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助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养成教育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的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依托,思考养成教育助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挑战和经验。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医学生 职业素养
  基金项目:成都大学学生工作特色项目(2015-16)。
  作者简介:唐远谋,成都大学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265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内外相关部门就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指定了相关的要求,这些要求均涉及到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沟通技能、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基于对医学生培养的相关要求,也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其职业素养的形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对医学生养成教育的认识
  养成教育以道德为依据,拟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与习惯。心理学认为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或倾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可以在人之初即把既定的规范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形成一定行为习惯;社会学原理揭示: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养成教育就要求在其原有心理模式基础上有目的的传授社会文化和言行规范意识,使之形成自动化的合乎规范的行为。
  医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理解为以医学院为主体,在家庭、社会、医院的配合下,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和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围绕医学生的培养目标,运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促使其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医德,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同化心灵,以病人为第一要素,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维系健康和尊重人格、具有奉献精神,医学情感和医学理性精神、伦理道德观念建设与医疗服务产业相适应的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内涵。
  二、养成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作用
  (一)养成教育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是其走向医务工作岗位的通行证,通过医德医风的养成教育,慢慢在“知行统一”取得实效,杜绝医学生“说一套做一套”情形出现。不仅要给医学生灌输基本的医生从业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而且还要保证其深入医学生头脑、被医学生所熟知,而且要使每个医学生在以后从医的职业生涯中都能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逐渐把医生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形成真挚的道德情感,并按照医生从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养成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技能
  90后甚至95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其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刻苦精神,电脑、手机依赖性增强,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而医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开展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其培养独立生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从而促使其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三)养成教育有助于规范医学生的职业行为
  开展医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倡导换位思考、奉献精神和医学伦理,可以调动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端正学习工作作风,促使医学生不断的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形成医生应有的职业行为。从而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勤奋工作,救死扶伤,不断创新。这要求做到尊重患者隐私,维护患者权利,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准确的做出判断;心存良知,减少病人痛苦,使患者花尽量少的费用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四)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意识
  医学生在求学期间通过职业养成教育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提升其对医生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其向着自己的医生梦而不断努力,是其顺利跨入医生职业,完成救死扶伤、维系健康的使命,走好医学道路的根本保证。开展医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稳定医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医学生主人翁意识,逐步培养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医学生以后从业的职业承诺,从而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三、养成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挑战与经验
  (一)养成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挑战
  医学生对养成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育认识不够。部分同学没有树立坚定的学医立场,特别是成都大学第一届临床医学本科生,他们中很多同学都是调剂到临床医学专业就读,对学医没有心理准备。有学生认为学医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情,甚至认为学医是一条不归路,同其他专业同学相比,医学生要花五年时间完成本科学业,毕业后还必须进入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过临床医师证,才有机会正式走向工作岗位;而且想进入自己满意的医院,都需要研究生学历,甚至要海归背景。在此过程中,他们要比其他专业同学付出得更多,很多同学进入学校就读临床医学专业,摇摆不定,想转专业,专业思想不稳定,更谈不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
  医学生重专业学习,轻专业实践。就医学生的学习任务而言,他们的专业课课程内容繁多,医学生面对较多的学习任务和较大学习压力,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研究生考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另外,为了在以后的就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他们还要着力准备英语、计算机、营养师等证书的考试,不重视临床操作实践。
  养成教育助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的周期性长。就养成教育本身而言,其不仅是对人进行长期熏陶、积蓄、逐步内化成预定养成目标的过程,其本身更是长期教育的预定目标,具有明显较长的周期性。在养成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不可能立竿见影,拔苗助长,需要发挥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循序渐进,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过程的转变。   医患关系紧张下医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缺失。近年来,医患纠纷恶性事件频发,从围堵医院妨碍正常的医疗秩序到谩骂、逼医生下跪、威胁殴打医务人员甚至尖刀等凶器指向医务人员,医患关系紧张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对此,部分医学生认为医生这个职业不被病人理解,不受人尊重,在遭到患者不公对待时,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甚至认为医生是一个高危职业,其学医的自信心丧失。再者,很多病的病因病理本来就很复杂,加之患者个体生理、病理的差异性,其在治疗过程中不可能达到完全相同的预期效果,但患者对医学本质没有充分认识,一旦治疗效果与其预期不符,就会把矛盾的焦点指向医务人员,认为是医务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使得医学生责任感缺失。
  (二)养成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经验
  1.营造医学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其为学生树立了正确行为的航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氛围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真实事迹本身就是学生群体的一个缩影,更贴近学生,促使学生不断的向榜样看齐,传递青春正能量。成都大学医学院在营造医学特色文化氛围下,围绕着学院“人道关怀,生命第一;人文关怀,科学第一”的院训,举全院之力,打造学院的 “三室一厅”,“三室一厅”处处体现医学特色、医学文化,使医学生自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能被浓浓的医学人道人文文化所熏陶,所激励,达到由景及情,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逐渐培养医学生职业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医德养成教育:
  对医学生而言,在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医德医风养成教育对其职业生涯显得尤为重要。成都大学在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启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工作已近三年,倡导学生思修学习与日常思想道德践履相结合,执行“医学生课外思想道德综合表现评价制度”来实施学院的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工作,并在评价体系中融入了医学生的医德医风考核元素。通过从大一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入手,延伸到高年级的所有学生,形成分年级、分班级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涉及包括日常生活道德、医德医风素养、医生职业素养在内的十项评价维度,来重点观测学生课外思想道德综合表现,帮助医学生做好学业及发展规划的同时,注重医德医风修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促进指导学生成长与发展。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科研是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基础。成都大学医学院一直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每年医学生的各大赛事,学院形成由专人负责,从制度、资金等方面对学生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进行激励和支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奖励与引导政策,并构建了学生科研项目向参与学科竞赛转化,再向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转变,这些举措让医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不断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
  4.广泛开展医学实践和医学认识:
  医学生积极参与医学实践有利于其学以致用,不断的了解医学,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成都大学医学院高度重视医学生的医学实践,学院建立学生“科研工作室”,借助专业教师加大对学生科研指导力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做好学生科研与教师科研工作的协同发展;携手医院临床专家和优秀校友开展专家讲坛和校友讲座,帮助大学生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借助毕业典礼启动校友证书颁发仪式,感恩母校教育,树立终身为母校发展做贡献;同时开展医学生义务献血、为敬老院老人体检、为社区人群做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中了解人民群众所需,切身体会医者的责任,服务社会,培育爱心。在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活动中通过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自己的亲身实践,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职业生涯的职业道德养成打好基础。
  5.对医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即所谓的“管理育人”。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自己以后承担的责任重,在对医学生的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医学生的特殊情况和切身利益,合理满足其要求,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进行人性化管理和正确的引导。成都大学医学院一直强调“以生为本,全心全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学生工作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医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管理方法,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学校,学院多次深入学生班级、课堂、学生宿舍,在校外,学院多次深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社区、学生实习的医院,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基本情况,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隐私,加强学生的心理引导,倡导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行动的自觉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曾燕波.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的素质提升.当代青年研究.2004 (5).
  [2]简福平、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3]陈湛、段杨.医学生后期临床实践期间养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 (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举我国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四条法条为例,指出其中存在的前后遗漏、照应不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得出法律条文应语义明确、严谨周全的结论。  关键词 刑讯逼供 等非法方法 引诱 欺骗 语义明确  作者简介:刘春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中文与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一直是十八大以来学术界的一个重大研究热点,学术研究广泛而深入。本文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为例,通过对既有研究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内容结构  作者简介:朱红霞,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
摘 要 目前,作品的主要传播方式由纸质逐渐向数字化转变,许多作品的版权人无法查找。我国立法对于孤儿作品的保护较为模糊,鉴于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孤儿作品的相关问题加以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借鉴英国孤儿作品的相关立法,并结合我国实际,从法定许可辅之以著作权集体管理方面提出完善保护我国孤儿作品的些许建议。  关键词 孤儿作品 法定许可 集体管理  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基于版
摘 要 中国传统的行政伦理思想不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有着自己的思想特质,概言之,可分为民为本,君为轻;治之经,礼与刑;廉者,政之本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举公义,辟私怨等五个方面。中国传统行政论思想的这些特质,对当今中国的行政伦理思想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传统 行政伦理 思想特质  作者简介:武哓晗,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092
摘 要 为了打击“恶意欠薪”、严重扰乱劳动力市场秩序的行为,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条增加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恶意欠薪”正式写入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入刑,标志着我国对劳动者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P县近三年来非公企业恶意欠薪犯罪情况的调研,归纳非公企业恶意欠薪犯罪的特点、分析产生犯罪的原因及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中存在
摘 要 自阶级、国家出现,职务犯罪现象就伴随着公共权力的产生而登上人类社会历史舞台。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矛盾产生,职务犯罪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当前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以健全权力运行机制、监督体系为视角,结合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司法实践,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根源上探究职务犯罪预防的对策、建议,希望对预防职务犯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摘 要 现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其中,普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信任程度,对于依法治国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我国需要大力推进普法制度建设,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承担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环境下,如何通过审判活动,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职责。因此,上至
摘 要 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继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后面临的首要改革,基层院在内设机构改革中应当遵循检察权的运行规律,检察机关为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应当在精简、高效、专业的原则下根据检察权能的划分,科学设置内设机构。  关键词 基层检察院 内设机构 改革 司法体制  作者简介:杨勇,山西大学法学院在职法硕。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
摘 要 2002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在轻伤害类案件中引入了和解方法,开启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改革试点之路,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作为特别程序正式纳入刑诉法,正式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整整十年。刑事和解制度在获得了众多赞誉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质疑。我们在看到刑事和解为司法实践带来的優越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这些质疑,弥补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刑事和解的作用。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漫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在传统媒体之外,有了更多的选择和途径,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浏览、购物、娱乐等活动。网络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许麻烦。在我们使用网络时也常常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等危险,大学生更是其中的主要受害者。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以及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屡发生。对此,本文将从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着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