分布?这是通过实验探究高锰酸钾如何在水中均匀分布。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科学课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片段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四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
进入课堂,在学生期盼的目光中,我很快导入新课,直接做实验,我做的第一个实验是梳子摩擦起电实验。
用塑料梳子梳坐在最前面的一位女生的头发,让梳子与头发进行充分的摩擦,接着我用梳子去吸事先准备好的纸屑,结果不是很理想,纸屑没被吸起来。面对这一情况,我并没有草草收场,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我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基本形成一致意见:纸屑没有被吸起来,可能是这个女同学的头发与梳子摩擦之后,梳子没有带电,而能吸起纸屑就说明实验成功了。
科学课上随时都有新的现象(问题)生成,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个生成点,就能够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我做的第二个实验是气球摩擦起电实验,是用毛织品摩擦气球起电实验。做这个实验,我用的是气球摩擦学生头发。我曾在四(1)班做过这个实验,实验很成功,两个气球相互排斥,效果十分明显。
到了四(2)班还做同样的实验时,我用的是四(1)相同的实验材料、相同的方法,可结果却完全不同:两个气球没有出现排斥现象。我反复用气球摩擦学生的头发,我想这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应该出现两个气球相互排斥的现象。奇怪的是仍然没有出现两个气球相互排斥的现象。我以为气球与头发摩擦时间短,是相互摩擦不够“充分”造成的。于是我又在另一位同学的头发上进行充分的摩擦,其结果是一样的。这个实验是我提前做过的,而且在四(1)做实验也是成功的,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可问题就偏偏出现了,而且是当着学生的面出问题,我有些蒙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让我一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说什么的都有。虽然我很尴尬,但是我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把“失败”的实验交给学生讨论。教室里由乱哄哄的吵闹很快转入对问题的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的实验应该说是两个气球相互排斥,可实验结果是不相互排斥,这是什么原因,现在请大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形成统一意见,在班内进行交流。
经过全班讨论,基本形成了一下几个观点:
1.摩擦后的气球并没有产生静电。
2.摩擦后的气球可能产生了异电现象。
3.相互接触的不是两个气球的摩擦面而是气球的另一面。
从片段二中,我们不难看到,科学课上的“意外”随时都会发生,就要看我们如何去应对和处理这样的“意外”,如何把这种“意外”转化为推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身的理解,培养他们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为他们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打下一定的基础。
【作者单位:彭阳县第二小学 宁夏】
片段一
我曾任教四年级科学《溶解》第二课——《物質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教学片段。实验开始,我先在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然后用小勺子取出10粒高锰酸钾。在取出高锰酸钾之后,我并没有立即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而是让学生猜一猜高锰酸钾进入水后可能产生的现象。学生说出了各种猜想。
我将勺中的高锰酸钾轻轻地放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放入水中的高锰酸钾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我发现一部分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生2:我发现一部分高锰酸钾沉到了杯底。
生3:沉在量杯底部的高锰酸钾在不断溶解。
生4:量杯底部水的颜色变得越来越红,越来越浓。
师:对,大家看(我举起量杯),变化最大的是量杯底部的水。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量杯中水的颜色变得相同?
生(齐声):搅拌。
我用玻璃棒一边轻轻地搅拌,一边让同学们仔细观察量杯中溶液的变化,并请同学们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生5:没有搅拌之前量杯中下半部分水的颜色比较红,上半部分水的颜色稍有点红。搅拌之后量杯中水的颜色完全变红。
生6: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我要引导学生理解“均匀分布”这个概念,就决定再做一次实验。
学生一听要再做实验,兴趣更浓。我更换量杯和水。把高锰酸钾轻轻放入水中时,课堂上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生6:老师,量杯中的水有三种不同的颜色。
生7:水好像分成了三层。
生6:最上层变化不大,中间层的水是淡红的,最下层水的颜色最红。
生8:量杯底部还有颗粒沉淀.
生9:是高锰酸钾在水中没有完全溶解。
生10:分布不均匀。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着,争先恐后地发着言。我继续引导,希望让学生自己说出“均匀分布”,不负厚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有人说出了高锰酸钾在水中分布不均匀。
我很高兴,继续鼓励学生,怎样才能使高锰酸钾在水中均匀分布?这是通过实验探究高锰酸钾如何在水中均匀分布。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科学课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片段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四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
进入课堂,在学生期盼的目光中,我很快导入新课,直接做实验,我做的第一个实验是梳子摩擦起电实验。
用塑料梳子梳坐在最前面的一位女生的头发,让梳子与头发进行充分的摩擦,接着我用梳子去吸事先准备好的纸屑,结果不是很理想,纸屑没被吸起来。面对这一情况,我并没有草草收场,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我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基本形成一致意见:纸屑没有被吸起来,可能是这个女同学的头发与梳子摩擦之后,梳子没有带电,而能吸起纸屑就说明实验成功了。
科学课上随时都有新的现象(问题)生成,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个生成点,就能够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我做的第二个实验是气球摩擦起电实验,是用毛织品摩擦气球起电实验。做这个实验,我用的是气球摩擦学生头发。我曾在四(1)班做过这个实验,实验很成功,两个气球相互排斥,效果十分明显。
到了四(2)班还做同样的实验时,我用的是四(1)相同的实验材料、相同的方法,可结果却完全不同:两个气球没有出现排斥现象。我反复用气球摩擦学生的头发,我想这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应该出现两个气球相互排斥的现象。奇怪的是仍然没有出现两个气球相互排斥的现象。我以为气球与头发摩擦时间短,是相互摩擦不够“充分”造成的。于是我又在另一位同学的头发上进行充分的摩擦,其结果是一样的。这个实验是我提前做过的,而且在四(1)做实验也是成功的,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可问题就偏偏出现了,而且是当着学生的面出问题,我有些蒙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让我一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说什么的都有。虽然我很尴尬,但是我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把“失败”的实验交给学生讨论。教室里由乱哄哄的吵闹很快转入对问题的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的实验应该说是两个气球相互排斥,可实验结果是不相互排斥,这是什么原因,现在请大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形成统一意见,在班内进行交流。
经过全班讨论,基本形成了一下几个观点:
1.摩擦后的气球并没有产生静电。
2.摩擦后的气球可能产生了异电现象。
3.相互接触的不是两个气球的摩擦面而是气球的另一面。
从片段二中,我们不难看到,科学课上的“意外”随时都会发生,就要看我们如何去应对和处理这样的“意外”,如何把这种“意外”转化为推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身的理解,培养他们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为他们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打下一定的基础。
【作者单位:彭阳县第二小学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