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避免“小学化”倾向的观点对于当今我们处在幼教战线上的老师们来说,这是一个一点也不陌生的话题,自从2010年教育部新颁规定禁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以及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我们幼儿园老师在教学时,不管是制定什么科目的目标,无不都在考虑到是否“小学化”倾向了,可是我发现有很多的老师、家长却走入了避免“小学化”倾向的误区。
一、认为避免“小学化”倾向就是不能教幼儿识字、不能教幼儿写字
笔者平时常听到很多老师在说:“小学化”倾向就是不教幼儿识字、写字。我认为这种说法是老师们对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不透彻。《指南》上明明说:“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等等。可见《指南》上哪儿说不让老师们教幼儿识字和写字呢?只是叫我们不能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这样不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快乐的认识字宝宝,还可以用学习儿歌、诗歌的形式教幼儿认识字宝宝等,方法很多,其目的是让孩子快乐的识字和做好入学前的书写准备啊!
二、认为避免“小学化”倾向就是幼儿园不能购买教材
这三年来我们幼儿园确实没有购买过任何幼儿教材,因为上级文件规定,凡是发现幼儿园购买教材,一律取缔办园资格,我与其他幼儿园的老师也作过交流,很多幼儿园确实也没有购买任何幼儿园教材。其实,所谓幼儿园不能购买教材,是指不给幼儿统一订教材,因为幼儿园教育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如果给幼儿订购统一的教材,当老师叫幼儿展示作品的时候,有的幼儿就会“猴子学样”,千篇一律的展示给老师,这无疑是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可见统一订购教材的危害。但是很多幼儿园认为幼儿园不准购买教材,就是包括老师使用的教材也不能购买了,没有教材,该教孩子什么呢?老教师或者是专业的幼儿教师我觉得该教什么心里还是有谱的,特别是刚来幼儿园的不专业的新教师我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进行教育活动的。但是我确实亲自目睹有的老师上一节活动玩滑滑梯,下一次活动还是玩滑滑梯,更有甚者是上一节活动放“小苹果”的音乐,下一节活动还是放“小苹果”的音乐,让幼儿在活动室里自由自在的乱吼、乱跳,老师则就在门边坐着看“乱景”,而且还是大班额的幼儿园!也许这位老师在想:只要不出事,放学了,家长接孩子回家,然后这一天就结束了。还有的老师是这样,由于没有教材,就这本书上找一份教案,那个网络里下载一份教案备了、上了,完成任务,可见这样的老师就犹如一个无目标的走路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简直就是一场散打活动。以上都是误解一句不准统一订购教材导致的后果,对孩子来说是利大还是害大?不言而喻。所以我觉得避免“小学化”倾向,可以给老师订购教材,幼儿园也可以给老师订购教参书。因为当前幼儿园老师特别缺乏,招考进来的好多都不是专业的幼儿园老师。导致这些老师的教学出现盲目性和没有方向性,可是最终受害者還是我们那一泼幼小的孩子呀!
三、避免“小学化”倾向,一切活动都以游戏为主,游戏就是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家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了,都想及早把孩子送到较好的幼儿园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最好是能送到有学前班的幼儿园里,认为在学前班里可以提前接受小学里的一些课程。其实,学前班的设施设备基本上按照小学的要求配置,缺乏玩教具,在教学方式上按照小学的模式和内容上课。以识字、算术和拼音为主要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十分严重,有悖于幼儿的心理年龄和思维认识特点,违背了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影响了幼小衔接的教育效果,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和防止。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就是玩,什么也不教,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生来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的和进步的。无论是我们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上,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都明确的提出了幼儿教育必须以游戏为主。其实所谓游戏是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或者是孩子在自由游戏时,老师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学习中玩,体会学习的快乐,而并不是家长们认为的那种无目标的玩,玩完了就结束了,什么都没有学会。记得1988年,在巴黎,75位历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一起,席间记着采访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那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后答到:“在幼儿园”。众人将吃惊的目光投向了这位老人,记者继续追问道:“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平静的回答:“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可是你知道吗?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是老师使用禁止之内的语言教导他的,而是通过游戏方式教导他的。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记者的一番话,难道你不能深深的体会到幼儿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难道你也不能从中体会到我们幼儿老师的价值所在?可是这些却被总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忽视和误解了。
我认为国家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提出的幼儿园避免“小学化”倾向的观点,本来是一项美好的对于幼儿健康的政策,可是有的内容却被我们误读了,我希望老师们、家长们应该用心的去解读《指南》、用好《指南》,让孩子们受到科学的教育,过上幸福的童年。
一、认为避免“小学化”倾向就是不能教幼儿识字、不能教幼儿写字
笔者平时常听到很多老师在说:“小学化”倾向就是不教幼儿识字、写字。我认为这种说法是老师们对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不透彻。《指南》上明明说:“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等等。可见《指南》上哪儿说不让老师们教幼儿识字和写字呢?只是叫我们不能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这样不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快乐的认识字宝宝,还可以用学习儿歌、诗歌的形式教幼儿认识字宝宝等,方法很多,其目的是让孩子快乐的识字和做好入学前的书写准备啊!
二、认为避免“小学化”倾向就是幼儿园不能购买教材
这三年来我们幼儿园确实没有购买过任何幼儿教材,因为上级文件规定,凡是发现幼儿园购买教材,一律取缔办园资格,我与其他幼儿园的老师也作过交流,很多幼儿园确实也没有购买任何幼儿园教材。其实,所谓幼儿园不能购买教材,是指不给幼儿统一订教材,因为幼儿园教育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如果给幼儿订购统一的教材,当老师叫幼儿展示作品的时候,有的幼儿就会“猴子学样”,千篇一律的展示给老师,这无疑是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可见统一订购教材的危害。但是很多幼儿园认为幼儿园不准购买教材,就是包括老师使用的教材也不能购买了,没有教材,该教孩子什么呢?老教师或者是专业的幼儿教师我觉得该教什么心里还是有谱的,特别是刚来幼儿园的不专业的新教师我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进行教育活动的。但是我确实亲自目睹有的老师上一节活动玩滑滑梯,下一次活动还是玩滑滑梯,更有甚者是上一节活动放“小苹果”的音乐,下一节活动还是放“小苹果”的音乐,让幼儿在活动室里自由自在的乱吼、乱跳,老师则就在门边坐着看“乱景”,而且还是大班额的幼儿园!也许这位老师在想:只要不出事,放学了,家长接孩子回家,然后这一天就结束了。还有的老师是这样,由于没有教材,就这本书上找一份教案,那个网络里下载一份教案备了、上了,完成任务,可见这样的老师就犹如一个无目标的走路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简直就是一场散打活动。以上都是误解一句不准统一订购教材导致的后果,对孩子来说是利大还是害大?不言而喻。所以我觉得避免“小学化”倾向,可以给老师订购教材,幼儿园也可以给老师订购教参书。因为当前幼儿园老师特别缺乏,招考进来的好多都不是专业的幼儿园老师。导致这些老师的教学出现盲目性和没有方向性,可是最终受害者還是我们那一泼幼小的孩子呀!
三、避免“小学化”倾向,一切活动都以游戏为主,游戏就是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家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了,都想及早把孩子送到较好的幼儿园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最好是能送到有学前班的幼儿园里,认为在学前班里可以提前接受小学里的一些课程。其实,学前班的设施设备基本上按照小学的要求配置,缺乏玩教具,在教学方式上按照小学的模式和内容上课。以识字、算术和拼音为主要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十分严重,有悖于幼儿的心理年龄和思维认识特点,违背了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影响了幼小衔接的教育效果,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和防止。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就是玩,什么也不教,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生来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的和进步的。无论是我们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上,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都明确的提出了幼儿教育必须以游戏为主。其实所谓游戏是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或者是孩子在自由游戏时,老师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学习中玩,体会学习的快乐,而并不是家长们认为的那种无目标的玩,玩完了就结束了,什么都没有学会。记得1988年,在巴黎,75位历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一起,席间记着采访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那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后答到:“在幼儿园”。众人将吃惊的目光投向了这位老人,记者继续追问道:“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平静的回答:“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可是你知道吗?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是老师使用禁止之内的语言教导他的,而是通过游戏方式教导他的。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记者的一番话,难道你不能深深的体会到幼儿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难道你也不能从中体会到我们幼儿老师的价值所在?可是这些却被总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忽视和误解了。
我认为国家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提出的幼儿园避免“小学化”倾向的观点,本来是一项美好的对于幼儿健康的政策,可是有的内容却被我们误读了,我希望老师们、家长们应该用心的去解读《指南》、用好《指南》,让孩子们受到科学的教育,过上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