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chol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对传统的“双基”、三维目标的升级、矫正和具体化,课程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载体,“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可以促使核心素养同步融合发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可以通过打造“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师队伍、形成“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夯实“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实施环境、创新“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学习方式、推行“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评价方式,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做学教合一;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065-02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反思教师的教育,如果一开始方向搞错了,那么一切的努力不仅仅是付诸东流,甚至会让教师离教育的本真目标渐行渐远。教师都殚精竭虑地想把学生培养成他们希望的样子,可事实却经常事与愿违。
  杜威说:“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反思教师,他们满怀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崇高理想,可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是否经常像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西西弗斯”一样,也日复一日重复着低效的劳动?反思学生,他们是否也重复着低效、机械、无意义的学习?
  以上的疑惑,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可以看作是对教育这一特有的文化类型,教育者应持有怎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清晰地指出了教育的本源和归属;“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有效地凸显了学以致用、以学定教的课改新路径。
  一、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3.0版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深深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我国最初的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双基”教育目标,以行为主义为主要指导,单纯地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而忽视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偏重于培养目标的整齐划一,而忽视人的个性化发展。尤其是随着机器工业文明时代以及信息智能时代的到来,“将知识精确地背诵下来”“将操作完全地复制下来”的教育目标更是缺少现实意义。
  为此,佐藤学等学者提出“要促进知识‘返乡”赋予知识本当有的‘人称性质’,进而使学习进入知识发生状态”。三维目标作为新的课程理念,很快替换了“双基”目标,主张“要让教育使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主张课程回归真正的知识,回归真实的知识学习。可是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广大教师对于三维目标的概念界定、构成及内涵不够清楚,另一方面因为“知识与技能”可操作性强,不少教师就把落实教材上的知识、技能作为“硬目标”和教学核心,而另外两维目标作为了“软目标”,可有可无,造成了对综合性目标的人为化割裂,以提升综合素养为主的育人目标被遮蔽或忽视,学生学习缺少“举一反三”的知识技能迁移能力、真实情感的投入、自身体验的感悟生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倡导“今天的学习是为了能拥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变“灌输知识”为“发展学习力”,确立了“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教”这一“后课改时代”的核心目标,以培养学生“会求知、善求知;会生活、乐生活;会担当,勇担当”为教育导向,既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又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是对传统的“双基”、三维目标的升级、矫正和具体化。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怎样由教师带着教材通过教育教学引领实现呢?
  二、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载体
  朱永新先生说:“核心素养可以通过习惯养成来实现,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最终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是服务业,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学生不是我们的产品,而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能真正体现一所学校特色的,不是大楼,也不是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而是个性化的课程。而南通市职业教育立项的首批“做学教合一”实验点,大多数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立项项目。
  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派生而来。名词形式是“跑道”,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2001年,教育部启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因此,给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并将正确的价值判断、选择融于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真正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来培育服务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三、做学教合一: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教学模式
  古往今来,许多的教育家都在探索低负高效的教学方法。如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既得到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又不致造成师生负担”。许多地区也在教育大家的引领下,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着大量的教育实践探索与改革。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為了改变“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对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与改良,其立足点和关注对象主要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师。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体验内化的过程,是“学习者与物、与自身、与他人交流对话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反映的是学习者与外界事物的联系,“学”“教”反映的是学习者与自身、其他学习者、教师、外界环境的联系。实施 “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学生学习的根本规律,能够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放手不等于放纵。“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更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温情的陪伴。在学生疑难处、学识重点处、学力潜能处、情感生成处等方面,教师的重要性甚至比传统教学更凸显,教师应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相结合,帮助学生知、能、情、意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案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实践   (一)实践背景
  当今正处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社会转型期,基于日算机应用能力的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要点之一,这些都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以下亟待破解的难题,如“应用能力”“信息素养”的能力本位与“汁算机考试”的知识本位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原有教材重通用性,难以关注与生活、地区等的契合度;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基础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如何实现个性化成长与全体共同成长的平衡;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如何有效突破与创新等。
  (二)实践抓手
  一是打造“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师队伍,关键做好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一般都提供参考的案例或教学设计,网络上也可以查找到丰富的课程资源。但许多就像是教材的翻版重现,或者就是以练习题为主,重操作步骤的讲解,轻综合素养的提升。许多学校采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格式、内容高度统一。如何针对校情、班情、学情等进行校本化、班本化二次优化,突破学案定型的教学同质化,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要努力促进教师的思想转变和变革认同,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加强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课程开发和实施紧密结合。
  二是形成“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对原有教材进行科学化重构,形成融“做学教”为一体的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任务(案例),相关知识点有机嵌人各个学习任务中,在任务的完成中实现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优化部分原有教学内容;整合部分原有教学项目;开发若干校本化项目;增加部分紧跟时代发展的新技术微课程。
  三是夯实“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实施环境。信息技术正促使人类社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云日算、大数据、互联网十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思潮,为“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学校要依托智慧校园的建设,从硬件、软件环境做好充分准备,建设先进的教学、实训场地,搭建实施“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的平台及相关课程资源。另外,教师要避免“唯技术论”,做到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做到线上与线下融合,形成教学最大合力。
  四是创新“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学习方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任务的开发者、承担者和实施者,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成为学生中的“领头羊”。此外,在教学中,尝试以分组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多样化项目,因材施教,幫助学生获得最合适的发展。
  五是推行“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评价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科性与实践性并重,与学生的个人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应用领域几乎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评价所需关注的关键维度除了知识,还要有情境。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仅是局限于概念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更要重视将学生“做”的作品与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相整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转为重点评价学生对社会生活、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关注学生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采用电子作品档案袋、学习行为记录等,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态度。通过评价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濯源.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终身学习力[J].江苏教育,2015(34):18-19.
  [2]耿一波,董晓.促使学生体验的真正发生:做学教合一的校本化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7(18):45-47.
  [3]董晓.让课堂成为情感的发生处——兼谈职业学校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17(9):54-56.
  作者简介:董晓(1977-),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意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问题意识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参与者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科研意识,学会教学反思。在培养教师问题意识的策略上,须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前提,依靠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外部环境支持,加之学校创设的良好的氛围。在多方举措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反思,发现问题,并在理论知识的支撑下解决问题,在不断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在这段时期为学生打下一生的精神底子:少功利,营造“愿读”之场;多授法,引领“会读”之航;巧联结,飞扬“乐读”之帆;常赞赏,享受“悦读”之乐。给学生一片宁静的时空,让他们快乐地读,自由地想,静静地悟,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获得生命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
摘 要:教學中许多教师往往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了学生的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的严重后果。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尊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力求做到课前参与,初步感知钟表;课堂参与,深刻感受钟表;课外参与,密切联系生活。  关键词:参与;感知;快乐;学习的主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25  作者简介:赵 丹(1
摘 要:文章以长沙市某高校2016级学前教育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归属感四个维度展开调查,分析了教育实习对职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校职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较高,在实习前后没有产生显著性变化,但教育实习能影响职前幼儿园教师对职业价值观与角色价值观两维度的认同。文章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职前
摘 要:“有效學习”是指学生为了深刻掌握某些知识与技能,在一定期间内完全投入学习研究的一种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达到“有效学习”的程度直接决定其能否学好一门课程。而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习内容量大而复杂,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应当探索更加具有高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文章针对课程教学中育人方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课程思政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要把思想政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的课程体系,推进学科、课程以及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形成多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其中“课程思政”是育人最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主渠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9 文章编号
摘 要:年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发展。年级管理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年级实际出发,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年级管理务必做到可持续发展,力求学科均衡、班级均衡、特色均衡三个方面均能平衡发展;年级需要制度管理,但更需要文化的支撑,强调以人为本,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文化、目标文化和反思文化。  关键词:决策;班级管理;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
摘 要:耿红卫在论著中对语文的内涵做出了新的诠释,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加以丰富和完善,并提出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六化的新趋势以及为语文正名等;并且针对识写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独特的建议,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耿红卫;理论层面;实践探索  耿红卫任教以来,悉心于今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热点问题、中国语文教育史、海外华文教育和网络语文教育研究。2007年伊始,他出版语
摘 要:“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互联网 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立足“互联网 职业教育”内涵,对“互联网 ”时代下中职教育模式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索,明确理念革新、平台搭建、方法创新等在教育模式构建中的重要性,以实现中职教育的互联互通,让中职生学而乐、乐而学。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教育;
摘 要:为使汽修专业的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我校近年来开设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BOPPPS教学模式应用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文章以“检测电磁继电器”教学为例说明该模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2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