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根本任务,语文教育工作者逐渐明确认识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认识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怎样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具体怎样进行思维训练,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特别又要注意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度”的把握,万不能因过分强调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而走火入魔。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思维训练;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目标
1.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所谓思维的敏捷性,就是能够快速把应该想到的内容思考完毕,同时还要做到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是并存的。思考问题速度很快, 但不合情理, 这样的“ 快”,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它没有实际意义; 思考问题合乎情理, 但太缓慢了,显然, 这是思维质量不高的表现。所以, 这两个方面全都做到, 才可称之为思维敏捷。
2.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路通畅是思维广阔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思路不通畅,那么是不可能想得宽和想得远的。思维面广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范围, 范围越大, 思维的质量越高。
3.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就是指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它是由表及里、 步步深入的去思考和认识事物,从而发现事物本真的思维过程。
4.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如果遇到问题只是粗略的草草一想, 所得到的认识很可能是片面的或存有漏洞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要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 不满足于一得之见, 而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寻求种种解决办法,最终选择最佳解决途径。
5.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创造性的解读。
二、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方法
1.立足单元教学, 规划学生思维的训练
给每一单元设置一个思维训练的目标,每一单元思维训练的目标又要环环相扣,螺旋上升。 我在具体的单元教学中,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认识阶段, 这是训练的前提。在此阶段,教师通过深刻领会教材, 使得“思维训练目标” 与“教学知识目标”相一致。其次是训练阶段,精心设计“主问题”, 针对学生的思维定式辅以思维方法的指导, 开拓学生思考的路子,指导学生具体解决问题,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完成思维训练目标。其三是反馈阶段, 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调节教学, 评价教学的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反馈是对这一阶段训练的“抽样”, 在检查知识目标完成情况的同时检查到了思维训练目标完成情况。
2.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
在教学《隆中对》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片段,再让学生谈谈各自对诸葛亮的看法,在激烈谈论中切机进入新课,《隆中对》就这样在师生茶馆式的闲聊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口技》时,先播放“百鸟争春”的实况录音;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先播放电影《淮海战役》中的激烈片段;学《智取生辰纲》时,课前师生激情合唱《好汉歌》,大家一起带着一种与作品中人物相近的气势走进文本。多种多样的情境创设一下子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3.联系生活实际,搭建学生思维的桥梁
说明文《统筹方法》,学生对内容的感知有一定难度。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假如是成年人,當时的情境是:厨房煤气炉上的水正好开了。卧室内的孩子哭了,门外响起了敲门声,电话铃响了,阳台上晾着衣服,突然间下雨了,这么多的事情几乎同时出现了,应该如何做?我还没说完学生们就情不自禁的讨论起来了,之后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阐述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应先关火,安全第一;有的认为应先抱小孩,孩子磕了碰了怎么办?有的认为应先开门迎接客人,礼貌第一;有的认为应先接电话,万一有重要的事请耽误了怎么办?……无论答案怎样,同学们都有一个共识:在这种情况下衣服最好请客人帮忙拿。显然同学们懂得了应用统筹方法安排工作进程,抓关键环节外,还要通力合作。
关键不在于是否有了统一的答案。而在于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培养了思维的创新性和周密性。
4.设置递进式提问,提高学生思维的精度
有时可以就课文中的人、事、景、物、理等,采用递进提问,层层剥笋,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层分析词句含义、段意篇旨,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这也是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析到综合、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锻炼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学《变色龙》,可根据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①什么是变色龙?其特征如何?②文中谁是变色龙似的典型人物?其表现有哪些?③生活中有没有变色龙似的人?④他为什么会变来变去?⑤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紧紧抓住奥楚蔑洛夫的动作(那些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和语言(如对狗的称呼的多次变化)进行深入探究。
三、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度”
盡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要在教学中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一定要明确思维训练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思维训练是一切学科都要承担起来的任务,语文学科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科。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是它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建构环节,切不可把思维训练当作语文教学的全部。
参考文献:
[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杜, 1999.
[2]柳斌.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杜, 2000.
[3]刘国正. 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杜,1994.
[4]教育部.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三联书店,2001.
[5]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
[6]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杜, 1999.
[7]马新国.杨宝山,李亦菲等.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初中语文,2012.
[8]刘勇,黄明丽.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语文素养,2009.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县红光镇中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思维训练;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目标
1.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所谓思维的敏捷性,就是能够快速把应该想到的内容思考完毕,同时还要做到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是并存的。思考问题速度很快, 但不合情理, 这样的“ 快”,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它没有实际意义; 思考问题合乎情理, 但太缓慢了,显然, 这是思维质量不高的表现。所以, 这两个方面全都做到, 才可称之为思维敏捷。
2.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路通畅是思维广阔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思路不通畅,那么是不可能想得宽和想得远的。思维面广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范围, 范围越大, 思维的质量越高。
3.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就是指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它是由表及里、 步步深入的去思考和认识事物,从而发现事物本真的思维过程。
4.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如果遇到问题只是粗略的草草一想, 所得到的认识很可能是片面的或存有漏洞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要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 不满足于一得之见, 而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寻求种种解决办法,最终选择最佳解决途径。
5.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创造性的解读。
二、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方法
1.立足单元教学, 规划学生思维的训练
给每一单元设置一个思维训练的目标,每一单元思维训练的目标又要环环相扣,螺旋上升。 我在具体的单元教学中,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认识阶段, 这是训练的前提。在此阶段,教师通过深刻领会教材, 使得“思维训练目标” 与“教学知识目标”相一致。其次是训练阶段,精心设计“主问题”, 针对学生的思维定式辅以思维方法的指导, 开拓学生思考的路子,指导学生具体解决问题,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完成思维训练目标。其三是反馈阶段, 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调节教学, 评价教学的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反馈是对这一阶段训练的“抽样”, 在检查知识目标完成情况的同时检查到了思维训练目标完成情况。
2.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
在教学《隆中对》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片段,再让学生谈谈各自对诸葛亮的看法,在激烈谈论中切机进入新课,《隆中对》就这样在师生茶馆式的闲聊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口技》时,先播放“百鸟争春”的实况录音;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先播放电影《淮海战役》中的激烈片段;学《智取生辰纲》时,课前师生激情合唱《好汉歌》,大家一起带着一种与作品中人物相近的气势走进文本。多种多样的情境创设一下子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3.联系生活实际,搭建学生思维的桥梁
说明文《统筹方法》,学生对内容的感知有一定难度。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假如是成年人,當时的情境是:厨房煤气炉上的水正好开了。卧室内的孩子哭了,门外响起了敲门声,电话铃响了,阳台上晾着衣服,突然间下雨了,这么多的事情几乎同时出现了,应该如何做?我还没说完学生们就情不自禁的讨论起来了,之后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阐述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应先关火,安全第一;有的认为应先抱小孩,孩子磕了碰了怎么办?有的认为应先开门迎接客人,礼貌第一;有的认为应先接电话,万一有重要的事请耽误了怎么办?……无论答案怎样,同学们都有一个共识:在这种情况下衣服最好请客人帮忙拿。显然同学们懂得了应用统筹方法安排工作进程,抓关键环节外,还要通力合作。
关键不在于是否有了统一的答案。而在于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培养了思维的创新性和周密性。
4.设置递进式提问,提高学生思维的精度
有时可以就课文中的人、事、景、物、理等,采用递进提问,层层剥笋,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层分析词句含义、段意篇旨,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这也是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析到综合、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锻炼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学《变色龙》,可根据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①什么是变色龙?其特征如何?②文中谁是变色龙似的典型人物?其表现有哪些?③生活中有没有变色龙似的人?④他为什么会变来变去?⑤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紧紧抓住奥楚蔑洛夫的动作(那些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和语言(如对狗的称呼的多次变化)进行深入探究。
三、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度”
盡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要在教学中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一定要明确思维训练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思维训练是一切学科都要承担起来的任务,语文学科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科。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是它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建构环节,切不可把思维训练当作语文教学的全部。
参考文献:
[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杜, 1999.
[2]柳斌.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杜, 2000.
[3]刘国正. 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杜,1994.
[4]教育部.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三联书店,2001.
[5]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
[6]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杜, 1999.
[7]马新国.杨宝山,李亦菲等.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初中语文,2012.
[8]刘勇,黄明丽.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语文素养,2009.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县红光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