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手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已在数学实践中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 属于动手实践范畴的动手操作,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一线教师都很青睐. 有不少教师甚至认为,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或者有些素材可以动手操作,如果不用似乎就不是一节好课. 但经过认真的剖析,不难发现有许多动手操作仅仅起到了点缀教学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发展可能受到抑制. 在这里谈两点体会,与同仁们商榷.
思考一 计算教学,滥用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名为理清算理,实是如同虚设.
案例1 《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1. 创设9 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2. 学生合作交流9 + 5 = ?
3. 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4. 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 + 6 =______,9 + 7 =______,9 + 4 =______,9 + 3 =______.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只是在玩小棒.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10名同学,只有1人答错了1题,其他同学都全部答对了.问他们怎么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 为数不少的同学还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和摆小棒各自为政,“数”与“形”严重分离. 究其原因在于:计算9加几,这个班的学生已不需要借助小棒摆一摆. 这种情况下的摆小棒怎能起到理清、帮助计算的目的呢?这种情况的动手操作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学一定要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抓准教学的切入点.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计算内容已经会时,就要采用“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手法,充分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以达到强化算理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目的. 如果学生计算有困难时,则可引导学生借助物体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等“拐杖”,达到理清算理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可见,我们要认真分析教学设计预案中每一个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等的意图所在,有的放矢地安排动手操作. 切不可书中有安排,教学时就“依葫芦画瓢”;切不可为了顺应舆论,投听课者所好,而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
思考二 空间与图形的数学,滥用动手操作,名为体验、化难为易,实为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案例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过程片段
1. 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下定义.
2. 通过动手操作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的模型,闭上眼睛摸一摸,睁开眼睛看一看、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有几个顶点?
(生按要求操作并回答)
课后笔者进行了一个小调查:
调查对象:还没有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的五(3)班学生.
调查内容:长方体有( )个面,有()条棱,有( )个顶点(学生填空前先学习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调查结果:全班56人,六个面答对的有50人,12条棱答对的有37人,八个顶点答对的有51人.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发展都是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学生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到三四年级,逐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五六年级,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相互补充和渗透.
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动手操作的时机不恰当. 如果用在小学一年级“认识物体”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简单特点,是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的,无论是在探索知识规律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滥用这种动手操作,将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手中无物体,脑中想物体的良好习惯. 如上例,当教师提出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等问题时,学生脑中应有一个长方体,通过对前后、左右、上下的思考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的结论. 只有当有些学生思维受阻时,才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来完成.
动手操作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但决不能搞一刀切. 其直观性程度应依赖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材料来确定. 力求做到动手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活动相结合,力求保证学生的具体思维跟抽象思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思考一 计算教学,滥用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名为理清算理,实是如同虚设.
案例1 《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1. 创设9 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2. 学生合作交流9 + 5 = ?
3. 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4. 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 + 6 =______,9 + 7 =______,9 + 4 =______,9 + 3 =______.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只是在玩小棒.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10名同学,只有1人答错了1题,其他同学都全部答对了.问他们怎么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 为数不少的同学还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和摆小棒各自为政,“数”与“形”严重分离. 究其原因在于:计算9加几,这个班的学生已不需要借助小棒摆一摆. 这种情况下的摆小棒怎能起到理清、帮助计算的目的呢?这种情况的动手操作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学一定要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抓准教学的切入点.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计算内容已经会时,就要采用“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手法,充分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以达到强化算理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目的. 如果学生计算有困难时,则可引导学生借助物体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等“拐杖”,达到理清算理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可见,我们要认真分析教学设计预案中每一个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等的意图所在,有的放矢地安排动手操作. 切不可书中有安排,教学时就“依葫芦画瓢”;切不可为了顺应舆论,投听课者所好,而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
思考二 空间与图形的数学,滥用动手操作,名为体验、化难为易,实为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案例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过程片段
1. 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下定义.
2. 通过动手操作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的模型,闭上眼睛摸一摸,睁开眼睛看一看、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有几个顶点?
(生按要求操作并回答)
课后笔者进行了一个小调查:
调查对象:还没有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的五(3)班学生.
调查内容:长方体有( )个面,有()条棱,有( )个顶点(学生填空前先学习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调查结果:全班56人,六个面答对的有50人,12条棱答对的有37人,八个顶点答对的有51人.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发展都是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学生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到三四年级,逐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五六年级,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相互补充和渗透.
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动手操作的时机不恰当. 如果用在小学一年级“认识物体”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简单特点,是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的,无论是在探索知识规律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滥用这种动手操作,将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手中无物体,脑中想物体的良好习惯. 如上例,当教师提出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等问题时,学生脑中应有一个长方体,通过对前后、左右、上下的思考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的结论. 只有当有些学生思维受阻时,才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来完成.
动手操作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但决不能搞一刀切. 其直观性程度应依赖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材料来确定. 力求做到动手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活动相结合,力求保证学生的具体思维跟抽象思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