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科学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a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取得成效。本文将对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数字化教学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工具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数字化的高精度观察及工具测量的方式,在具有完善交流体系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完成教学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有助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信息化与数字化资源环境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包含众多物理、化学领域知识,对于理化素养与知识积累较少的小学生而言,难以快速掌握复杂的科学理论,因此在新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展示科学道理,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应用形式分析
  (一)巧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现实增强、虚拟模拟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功能。多媒体技术是早期数字化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体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关于 “果实形成”的科学教学课程中,学生难以主动发挥想象力总结植物开花、结果、生长的过程,使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动态模拟果实形成的各阶段,配合生动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思考果实形成的动力、条件所在。在展示教学细节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各阶段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二)采用数字化教科书,打造移动课堂
  数字化教科书又称为数字教材、电子教材、电子课本、电子教科书。数字化教科书并不是纸质教材的另一版本,数字化教科书的表现形式为网页,但它突破了时空限制,具备动态、实时更新知识的功能,相对纸质教材具有能反复使用的优势。数字化教科书的实施是打造移动课堂的首要步骤,数字化教科书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在深化学生理解知识、拓宽视野、个性化交流协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教科书的运用,不仅对学生学习具有巨大帮助,对教师而言,电子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封闭性、稳定性、静态性,其海量的教学资源便于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三)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实验仪器是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体现,是一种开放性教学工具,综合了传统实验仪器装备、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目的是帮助学生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数字化技术与实验教学结合,能够营造一个可视化、真实、互动的模拟实验场景,学生在计算机显示端即可接收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教学互动,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仿真,体验交互学习过程;在允许的范围内轻易地更改实验参数与实验条件,快速得到不同实验设置下的实验结果,有效缩短了实验耗时。
  除虚拟的实验过程以外,数字化传感器、数字化pH计等实验设备,也是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技术手段。传感器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数字化技术设备,主要包括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具备快速、精确、实时采集数据并自动记录和分析的功能。如学生可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测量不同的温度值,在教师的辅助下深入掌握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四)构建科学课教学交流平台
  借助现代数字化手段构建小学科学教学交流平台,是从教师、学生角度考虑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可构建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教师三种形态的交流平台。在小学科学教师交流平台上,教师均可发表自己的教学意见与建议,共享优秀的教学经验。
  二、數字化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一)加强学生的科学知识积累
  知识的积累应从小做起,小学科学课程并不是虚设的,而是激发小学生培养科学爱好的基础课程,是深度积累科学知识的前提条件。比如,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还能在教师辅助下探寻更多的课外知识。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更能进行自我学习,实现知识拓展。
  (二)提高创新与动手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顺利获取实验数据,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他们在数字化模拟软件中直观感受物体的理化变化,增加了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次数,如此,学生就更乐于探究、乐于思考。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提升整体认知能力,在激发学生创造与联想思维方面成效显著。
  三、结论
  数字化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拓展科学教学深度,培养学生创新与动手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应遵循适时适度原则,让数字化技术成为优化教学效果的利器,同时克服数字化手段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弊端,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将其渗透于小学教育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对开拓学生的眼界也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其中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健康地接受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是一门开放实践、鼓励创新的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这门课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以往的经验看,信息技术对教学成果的展示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这项技术的运用,
小学科学是科学知识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做好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向,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带来重要助力。小学科学作为以科学知识启蒙为核心目标的学科,其教学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认知兴趣,以及吃透素质教育目标要
本文以“科—工整合”的思路来搭建教学框架,对《设计电路》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从整合设计思路、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汇报方式的选择、实验器材的改进、拓展环节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试教时的一些思考。  一、教材课程分析  《设计电路》是湘科版科学课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中的第3课。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电路的组成部分,知道了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本课将引领学生在此基础上根
在科学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并不于在知识重复的次数,而在于概念的挖掘和思维的呈现。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隐形的思维可视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帮助学生深入、透彻、系统理解科学知识,从而进入有效学与教的良性循环。如何将思维可视化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本文从“看”“画”“说”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思维可视是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局限性而提出的认知策略。它是指通过图画或者分析表等形式,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卓越的内涵应该怎么去理解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熟练运用教学技能,提升教研、科研的能力。  卓越的小学科学教师就是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科研、科技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超出一般的科学教师。要在小学教学中彰显科学教师的卓越品质,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太看
预习导学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利用多元化预习导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导学,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使科学课堂实现高效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义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在小学阶段
“设计教学法”是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创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拟订计划、自行实践探究,实现任务的自主完成。“设计教学法”跳出了教科书的框架,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凸显了多学科融合,实现了手脑联动、知行统一。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探究性、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适合“设计教学法”的实施。我在近几
小学科学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主要依靠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是课堂中外显的明线活动,培养学生内敛性的科学思维主要是通过探究性的问题链进行引导,真实有效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真正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这样的科学课堂才能促进学生成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苏教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常见的力”中《浮力》这一课为例,设计出能提高其思维水平的问题链,从而培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以实验教学为依托,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运用适宜方式、基于设计编排等方式,逐步增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发挥实验的真正效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参与探索,这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提供了途径,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了路径。但目前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中仍存在课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不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基于此,教师可以适时地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从而优化科学实验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验的直观性以及探究能力三方面,分析如何合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观察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实践性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课前提前安排好实验,学生会提前得知实验步骤,按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