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随意发挥”病理分析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也就是从教学方法层面转向教学内容层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是以固定的形态直接呈现在教材中的,而语文教材只是学习的材料和对象,它虽然体现着教学内容,却不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呈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教些什么,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读后再根据其教育价值来确定的。由于每位教师对课文独特性及其教学价值的认知不同,同一篇课文在不同教师的教学中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也不一样。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问题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及课改的成败。通常情况下评价一堂语文课的最低标准是语文教学内容是否正确,然而确定教学内容核心环节的课文解读是多元而无固定答案的,所以教师不能简单明了地看出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于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教学内容,表面上看正确,实则错误。这类错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的随意解读以及对教学内容的随意阐释发挥造成的。下面我们就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为例,谈一谈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如何陷入“随意发挥”误区的,并对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进行分析。
  《小露珠》深受小学生喜爱,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课文体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接受心理。这篇课文是童话体裁作品,符合儿童喜欢听故事读故事的天性,在叙述故事过程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课文的形象性,并与儿童原始的幻想心理相吻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童话体裁作品利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为教师搭建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平台,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活课堂,让教师体会到单篇课文的教学成就感。因此,童话作品教学相对来说容易实现“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理想化教学境界。常规视角下《小露珠》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品味和把握优美的字词;体会比喻、拟人修辞的妙用;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课文中洋溢着的喜爱与快乐的情感;最后是情感升华,加深对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的认识。我们深入小学听了多堂《小露珠》教学示范课,并查阅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上十多篇关于《小露珠》的教学设计和解读文章,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存在着一个共同性的偏误——随意发挥教学内容。
  一、随意发挥教学内容的思维过程
  1.偷换词语,曲解文意
  偷换词语,不知不觉改变课文的意义,是随意阐发教学内容的起点。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许多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是这样解读的:“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美丽,她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1]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是“装点”,根本就没有“滋润”一词,而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逐渐把“装点”无意识地改成“滋润”,即“偷换概念”,这反映出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性与严谨性不足的问题。
  有人认为改变一个词语只是小问题,没有必要咬文嚼字,然而关键词语的改变会引发整篇文章语意及思想内涵的变化。课文中把小露珠比喻成钻石、水晶和珍珠,强调的是她外表美丽。小露珠成为“美丽的珠宝”去“装点”别人时,具体形象而言是在装饰他者的外在生命。如果将“装点”换成“滋润”,传达出来的意义是她在润物无声中滋润其他生物的生命,侧重于对他者内在生命成长的贡献。简而言之,“装点”只是为他者带来外表的美丽,而“滋润”却是给他者带来生命的成长;“装点”是表层奉献,而“滋润”是生命的深层奉献;“装点”一词指向的是小露珠对他者外在生命的意义,而“滋润”指向的是她对他者内在生命成长的意义。不同的词语指向不同的语意,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词语变化,文意也就随之变化,如果在课文讲解中偷换词语概念就会曲解作品的原意。
  2.解读随意,拔高立意
  上文谈到偷换词语曲解文意,从本质上讲是文本解读陷入“随意性”误区的表现,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文章的立意在无形中被拔高。本篇课文中小露珠对万物的装点和阳光下蒸发的情节成为许多教师教学的重点,成为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社会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支撑材料。这本来符合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相关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解读中容易走入误区——突出小露珠的牺牲精神。有研究者认为:“在小露珠的装点下,所有植物都‘格外精神’‘生机勃勃’,这本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又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一点也不张扬,一点都不自夸,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赞颂的‘化作春泥更护花’,多么可贵。”[2]
  他说小露珠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精神,这种赞扬的态度是符合文意的,但是这种可贵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他通过引用诗词“化作春泥更护花”来传达里面蕴有牺牲精神。另外一位教师的分析更直接明了,认为小露珠“在反射太阳光,美化大自然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3]。以上分析都得出了“牺牲精神”的结论,这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牺牲精神体现在哪里呢?牺牲不仅指生命逝去,更指为了正义或者别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具有崇高的文化精神在里面。许多教师认为小露珠滋润了万物,是为别人利益着想,所以当她生命逝去的时候就有牺牲的精神内涵。然而,我们要明白课文的原意,像上文指出的“装点”并不是“滋润”,她的消失并不是化入泥土滋润万物,也不是融入万物肌体促进他者的生命成长。换句话说,小露珠并不是为滋润万物而牺牲的,而是因为阳光的热量致其蒸发了。可见,牺牲精神并不符合文章原意,而是教师“自以为是”生发出来的,是随意解读课文的结果。
  实际上,小露珠蒸发在课文中并没有生命逝去的含义,她的蒸发其实是自身生命的轮回,是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课文本身没有传达出死亡意识。课文最后的情节是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在孩子眼中,“水蒸气”是小露珠另外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只是暂时离开,并没有传达出生命消失之意,所以解读出牺牲精神是不妥当、不严谨的,有故意拔高文章立意之嫌。   二、随意发挥教学内容的病理分析
  教学内容随意是语文教学经常出现的症状,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小露珠》一文来说,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分析。
  1.缺乏细品文本的耐心和反思意识
  这是一篇小学三年级的课文,语言句式及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简单,内容直接明了,理解文字和课文意义两个层面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大的障碍。因此部分语文教师自认为对这篇课文早已“胸有成竹”,滋生“轻敌之心”,缺乏细品文本的耐心和反思意识,导致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显得随意、粗疏。他们只重视教学活动和方法的设计,而不重视对文本意义的准确把握,所以才会“想当然”(无意识)地将“装点”换成“滋润”。
  2.忽视课文语境对文本解读的限定作用
  接受美学和多元解读的观点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大,唤起了师生的阅读主体性,让他们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与课文及其作者进行对话。然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主体性过度发挥的情况,架空文本、曲解文本的情况时有发生。新课程改革以来,多元解读的观点和行为在阅读教学中非常流行,后来又出现了“多元有界”的观点,其实是纠正打着多元解读的旗号进行随意解读的教学乱象。多元有界的实质是突出了文本的限定性,读者的多元解读受到文本自身规定性的制约。部分教师解读《小露珠》得出“牺牲精神”的结论,并不符合文本的内在规定性,我们可以从文本语境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小露珠》全文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轻松和愉快的风格,上下文语境并没有指向牺牲精神。另外,从整篇课文营造的氛围来看,情感基调是快乐和美好的,并没有悲壮或者悲情的色彩。小露珠的生命没有消失,没有为了别人而牺牲,但是为什么许多教师非要给课文归纳出一个牺牲精神的结论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文本解读忽视了文本语境的限定作用。
  3.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于儿童身上
  部分教师认为这篇童话“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优美,赞扬了她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格”[4]。这种分析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课文前半部分通过小青蛙、小蟋蟀和小蝴蝶的话语称赞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水晶那么透明、珍珠那么圆润,确实表现了小露珠的外表美丽;她又把万物装点得很漂亮,表现了小露珠的心灵美丽,也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但是侧重无怨无悔的道德品质就和全文的风格和内涵不一致了。一方面,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对美好生命的称赞,是各物种生命之间的相互赞美,学生无法读出“无怨无悔”的特点。另一方面,把简单美好而又纯真的情感体验提升到“无怨无悔”层面,是受成年人先入为主的阅读思维的影响,把成年人的生命价值观强加于儿童身上,儿童应有的生命价值被遮蔽。
  这篇课文是童话,但许多教师却把它教出成年人的感觉,这些问题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此文思想主题的重心是否在“牺牲”?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在文中如何体现?这样的主旨是否会让孩子感到沉重?用这样的道德评价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从小就要承担很多本应属于成年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压抑儿童幼小的心灵,也不符合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脱离文本给孩子强制灌输过于意识形态化的东西,他们不能理解却要被强制认可,这是一种道德绑架,会造成孩子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离的矛盾,容易培养出少年老成、口是心非的“伪善型”学生。
  4.对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肤浅、僵化
  很多教师认为以“牺牲精神”为出发点解读课文,较好地实现了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说明部分教师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的认识处于表面的浅层次状态,既混淆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而且还把“三维目标”简单地套用于教学过程中,很少反思教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把《小露珠》的价值观目标设置为“牺牲精神”是教师缺乏教学理性的随意行为,不符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故意拔高立意,是对儿童生命价值观的歪曲。教师先入为主,以成人视角宏大的意识形态价值替代了儿童的生命价值,只是单纯地爱别人讲奉献,不考虑实际的需要和价值而随意舍去自己的生命,会导致个体生命价值的迷失。在什么情况下牺牲生命才有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转换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课文的故事是:天不降雨,大地干旱,向日葵和白杨树等其他植物快要渴死了,这个时候小露珠出现了,她滚进干裂的泥土里滋润万物,延续了万物的生命,这样才能突出牺牲精神,也才能让牺牲生命更有价值。然而这篇童话的故事发展并不是这样的。
  那么,本文的价值观目标如何设置才合理呢?还是应该从客观的文本分析入手,忠实于文本,不拔高也不贬低,定位于助人为乐的精神和感恩的思想层面。
  这篇课文简单说来讲的是小露珠与动物植物之间建立友谊的故事,小露珠点亮和装点“他者”的生命,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文中小动物对她热情的问候和真诚的赞美,都充满着童趣与纯真的美好之情。“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是对玩伴情谊的珍视,上升一点说是友谊。玩伴的离开虽然有不舍,但蕴含的是快乐,而不是悲壮,体现出的是简单的美好,而不是复杂的深沉。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她为什么还笑着呢?因为离别是暂时的,她还会再回来,所以没有伤感。小露珠看到大家对她依依不舍,被别人珍惜和喜爱,体会到这是快乐的事。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的,乐于助人的精神是价值取向所在,其他植物对她恋恋不舍的情节则是感恩的体现,其间并没有过度宣扬牺牲精神。
  强调“牺牲精神”是教师通过偷换词语、曲解文意、拔高立意等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的,这是教师忽视文本限定性对教学内容的随意发挥,向儿童强调灌输成人价值观,对课堂教学的价值观目标进行包装的结果,根本原因是教师对课文教学价值的选择偏离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属性。这也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无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只是流于表面,实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陆香.《小露珠》一课有效教学的案例与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5).
  [2]林枫.研读文本聚焦语用落实实践: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文本解读及片段设计[J].福建教育,2013(7/8).
  [3]赵茜.美,大地上永恒的雕像:《小露珠》的审美价值[J].小学语文教学,2001(6).
  [4]李伟忠.《小露珠》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1(7/8).
其他文献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成熟,写作使人精确。”我国的高考作文,是在有限时间内、依据命题要求而进行的写作,尤其是近年来出现较多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实际上蕴含着对考生“读、议、写”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在考场写作中,“读”主要包含着“读材料”和“读试题要求”两个部分,“读”的情况,将直接影响考生对试题的理解和把握;“议”主要对应考生在有限时间内针对试题进行自我分析的过程,如信息筛
语文难教,最难的是什么?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语文难教,最难的是教作文。作文难教难学如同一块巨石,沉重地压在广大师生身上。但集美大学的施茂枝老师偏偏讲作文并不难教。最近,集中了他和团队十年研究成果的新著《这样教写作不难——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问世,给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这种写作不难教的底气究竟来自何处?借此机会,我愿与大家一起探讨其中的奥秘。  我非常赞成书名是歧义
这篇特立独行的散文《黄果树瀑布》,体现了于坚对水流与生命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写出了他对黄果树瀑布从排斥到走进后的震撼这一逐渐改变“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名词的成见”的过程,黄果树瀑布从扁平的图片和单一的概念,一步步生动地进入他的内心。文章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人云亦云”地认知自然界和外物的模式的背离,更体现出他对重视体验、与外物合一的主场生命方式的坚守。可以说,读这篇《黄果树瀑布》,是在重新审视我们对自然的态
对于现代主义(现代派)诗歌,我个人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我曾不自觉地借鉴了现代派诗歌的手法,如强调自我观念;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广泛运用象征、隐喻、通感、反讽的意象组合,追求“陌生化”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就比较自觉地努力汲取现代派诗歌的精华,去其糟粕。我觉得现代主义(现代派)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法国的象征主义。所谓现代主义(现代派)始终没有形
《过秦论(上)》是一篇奇文。奇,体现在文章的论点有失片面,文章的论述逻辑亦存在明显的漏洞;但是,作为文论却具有超越历史的价值,至今仍然是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所谓论点有失片面,指的是把秦灭亡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仁义不施”。实际上,论定秦是亡于法家的严刑峻法,属于汉初儒生,不仅在后世,而且在当代颇有争议。有学者指出秦之国祚短促,许多政策恰恰是法家所否定的,如《韩非子》中的《亡征》有一百多种,秦始皇就
对中学生而言,议论文写作当然是基本要求,但是记叙文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可以滋养诗性,丰富情趣,对文学阅读以及人格修为都能带来积极影响,而这些又是语文素养赖以提升的内在动力,其作用自不容小觑。另外,文学写作的兴趣养成了,还会促进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用雪莱的话讲就是,“诗可以表达理念,也更能表达理念”。人是一个有机体,诗性和理性都是天性固有的,它们不容拆开,造物主给我们一份资质就有一份的用处。因
林玉山先生的《中国语法思想史》,我有幸看过目录和部分初稿。撰写这一类型的专著,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驾驭问题的强劲能力。我由衷赞佩。我认为,能够写成这样的规模,写到这样的程度,实在很不容易。学术问题,包括对学者们学术成果的评价,学术思想的论析,学界不可能不存在分歧想法,然而无论如何,不会影响这部专著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中国语法思想史,是瞄准一个目标不懈前行的历史
看着如今汹涌而至的90后们,欣赏着一幅幅他们缺乏责任心的“杰作”,我总会陷入不知不觉的思考之中,这些花季人士有如此美好的青春资产,却为何闲置不用或挥霍无度呢?一个高三的学生曾经这样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玩儿吗,因为我总想一旦考不上大学回想起走来的路,没玩够,很赔的。”其实他这样的想法很现实,也很流行,匪夷所思的背后是他们享受主义和自我思想的外显。他们做错了事情,我们这些教育者一件件地处理,但
今年,一系列事件让中国人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报纸上有关报道层出不穷,时而让人义愤填膺,时而让人热血沸腾。翻开4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蓦然见到这样一个题目:“留学生:远离祖国的五星红旗”。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怪了怪了,竟然鼓动留学生远离祖国的五星红旗,这还了得?读完全文,恍然大悟,原来文章写的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各种反对藏独、支持奥运的爱国行为,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亲爱的留学生朋友,我年轻的兄弟,
一    不少老师认为《我为什么而活着》没有什么好讲的,最多也就几个难句,这样的课十几分钟也就结束了。按照这样的思路上课肯定是不行的,这说明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需要审视,需要重构。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教学显然涉及短文长教的方法问题。短文长教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短文细教。对于此,余映潮先生主张从艺术朗读、语言训练、课文赏析等方面入手。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究竟把哪一点拓展开来,重要的还是看教师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