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注重有效性,要求教师将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贯穿地理教学的始终。通过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以致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就是水到渠成。2017年高考地理卷中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社会、掘井式的深刻分析问题、考查学生全面审题到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就是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指挥棒。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高考;学生能力
2017年高考尘埃落定,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和提高,成为今年高考乃至今后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以全国Ⅱ卷为例,结合平时地理教学实际,有如下几点感受和认识,提出来和广大地理同仁共同探讨。
一、 高考试卷中明确体现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
地理课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些理念在今年高考试卷中有着明确体现。
1.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今年全国Ⅱ卷中从古代尼罗河流域的耕种到当下山西省煤炭经济的转型,从冰河期古人类跨越白令海峡季节的选择到当下跨海大桥的慎重考量,都体现出人类与地理环境需要协调。
2.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高考卷中白令海峡跨海大桥的建设成本高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是考查学生从气候、冰层、温度、风暴、地形、食物和饮水、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劳力等等方面综合思维全面分析。
3.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中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这在全国地理Ⅱ卷中贯穿始终,江苏省、北欧地区、古埃及和相关的热带草原与地中海气候、贺兰山前地形到土壤等等问题,都需要从区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4.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今年全国地理Ⅱ卷中特别是在43题旅游地理一题中,考查学生为旅游者在茶马古道所经滇、川、藏等地区,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前期准备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
二、 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高考应试水到渠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今年高考卷中明确释放出注重如下能力的考查,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的具体体现。
1. 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全国Ⅱ卷第1、2两道小题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考查就是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范例。多年来我们的地理教学都讲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最冷月均温0摄氏度线,年雨量800毫米线等等。但是在实际地面是否有天然河流,植被、土壤等有无明显的截然不同的变化界线,理论依据与实际地面如何对应,都需要很好地思考和关注。江苏省内江南江北地区的对比,也是对长江两岸自然人文的实际状况很好的考查。这些试题提醒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理论联系实际。
2. 密切关注当前社会,放眼世界
全国Ⅱ卷从命题材料到测试的问题,关注了江蘇经济、交通的发展。关注了气候与汽车轮胎的测试。关注山西省煤炭经济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关注一带一路在中国的茶马古道一线旅游。南方“红色荒漠”问题的治理。世界范围的白令海峡交通发展问题等等。一个个问题看似零散,但是综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重点考查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中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当前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胸怀中国,放眼世界。
3. 掘井式的深刻分析地理问题
对山西省煤炭炼焦的过去、现在,产生的问题、原因、治理的措施等方面,以及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中次生林和人工松林的差别,进行掘井式的深入提问和剖析,让考生乃至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和学生对今后的地理学习和地理教学都要重视深刻理解,深入探讨,透彻的剖析,避免泛泛而谈,避免皮毛式的了解。避免对教材所列问题进行教条式的列举和分析。
4. 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地理卷Ⅱ问答题更是要很好地掌握和领会命题人所给的文字、图像中所含的信息,才能正确判断问题的指向。36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灰分和硫分含量低,供应全国并出口,图中煤矿的数量、公路运输的距离,都是答题的信号。37题文字材料中“白令海峡第四季冰期全盛时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连”成为第(2)问答题选择夏季的关键信息。海峡的深度、宽度、两岸山地、冰后期海平面升高等文字信息,都成为回答(1)、(3)问的重要方面。学生必须在获取如上关键信息的基础上,需要结合题面准确的问题方向和材料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而题目提供的材料必然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学生需要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联想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将地理学的综合思维、空间联系、空间想象、区域对比等等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应用到高考考场之上,结合高考素材的实际,解决问题。
透过高考试题这个小小的窗口,能够感知到今后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我们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关注的目标。
作者简介:
冯岭,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高考;学生能力
2017年高考尘埃落定,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和提高,成为今年高考乃至今后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以全国Ⅱ卷为例,结合平时地理教学实际,有如下几点感受和认识,提出来和广大地理同仁共同探讨。
一、 高考试卷中明确体现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
地理课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些理念在今年高考试卷中有着明确体现。
1.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今年全国Ⅱ卷中从古代尼罗河流域的耕种到当下山西省煤炭经济的转型,从冰河期古人类跨越白令海峡季节的选择到当下跨海大桥的慎重考量,都体现出人类与地理环境需要协调。
2.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高考卷中白令海峡跨海大桥的建设成本高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是考查学生从气候、冰层、温度、风暴、地形、食物和饮水、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劳力等等方面综合思维全面分析。
3.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中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这在全国地理Ⅱ卷中贯穿始终,江苏省、北欧地区、古埃及和相关的热带草原与地中海气候、贺兰山前地形到土壤等等问题,都需要从区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4.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今年全国地理Ⅱ卷中特别是在43题旅游地理一题中,考查学生为旅游者在茶马古道所经滇、川、藏等地区,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前期准备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
二、 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高考应试水到渠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也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今年高考卷中明确释放出注重如下能力的考查,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的具体体现。
1. 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全国Ⅱ卷第1、2两道小题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考查就是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范例。多年来我们的地理教学都讲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最冷月均温0摄氏度线,年雨量800毫米线等等。但是在实际地面是否有天然河流,植被、土壤等有无明显的截然不同的变化界线,理论依据与实际地面如何对应,都需要很好地思考和关注。江苏省内江南江北地区的对比,也是对长江两岸自然人文的实际状况很好的考查。这些试题提醒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理论联系实际。
2. 密切关注当前社会,放眼世界
全国Ⅱ卷从命题材料到测试的问题,关注了江蘇经济、交通的发展。关注了气候与汽车轮胎的测试。关注山西省煤炭经济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关注一带一路在中国的茶马古道一线旅游。南方“红色荒漠”问题的治理。世界范围的白令海峡交通发展问题等等。一个个问题看似零散,但是综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重点考查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中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当前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胸怀中国,放眼世界。
3. 掘井式的深刻分析地理问题
对山西省煤炭炼焦的过去、现在,产生的问题、原因、治理的措施等方面,以及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中次生林和人工松林的差别,进行掘井式的深入提问和剖析,让考生乃至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和学生对今后的地理学习和地理教学都要重视深刻理解,深入探讨,透彻的剖析,避免泛泛而谈,避免皮毛式的了解。避免对教材所列问题进行教条式的列举和分析。
4. 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地理卷Ⅱ问答题更是要很好地掌握和领会命题人所给的文字、图像中所含的信息,才能正确判断问题的指向。36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灰分和硫分含量低,供应全国并出口,图中煤矿的数量、公路运输的距离,都是答题的信号。37题文字材料中“白令海峡第四季冰期全盛时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连”成为第(2)问答题选择夏季的关键信息。海峡的深度、宽度、两岸山地、冰后期海平面升高等文字信息,都成为回答(1)、(3)问的重要方面。学生必须在获取如上关键信息的基础上,需要结合题面准确的问题方向和材料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而题目提供的材料必然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学生需要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联想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将地理学的综合思维、空间联系、空间想象、区域对比等等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应用到高考考场之上,结合高考素材的实际,解决问题。
透过高考试题这个小小的窗口,能够感知到今后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我们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关注的目标。
作者简介:
冯岭,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