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瞥”字之再辨析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统编高中教材《语文》必修下册选入了蒲松龄《促织》,其中“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的“瞥”字,有老师通过归纳法推理出“瞥”应译為“忽然,倏然”,但归纳方法存在着逻辑倒置之嫌。本文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对“瞥”字进行多元思考和逻辑分析,实现对“瞥”字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用疏义,从而达到文本的真细读一。
  关键词 《促织》;瞥;归纳;语境;语用疏义
  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被选入统编高中教材《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教材对本文的注释颇详,学生基本能独立疏通文意。但在自学质疑阶段,学生对“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的“瞥”字注释产生了分歧:部分学生认同教材的注释“突然,倏然”,部分同学则否。那么,“瞥”字在文中该作何解,很值得探讨。
  一、识别归纳误区
  笔者搜查网上资料发现,关于《促织》中“瞥”字的讨论共有三篇文章,分别是《关于〈促织〉中的“瞥”》(王彤伟发表于《语文建设》2003年第6期)、《释“瞥”字》(汪允发表于《新西部》2008年第4期)、《试训〈聊斋志异〉选篇中“瞥”字义》(刘舒婷发表于《剑南文学》2010年第9期)。这三篇文章都结合《聊斋志异》整本书对“瞥”字梳理归纳,一致认为“一鸡瞥来”的“瞥”字应训为“忽然,倏然”。可笔者认为这三位老师的归纳释义逻辑推理不严密,值得商榷。
  为了阅读的方便,笔者现把《聊斋志异》中出现17次的“瞥”字及语句列出如下:
  1.曩欲远避,心颇怠,视阴沟甚隐,遂潜伏卷翁下。不意灵官粪除至此,瞥为所睹,愤欲加鞭。余惧而逃。(《聊斋志异·灵宫》)
  2.居数日,有妇携婢过,年四十许,神情意致雅似三娘。公呼女出窥,果母也。瞥睹女,怪问:“何得在此?”女惭不能对。公邀入,拜而告之。(《聊斋志异·黄九郎》)
  3.瞥睹衣履,念似娇娜。乃急跃离地,以剑击之,随手堕落。(《聊斋志异·娇娜》)
  4.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聊斋志异·尸变》)
  5.言次,一十七八女郎,以一青衣,遽掩入,瞥见生,转身欲遁。(《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6.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聊斋志异·青娥》)
  7.后独行谷中,遇老媪以绷席抱婴儿授之,曰:“吾女致意郎君。”方欲问讯,瞥不复见。启襁视之,男也。抱归,竟不复娶。(《聊斋志异·花姑子》)
  8.乃尽三卮,瞥不复见。(《聊斋志异·柳秀才》)
  9.次日,遍告知交,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术也,太血可破。”(《聊斋志异·妖术》)
  10.女约毕离席告别,女送出村,使毕自归。瞥然醒寤,竟是梦景,而鼻口醺醺,酒气犹浓,异之。(《聊斋志异·狐梦》)
  11.生怒捉之,即已飘散;少间,又抚之。生以手按卷读。少者潜于脑后,交两手掩生目,瞥然去,远立以哂。生指骂曰:“小鬼头!捉得便都杀却!”(《聊斋志异·小谢》)
  12.(保住)飞奔殿阎,不啻翅翎,瞥然不知所在。(《聊斋志异·保住》)
  13.至二更后,乃虑俱寂,忽似瞥然一盹,身觉与成易位。(《聊斋志异·成仙》)
  14.公以书生言义,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页。公叹咜良久,乃悟其鬼。(《聊斋志异·棋鬼》)
  15.曰:“阿翁何乃尔!”瞥然复登。李惧,与妻俱奔。(《聊斋志异·珠儿》)
  16.方凄然欲询所之,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生叹惋木立,若丧魂魄。(《聊斋志异·侠女》)
  17.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王彤伟等三位老师都从《说文解字·目部》入手,释译“瞥”字:《说文解字·目部》:‘瞥,过目也,又目翳也。从目,敝声。一曰财见也。普灭切。’在解释这段文字时,又不外提到段玉裁注:“瞥,过目也。倏忽之意。又目翳也。财,今之才字,此似前义足以包之。”“过目也”指向“看”“见”“视”等目视行为,皆为“瞥”之本意。“目翳”,《广雅》释为:“翳,障也。”眼睛受到遮掩,形容迅速眨眼这一动作,故有“倏忽之意”。“一曰财见也”,“财”通“才”。
  三位老师认为,上面第1-9句中“瞥”与“见”或“睹”搭配使用,如果将“瞥”释为“看见”,那么第7-9句“瞥不复见”“瞥不可见”在逻辑上就不通顺;如果将“瞥”注释为“忽然”“倏然”,不仅第7-9句句式符合语法,语意通顺,而且第1-6句中的“瞥睹”“瞥见”也能据此可解。第10-15句,“瞥”皆与“然”搭配可构成副词短语组合,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把它解释为“忽然”,从语法和语义来说也皆能成立。与此相似的是,第16句中的“瞥尔间”也能表示“瞬间,倏然”之意,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短语“遂不复见”,与前句的“一闪如电”构成因果关系。
  但三位老师都忽视了仅剩下第17句的“一鸡瞥来,径进以啄”的“瞥”与其它句在语词结构上的不同,而直接对这个特例套用以上“瞥”字的语用惯例来进行释义。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假命题的批驳,只需用一个反例证明即可。可上三位老师却用这个反例来证明了一个假命题的合理存在,表现出了逻辑推理的不严密。这种归纳逻辑的谬误,无法实现对“一鸡瞥来”的“瞥”字作出较为恰切的释义。
  二、探究语用疏义
  其实,《说文解字·目部》“瞥,过目也,又目翳也。从目,敝声。一曰财见也。普灭切”说明了“瞥”字实有三种释义:本义,动词,“看”“视”;副词,“忽然”“倏然”“转眼之间”;动词,疾现。《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14年第2版 )对“瞥”的注释就是依据《说文解字》:(1)目光掠过,很快地看一下。《淮南子·说林》:“鳖无耳而目不可以瞥,精于明也。”(2)闪现。 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一:“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3)倏忽,突然。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词:“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教材把《促织》中的“瞥”字解释为“忽然”“倏尔”,代入句中似乎既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又能使句意通达。但从上面前16个句子中对“瞥”字词句的语用构成规律看,把第17句的“瞥”释为“忽然”显然不符合上述句中“瞥”字的语义注释规律,也不能体现作者创作的语用惯例。
  实际上,如果从语用释义着眼,就可以找到“瞥”字在此句中较为恰切的释义了。“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如果把“瞥”字释为“忽然,倏然”,就是说成名一群人正在围观瞻玩促织,有只鸡忽然来到近前要啄食促织。从认知常识看,鸡的这种行為于情于理皆难理解。因为“忽然来到”指向的是动作行为的目标结果,后文就没必要再用“径进”来写鸡奔向“促织”的这个动作过程。再说,难道鸡不怕众人吗?就算此鸡胆大,不怕众人,成名等人也会急忙驱赶鸡离开才合常理。如果把“瞥来”解释成“忽然来到”,那么“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完全可以简写成“一鸡瞥来以啄”。
  从修辞学隐性照应理论来讲,“瞥来”与“径进”之间存在着前后承接的照应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写出鸡捕食促织的动态过程,而且还给“成骇立愕呼”留出时间长度,给促织对鸡的到来留出反应时空,使鸡“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得以在情理上成立,既突出促织的敏捷善搏,还表达了由孩童所变为促织而表现的机智可爱。
  由此可知,把“瞥”注释为“看见”或“闪现”要比注释为“忽然”更能表达出《促织》故事的传奇色彩,体现出故事的奇幻神异。如果再对“看见”和“闪现”二个释义作进一步的语用体验比较,笔者认为“闪现”更符合文章语境特点,能写出鸡的狠辣快捷,来势凶猛。因为鸡越矫健越凶猛,越能表现出促织的机智敏捷,为后文促织在宫中搏斗“无出其右者”作伏笔。
  王宁先生把训释分为两类,一类语义注释,一类文意注释。在解释文意注释时,王先生说:“文意注释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的,它反映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这些内容常需透过字面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掘,才能得到。因此,文章注释不是通过词的对当和句的直译而实现的,而且,它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用到另的地方。”[1]王宁先生的文意注释又与王建华先生的语用释义不谋而合。王建华先生说:“静态的话语意义,可以脱离语境、语用主体进行抽象、概括,它的意义常常是自足的、一般的。而动态的语用意义则同语用主体和语境等因素紧密相连,理解它必须置于一定的语境,同语用主体的意图挂钩,才能明确其具体的含义。”[2]
  不管是王宁先生还是王建华先生都认为,对一个词语的理解必须紧扣词语所在的语境,都要同写作主体的创作意图挂钩,为语词释义指明了一个与字词典静态释义不同的方向。这是因为,对文本解读来说,理解任何一个语词必须依据文本的语境。词本无意,意随境生,每个词语在具体文本中都等待着读者去找寻它的确切语用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宁.训诂学原理[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250.
  [2]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92.
  [作者通联: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本中的“悖论”是深入探究文本意蕴的突破口。三个案例中的三个“悖论”分别来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李森祥的小说《台阶》、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希望能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解读文本的视角。   关键词 悖论;封建家长;奴性心理;幸福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的两个对立的结论。文本中的“悖论”,通俗的讲就是一段文字中或两段文字之间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值得怀疑的学习
立足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文化类校本课程读本编写的源动力.编写文化类校本课程读本的目的不仅是希望更多的学生
得失与终点、起点、过程关系的背后,是主体不同胸襟与品位的体现,我们最需要的是保持一种从容、淡然的心态.我们的生活,除了得失,还有家国的责任与自我的担当.文题在外在形式
摘 要 本文从审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以及人作为“种”的存在的特殊方式,阐释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审美表达,提出了语文学科的鉴赏与创造,是情思统一的创作审美思想,是文质兼美的语体审美主张,是刚柔变通的表达审美追求的具有显中华民族审美特质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学科的审美;审美鉴赏;审美能力  一、 审美:生命在情感维度上对客观世界的投射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实用文本阅读版块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内容分析与理解能力.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实用文本阅
摘 要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山水小品的代表作,结尾借舟子之口点出的“痴”字,正是一篇之魂。在作者看来,“痴”是如痴如醉、浑然忘我的境界。作者除了以空灵之笔点染出了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卷,还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出了一个“痴人”形象。作者的“痴”主要体现在情痴、行痴和景痴。他痴迷于超凡脱俗的雅致,痴迷于“独行”,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而作者“痴”的背后掩藏着一颗“痴心”,即故国之恋、亡国之痛
摘 要 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日、美等国中学语文课本中对鲁迅形象的塑造与中国大陆有所不同,他们共同认定鲁迅作为文学家或作家的身份,有的甚至认为鲁迅是政论家和翻译家,却有意淡化或忽略鲁迅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角色。境外中学生对鲁迅的接受状况可谓喜忧参半,当下境外学生对鲁迅的接受面临挑战,国家应加大力度推进境外青少年鲁迅教育。   关键词 境外;鲁迅作品;鲁迅形象;学生接受   鲁迅是现代以来百年中国为数
据媒体报道,当前我国的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慕课更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网课一派繁荣的背后,十几元甚至几元即可购买“代学网课、代考试”一条龙服务,已在部分高校成为公开的秘密。   有人認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技术手段解决,如对学生进行人脸识别等。但问题是,上课可进行人脸识别,提交作业如何进行人脸识别?一些人认为,
为了促进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的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考试内容、考试目标、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上少于大
摘 要 中国学生要想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阶思维能力。语文学科教学应侧重这三种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培养高阶思维的主阵地,本文对一等奖录像课《秋天的怀念》进行分析,提出高阶思维缺失表征与培养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高阶思维;优质课反思;教师作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