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下面我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如在教简易方程一节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你们心中各自记住—个数,我说你心中的数加上几,再减去几,得数再乘几,只要你说出结果,我就能知道你心中想的是几,你们信不信?”学生纷纷回答:“不信!”我说:“不信咱们试试看。”我设计了一个题目,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的让老师讲课。由于创设了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都能以积极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应给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学生是如何获得乘法分配律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还是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等。
三、參与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探究性学习模式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在课堂内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时,一般都离不开小组内合作和小组外的沟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用滚动法及绕绳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想办法测出它的周长。虽然一位同学勉强用绕绳法测量,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不行,太麻烦了,而且不精确。”这时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此时,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正是水到渠成。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开展数学操作,探索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 如教学“秒的认识”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针——秒针。接着,通过引导学生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着秒针走动的频率体验秒的实际意义。同时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和“秒”实际关系(1分=60秒)。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就是1秒,闭眼睛数出60秒;推荐一名同学跑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切实体验到了“秒”的实际意义,形象地建立了有关“秒”的感性知识。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的个数、拍手的次数、音乐的节奏等现实的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引导探索,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在这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和引导。尽量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尝试操作、自学等形式。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取得独立进展。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在个体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提出合作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形成合作探索的氛围,加强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以促使他们相互了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抽象出本质规律或概念,让学生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充分感知,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教师的板书或回忆探究的过程等进行归纳,找出规律性的认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的相互讨论,试讲等手段交流信息,开拓思维,内化认识。
总之,我们要让问题探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如在教简易方程一节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你们心中各自记住—个数,我说你心中的数加上几,再减去几,得数再乘几,只要你说出结果,我就能知道你心中想的是几,你们信不信?”学生纷纷回答:“不信!”我说:“不信咱们试试看。”我设计了一个题目,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的让老师讲课。由于创设了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都能以积极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应给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学生是如何获得乘法分配律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还是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等。
三、參与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探究性学习模式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在课堂内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时,一般都离不开小组内合作和小组外的沟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用滚动法及绕绳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想办法测出它的周长。虽然一位同学勉强用绕绳法测量,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不行,太麻烦了,而且不精确。”这时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此时,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正是水到渠成。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开展数学操作,探索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 如教学“秒的认识”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针——秒针。接着,通过引导学生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着秒针走动的频率体验秒的实际意义。同时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和“秒”实际关系(1分=60秒)。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就是1秒,闭眼睛数出60秒;推荐一名同学跑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切实体验到了“秒”的实际意义,形象地建立了有关“秒”的感性知识。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的个数、拍手的次数、音乐的节奏等现实的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引导探索,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在这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和引导。尽量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尝试操作、自学等形式。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取得独立进展。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在个体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提出合作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形成合作探索的氛围,加强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以促使他们相互了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抽象出本质规律或概念,让学生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充分感知,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教师的板书或回忆探究的过程等进行归纳,找出规律性的认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的相互讨论,试讲等手段交流信息,开拓思维,内化认识。
总之,我们要让问题探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