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美、历史学科的魅力,我们就要从课堂的细节入手,处理好细节问题,让历史学科焕发其学科之美。本文试从“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细节美”这一角度展开,分导语美、过渡美和小结美三大方面谈谈我对细节美的理解。
关键词:细节;导语;过渡;小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67-2
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细节美,而我们使用的教科书往往受篇幅的影响,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学生看着乏味。如果再加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只局限于教科书,生动的历史就会变成了一个个知识点的框架,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有必要运用历史细节,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增强课堂实效,让学生感受历史课的魅力。
一、历史学科细节美之导语美
1.运用典故,抛砖引玉。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典故含义精深,意味悠长,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文学性,恰当地引用典故,既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轻松地接受和形象地理解所讲述的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用众多的历史典故导课,使枯燥的历史课有了丰富的文学魅力,既强化了历史课的教育功能,取得更良好的效果,又体现大文科的观念,一举多得。如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其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如世袭制、分封制等。如何将学生与这一课的内容拉近,迅速融入进来,我用了一个学生都很熟悉的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西周时周幽王,为引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提问为什么周天子点燃烽火台以后诸侯就要来呢?这与当时的何种制度有关呢?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关注热点,联系课本。学生比较关注当下,关注时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一味把学生带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境地,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是痛苦的而不是愉悦的。而在上历史课时,要跟社会现实相结合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形形色色的新闻事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现成的材料来为导语服务。如上到七上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百家争鸣”的内容时,导语中可以先介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实例等,然后将其与孔子思想联系上,由此导入新课。
3.投其所好,引起兴趣。初中学生毕竟是孩子,课后喜欢关注一些与书本无关的事物,特别是影视剧。对于添加了很多虚构成分的影视剧,我们就可以稍加编辑后利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在导入中利用影视资料,效果更是明显。如在上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我的导入就利用了电视剧《美人心计》讲述的故事的背景资料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将故事中的一些主要人物与本课要讲的西汉初年中央集权发展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进行“削藩”的内容联系上,从而导入新课。
二、历史学科细节美之过渡美
课堂结构严谨与否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历史教学欲实现此效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每节教学内容的“背景、经过(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评价)”之间本身具有因果联系,每节内容又都和前后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本身就便于组织成严密的有机整体。在备课时,我非常注重精心设计过渡语,使历史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使学生充分感受文科科目也具有理科科目的严谨性。
1.设问式。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可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创设,将学生从一个历史事件带到另一个历史事件上去。如上到七上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当讲完“秦朝的统一”内容后,如何进入“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这一话题呢?我是这样设计过渡语的:“当强大的秦朝建立起来后,原来的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一个封建王朝了,那么作为统治者嬴政来说,他该怎么办呢?”这种过渡语简洁、不累赘啰嗦,衔接非常自然,不会让学生感到目与目之间转换的生硬。这种方法是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
2.对比式。文章有了启承转合,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一堂高质量的历史课,同样也要凭借教师启承转合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生动严谨。利用事件或人物之间的内外联系,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粘连,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如讲授“罗斯福新政”措施时,我将“以工代赈”与“直接发放救济款”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比较,看哪种扶贫方法效果更好。显然,由政府投资兴建公共工程和大型企业,能增加就业机会,并促进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再结合新政的措施和效果,让学生移情体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怎样重振经济?这样又做到以史为鉴,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三、历史学科细节美之小结美
课堂小结是一节完整的历史课留给学生的感受的最后一美。课堂小结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形式对教学内容作的归纳总结。它占有时间不多,但却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一节课内容的升华与结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适当的课堂小结应具有“准”、“简”、“综”、“联”的特性。
1.对比式小结法。在学完一章或几章之后,学生掌握的内容增多,涉及面扩大,很容易将一些相似的历史知识弄混淆。教师若能在此时将一些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加以对比,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如上完《辛丑条约》后,我就引导学生把以前所学的几个条约列出来予以对比:a.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b.《马关条约》——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对比,上述各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就比较直观、形象地摆在了同学们面前。这样一举两得,既是课堂小结又是阶段性学习内容的总结,其实还帮学生理清了一条线索。
2.深化、延伸式小结法。它是在学习新课的基础上对讲授的内容进行整理、挖掘和提炼,揭示其深刻的内涵、规律,或揭示课本知识与现实之间联系,使学生体验到“言虽尽而意无穷”,培养学生多思、多想的学习习惯。如上到八下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时对国共两党的合作可以这样小结: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今不止一次合作,但最终都走向分裂,如今形势变化,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两党应当何去何从呢?
问题:探究国共两党几次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的各自情况并填写表格。(略)
3.百家争鸣式小结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学习总结”之“学习延伸”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争议题目,分组辩论。俗话说“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通过辩论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感悟,获取新知,变“给”学生一种观点变为让学生“悟”出一个道理。同时可增进了解,促进沟通,形成民主气氛,锻炼思维的完整性、准确性、敏捷性。如上到九下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在最后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影响为例,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利?弊?),并设计趋利避害的方案。
总之,历史的魅力体现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历史课堂教学因细节而打动人心,因细节而充满魅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力争让历史学科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學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姚春丹.谈谈历史课的导言、过渡语和小结的设计.黑龙江教育,1999(10).
关键词:细节;导语;过渡;小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67-2
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细节美,而我们使用的教科书往往受篇幅的影响,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学生看着乏味。如果再加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只局限于教科书,生动的历史就会变成了一个个知识点的框架,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有必要运用历史细节,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增强课堂实效,让学生感受历史课的魅力。
一、历史学科细节美之导语美
1.运用典故,抛砖引玉。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典故含义精深,意味悠长,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文学性,恰当地引用典故,既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轻松地接受和形象地理解所讲述的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用众多的历史典故导课,使枯燥的历史课有了丰富的文学魅力,既强化了历史课的教育功能,取得更良好的效果,又体现大文科的观念,一举多得。如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其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如世袭制、分封制等。如何将学生与这一课的内容拉近,迅速融入进来,我用了一个学生都很熟悉的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西周时周幽王,为引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提问为什么周天子点燃烽火台以后诸侯就要来呢?这与当时的何种制度有关呢?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关注热点,联系课本。学生比较关注当下,关注时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一味把学生带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境地,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是痛苦的而不是愉悦的。而在上历史课时,要跟社会现实相结合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形形色色的新闻事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现成的材料来为导语服务。如上到七上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百家争鸣”的内容时,导语中可以先介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实例等,然后将其与孔子思想联系上,由此导入新课。
3.投其所好,引起兴趣。初中学生毕竟是孩子,课后喜欢关注一些与书本无关的事物,特别是影视剧。对于添加了很多虚构成分的影视剧,我们就可以稍加编辑后利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在导入中利用影视资料,效果更是明显。如在上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我的导入就利用了电视剧《美人心计》讲述的故事的背景资料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将故事中的一些主要人物与本课要讲的西汉初年中央集权发展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进行“削藩”的内容联系上,从而导入新课。
二、历史学科细节美之过渡美
课堂结构严谨与否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历史教学欲实现此效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每节教学内容的“背景、经过(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评价)”之间本身具有因果联系,每节内容又都和前后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本身就便于组织成严密的有机整体。在备课时,我非常注重精心设计过渡语,使历史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使学生充分感受文科科目也具有理科科目的严谨性。
1.设问式。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可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创设,将学生从一个历史事件带到另一个历史事件上去。如上到七上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当讲完“秦朝的统一”内容后,如何进入“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这一话题呢?我是这样设计过渡语的:“当强大的秦朝建立起来后,原来的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一个封建王朝了,那么作为统治者嬴政来说,他该怎么办呢?”这种过渡语简洁、不累赘啰嗦,衔接非常自然,不会让学生感到目与目之间转换的生硬。这种方法是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
2.对比式。文章有了启承转合,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一堂高质量的历史课,同样也要凭借教师启承转合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生动严谨。利用事件或人物之间的内外联系,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粘连,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如讲授“罗斯福新政”措施时,我将“以工代赈”与“直接发放救济款”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比较,看哪种扶贫方法效果更好。显然,由政府投资兴建公共工程和大型企业,能增加就业机会,并促进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再结合新政的措施和效果,让学生移情体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怎样重振经济?这样又做到以史为鉴,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三、历史学科细节美之小结美
课堂小结是一节完整的历史课留给学生的感受的最后一美。课堂小结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形式对教学内容作的归纳总结。它占有时间不多,但却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一节课内容的升华与结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适当的课堂小结应具有“准”、“简”、“综”、“联”的特性。
1.对比式小结法。在学完一章或几章之后,学生掌握的内容增多,涉及面扩大,很容易将一些相似的历史知识弄混淆。教师若能在此时将一些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加以对比,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如上完《辛丑条约》后,我就引导学生把以前所学的几个条约列出来予以对比:a.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b.《马关条约》——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对比,上述各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就比较直观、形象地摆在了同学们面前。这样一举两得,既是课堂小结又是阶段性学习内容的总结,其实还帮学生理清了一条线索。
2.深化、延伸式小结法。它是在学习新课的基础上对讲授的内容进行整理、挖掘和提炼,揭示其深刻的内涵、规律,或揭示课本知识与现实之间联系,使学生体验到“言虽尽而意无穷”,培养学生多思、多想的学习习惯。如上到八下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时对国共两党的合作可以这样小结: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今不止一次合作,但最终都走向分裂,如今形势变化,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两党应当何去何从呢?
问题:探究国共两党几次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的各自情况并填写表格。(略)
3.百家争鸣式小结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学习总结”之“学习延伸”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争议题目,分组辩论。俗话说“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通过辩论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感悟,获取新知,变“给”学生一种观点变为让学生“悟”出一个道理。同时可增进了解,促进沟通,形成民主气氛,锻炼思维的完整性、准确性、敏捷性。如上到九下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在最后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影响为例,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利?弊?),并设计趋利避害的方案。
总之,历史的魅力体现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历史课堂教学因细节而打动人心,因细节而充满魅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力争让历史学科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學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姚春丹.谈谈历史课的导言、过渡语和小结的设计.黑龙江教育,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