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启“感悟”模式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bao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观我们平时“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覺教得最不顺利的就是“回顾与反思”阶段。每每教到这个阶段,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往往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回答,有时回答还远远偏离预设轨道,最后经常是把感悟变成“赶着悟”,把学生感悟变为教师“代悟”。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顺应学生思维的特点,没有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没有按照学生的想法组织交流和讨论。下面就以笔者听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谈谈如何有效开启策略教学的感悟模式。
  片断一:教师点拨,开启感悟
  例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师:围的长方形不止一种情况,怎样确定一个面积最大的呢?
  生:一个个地列举,再比较。
  师:真会动脑筋。从题目中,你能知道长方形的什么?
  生:周长是22米。
  师:周长22米,马上想到长和宽的关系是什么?
  生:长 宽=周长÷2。
  师:只要长 宽=11(米),能找到一个长方形吗?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长方形不算什么本事,找到全部符合条件的长方形,那才算是真正有本事。(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赏析:教师简单的几句引导和点拨,一方面可以帮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题意,为探索和应用列举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按要求围出的长方形一定是22米,而长和宽以及面积是不确定的,由此产生“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各种不同的围法一一列举出来”的心理需求,又能把他们的思维从无序引向有序,初步感悟有序列举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片断二:合作交流,自主感悟
  作业1:10 7 9
  1 4 2
  师:这是一个同学的作业纸。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不全,有遗漏。
  师:怎么会有遗漏的?(板书:遗漏)
  生:他没有按顺序依次列举。
  师:对,列举要做到有序!(板书:有序)有没有做得对的地方呢?他先算出了长和宽的和都是11。你能给他提一个建议吗?
  生:列举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能想一个写一个,做到有序列举,就不容易遗漏了。
  作业2:10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师:这样是有顺序列举了吧?
  生:是有序列举,但重复了。
  师:到哪里就不重复了。
  生:只要列举到长是6米,宽是5米就行了。
  作业3:长 10 9 8 7 6
  宽 1 2 3 4 5
  师:这样行吗?
  生:列举时写上单位更好了。
  师:观察真仔细,从哪里开始列举的?长从大到小,依次少1,宽从小到大,依次加1,对这种列举有疑问吗?老师有疑问,为什么从长10开始列举?这样的列举有什么好处?
  生:长加宽的和是11米,长是整米数,所以长最多是10米?
  师:万事开头难,找到一个开头,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列举了。评一评,对这样的列举有什么想说的。
  生: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作业4:宽 1 2 3 4 5
  长 10 9 8 7 6
  师:从宽为1开始列举,可以吗?
  生:长加宽的和是11米,宽是整米数,宽最小是1米。
  师:后两种列举和第一种列举比较,你想说什么?
  生:后两种列举是按一定的顺序列举的,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赏析:教师没有简单地将知识搬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在学生弄清题意后,感到要围成长与宽的和是11米的长方形是有多种围法的,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需要把多种情况列举出来进行比较,为集中反思为什么要列举(多种答案、多种选优)积累了素材;学生自主列举后,教师选取了学生列举中生成的典型的例子(列举无序有遗漏的,列举有序但重复的,列举有序不遗漏不重复的)展示出来逐一分析,让学生体验了要怎样列举(找准起点、按序排列、确定答案)和列举时要注意什么(有顺序、不遗漏、不重复),再一次为集中反思积累了素材。就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及时感悟,并且能把学生在策略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点滴体验及时地固化下来,强化了对策略的感知。这个过程只能让学生完成,别人无法替代。
  教学后的思考
  感悟是策略内化的必经之路,策略教学最主要的感悟环节是“回顾与反思”阶段的感悟。对此,首先,教师要舍得花一点时间,顺应学生的思维,充分给足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其间,教师应适时介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讨论,并对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形成共识,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使学生的交流和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千万不要把感悟变成“赶着悟”;更不要越俎代庖,把学生感悟变为教师“代悟”。其次,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点滴体验串连赶来,适当加以提升。策略教学不能仅仅把解决某一问题作为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及时感悟,悟方法、悟好处、悟用处,这样学生才能顺利把点滴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策略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环镇小学)
其他文献
他择善固执,且能抓住每一线希望,利用每一个机会。他也许因某人不反对他的意见一时高兴,但事后他对这个人绝不会表示赞许,尤其当他发现此人是揣摩首相的心理时。  丘吉尔八十岁生日时,英国国会上下两院联合赠送他一幅大画像,是当时名画家兰姆·苏士朗的杰作,把丘吉尔画得像一只陷于困境的怒狮。  丘吉尔解嘲地评论他的画像:“这幅画像是一件了不起的现代艺术,其中显然融合了一种力量与坦诚。”  活力充沛,说话直言无
2016年2月,“引力波”三个字震荡了全世界,刷爆了朋友圈。沉浸在传统佳节里的中国,由此掀起了一轮崇尚科学的热情,激发了对浩渺宇宙的奇妙想象与对探索宇宙规律的向往。透过“引力波”,人们对“基础科学的艰辛而美丽”有了真切的认知,科学工作者们对如何推动创新有了深切的思考。  这一场科学的心跳,源于一个来自宇宙深处的、久远而微弱的信号,而这一信号被蓝色星球上的人们捕捉到了。如果爱因斯坦听到广义相对论发布
开设综合实践课,让教学改革在办学过程中深入开展,让改革成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然生成。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委员会”,开辟学科课题、加强课改科研、建设十大基地,湖南隆回一中通过“大课堂”诸多举措,体现了该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思考。  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自新一轮教育改革以来,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专家指导下,在湖南省大课堂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隆回一中坚持“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改革开放后40年,我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和维护者。当前面对多边贸易体制停滞、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逆全球化挑战,中国如何更好处理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现在打出租车很方便,但对于特殊人群,如行走不便的老年人、孕妇,以及肢体残障人士,打出租车就不太容易了。因此,我们为他们设计了一种智能化出租车亭,它既可以利用人体感应触发电源开关呼叫出租车,还可以在里面安心等候出租车。  智能化出租车亭由地面人体感应器(电源开关)、手型闪光灯、CPU闪光控制器、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照明灯,以及打车亭构成。其核心设计就是在亭子地面设置人体感应器,人走到感应区内,触动电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称,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内地专家表示,“减贫”一直是中国人权类白皮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亦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中国政府把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非常核心的位置,不仅为人民提供基本生活权利保障,也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扶贫,使贫困人口真正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这是中国在人权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香港中通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开放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走向民主化。“开放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评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谈学习后的感受,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学生
据报道,南京15岁学生乐乐,因为在课堂上的怪异动作而被其他家长联名要求转学,这件事情让大病儿童的教育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大病儿童无奈转学  因为患有粘多糖病,乐乐一般30分钟就需要小便一次,这样,每天上课时,同学和老师都会看到乐乐离开自己的位子、在教室小便,甚至不穿裤子在教室跑,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面对其他学生家长的指责和强硬态度,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介入此事,通过协商,希望乐乐可以转学到特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份塑造灵魂的事业,是用一颗心去撼动另一颗心。教师,要用满腔的热情、最真挚的爱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努力将他们培养成祖国的有用之材。  从一个学生的故事说起  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小许,个子一般偏瘦小,但脾气暴躁,经常与其他同学打架,打架经常还要叫上他要好的伙伴,上课思想不集中,爱搞小动作,做作业马马虎虎。老师们都说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课堂上违纪不断
今天的香港必须清醒看到,“一带一路”不单是国家的大战略,更是香港的大机遇。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有大陆作为后盾;而作为一个成熟经济体,香港面对的最大困境,就是要突破瓶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无论是挑战还是机遇,都取决于参与“一带一路”的深广度。粵港融合是国策也是民族复兴的关键,香港可以选择闭关自封,但应理解不参与大潮,就等于自绝于大陆市场,自甘摒弃于国家经济发展之外。(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