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意象,比较阅读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代表作,其“杨柳岸,晓风残月”已成千古绝唱。细细品来,整首词的诸多意象处处饱蘸着愁绪,时而淡淡浸出,时而浓墨泼洒,然而,个中滋味学生却很难感同身受。笔者认为,品味词中具有共同文化和情感特征的意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品鉴这首词。笔者试图联系有关诗文,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解读和赏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参考。
  一、关于情感基调,可作为课堂导入
  这首词是作者离开北宋都城汴京,与情人话别时所作。关于词的情感基调,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给学生讲三个层次,一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已”,已道出了离别的浓愁;二是秋天的离别,又有所谓“离人心上秋”,即一个“愁”的形象外化;三是在柳永敏感多情的心里,他的送别,可以说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写于秋天的离别歌诗,柳永始终以最平实的语言站在情感的最高层。
  二、抓住意象,全词逐句赏析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一句中有三个意象——“寒蝉”“长亭”“骤雨”,每一个意象都与“分别”有关,或说与“分别”的心境有关。
  1 寒蝉。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入狱时有一首《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恩侵。”西陆指秋天;南冠是囚犯,这里指自己;客思是家乡之思。给学生的解读是:这秋蝉本就易引发人们悲戚的思念,更何况是“寒蝉”,一个“寒”字,更兼有鸣声凄切之意,作者用蝉鸣的凄切之声衬托了离别时心中的凄切。
  2 长亭。古人多在长亭送别,在途中设亭子供人休息,每隔五里一亭称“短亭”,隔十里一亭称“长亭”。
  李白《菩萨蛮》这首词写旅客哀思之情,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叔同更是在《送别》中写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长亭是送别的意象,是远离的意象,也是思念的意象。
  “长亭更短亭”,视觉印象是“亭亭相连,一直到路的最远方”,而其中蕴含的心理活动是前路茫茫心茫茫,分别后还会有见面的机会吗?作者写长亭,既是眼前实景,点出送别之事,又是心事所指,意含离别之伤。
  3 雨。“雨”在这里也是送别的意象,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前者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后者写道:“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雨都是带了心情的,恰如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雨下在离别时候,助长了人们心中的哀怨。柳永的情感则更深入,直接由“雨”表达心情,体现在这“雨歇”上:“骤雨”形容雨来得密急而猛烈,然而“初歇”则意味着“雨停了,必须起程了,必须分别了”——就踏着这秋天的失意和凄凉,从此天各一方,怎不叫人柔肠寸断呢?
  (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 饮酒。大凡作别,不可无酒。白居易《琵琶行》写“浔阳江头夜送客”,其中也提到“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还有上文提到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劝君更尽一杯酒”,李叔同的“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全都有酒,也都与分别有关。
  而酒又与心情有关,不是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吗?
  同样是饮酒,这里柳永却有别样滋味——“都门帐饮无绪”。“无绪”,没有心思。“举杯销愁”应是愁思满怀了,却言“无绪”,这强烈的对比,其实正是反衬作者百感交集,痛苦无言以对的心情。
  2 兰舟。舟船是古代作品时常出现的远行重要交通工具。“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是乘舟而辞行。
  于是,舟船,就承载了许多的离愁,也承载了许多难舍难分缱绻缠绵的情意。而柳永心中更是痛苦万分,这体现在“留恋”与“催发”的两相对比上:小舟啊小舟,本载不动许多愁,可是难分难舍之时,却偏又催人乘舟离去,也难怪乎要“无语凝噎”了!
  (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直接写分别的细节,可以联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柳永的“相看”与“相顾”又有不同,是“执手”的看。“执手”,就是意味着要“分手”,也意味着不忍分手。“竟无语凝噎”,竟,“竟然”,或说是“以至”——以至喉咙哽住,说不出话来了。这句诗是一个静的画面,作者离泪零落,相顾无言,其实心中有千言万语,如大河奔流无法静止,这是口中无声心中有声。
  这静与动的搭配,这无声与有声的结合,使词中人物鲜活的生命和真挚的情感如同发生在我们眼前,怎能不传神,怎能不扣人心弦,引起我们的共鸣呢?
  到这里,词的上阕部分更多的是叙事和写实,通过相关具有共同文化和情感内涵的意象,情景交融,景中见情,这是这首词给我们的第一个境界。
  接下来,这首词展示给我们第二个境界,即时空精神,同时也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意象。对这个“时空精神”的理解是:
  第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情感却希望超越生命追求永恒(时);
  第二,人是渺小微茫的,而人生存的天地却是旷远博大的(空)。
  这样的两个矛盾,体现的情感还是“伤愁”。前面讲“竟无语凝噎”,那么,心中想的是什么呢?接下去品味第四句。
  (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想到往前走了又走。这一方面是与“留恋”“执手…‘长亭”这样依依不舍的送别相照应,一方面是展望行程和未来,将会分别得很远很远。远到什么程度呢?诗人说“千里烟波”,就是烟波浩渺,一片迷蒙。而“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说傍晚的云气厚重深沉,楚地的天空多么辽阔,离去的人儿消失其中。这样一个苍茫天空下目送情人渐去渐远直至不见的画面,就是个具有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意象,是渺小的人在广袤的空间里无助的感叹,也是词人心中愁苦的反映。我们可以比较欧阳修《踏莎行》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还可以举《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起始四句,帮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上所反映的词人的心境。诗是这么写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走了又走,犹如说“念去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相对于柳永的诗句比较直白,但与“念去去”这一句的情感是一致的,也正好是对柳永这一句蕴含的情感的解释:两相分离,天各一方。   (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正对应了上文提到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和“离人心上秋”这两个送别的情愫。“清秋”送别,更增加了别离的愁苦。在这里,“清秋”这个意象是一个时间概念。
  (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句话可以有两个意味:①在何处我的酒会醒呢?②今宵酒醒,你我又会身在何处呢?
  “杨柳岸,晓风残月”作为意象,具有空间的典型性,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这句会成为这首词的标志,也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名句。我们来品味这几个意象。
  1 杨柳岸。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笛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即《折杨柳》,是古代伤离别的曲子。柳永以“杨柳岸”的典型空间概念,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内涵。
  2 晓风残月。极言酒醒之后,已是清晨,晓风凉浸入骨。回首昨夜宴别,作者已是孤身一人,似梦非梦,只有天边的一钩残月相陪。月圆人不圆,以此反衬,勾人相思,范仲淹有诗句“明月高楼独倚,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而月缺人亦缺,以此正衬,残月孤人,可堪比较!这样的相思不仅仅是愁,更浸透了一种难言的痛。
  全句不着一“人”字,却使一个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独自徘徊、黯然销魂的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全句不着一“别”字,却以折柳的离别旧俗,以残月勾勒的别后心伤创造了这经典的一幕。全句三个意向不是简单的罗列,若不是情感、形象在其中的贯穿涌动,绝没有这样悲凉至极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句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这里说的“经年”即一年,但其慨叹的实际是来年,是以后的每一年。“应是”的解释是“可以想象是”,这句话是说,以后的每一年,可以想象的是,即便逢着美好的时辰,有着美好的景物也是形同虚设。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请看最后一句。
  (八)“便纵有干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全词到这里,发出了最深的感慨:“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话的解释是:纵然有干种深情蜜意,又能和谁去说啊!细细品来,它有两层意味:
  第一,人不相见。即陆游所说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第二,无法言传。即李商隐所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从“念去去”句开始,作品展现的时空精神,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人的一个普遍的文化精神,这包含在时空精神之中的,是一种对人事、感情和宇宙的感动,作者希望的是:时间上,“但愿人长久”;空间上,“千里共婵娟”。然而现实中无法做到,而是产生“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情爱的永恒之间的矛盾”,“人的个体的渺小与天地的旷远博大的矛盾”,这两种矛盾使人慨叹、伤愁。我们可以用李清照的一句词概括这种伤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同样,我们也可以在中国的古诗中找出类似的慨叹,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人事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总结收束全文
  总结可以考虑概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词中丰富的意象;二是比较阅读的方法;三是通过解读作品意象中富含的内容,概括这首词的主题和情感。
  笔者的教学设计,即围绕这样的比较赏析。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角度新颖,容量丰富,能够在拓展中运用共同的文化和情感特征进行比较,相互映衬,既创设了教学情景,帮助学生产生共鸣,也让学生尝试了一种新的赏析方法,使这篇课文的教学成为学生深刻的记忆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其他文献
古与今、过去与未来是互通互融的,“今天在场的事物背后隐藏着昨天的不在场的事物;昨天在场的事物背后隐藏着尚未出场的后来的事物”。民国写作教学可谓是传统与现代写作教学的交接处,二者相互“隐藏”,相互激荡,如同泾渭交流。对这一时期的写作教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写作教学解构的过程和原因,以及现代写作教学建构的过程和内容。有关这一问题,历来不乏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多偏重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宏观的、整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流传着多若繁星般的诗词佳篇,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真实生活,也凝聚了先人们的种种家国情怀。长久以来,家国题材的诗词就如同浩瀚诗海中的一股激流,述说着百朝更替,千古兴亡,时而婉转多变,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慷慨激昂,非细读深思不能尽察。每当我们读到这类题材的诗词时,仿佛与古代的英雄豪杰们畅谈交心,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作为家国题材诗词中的代表作,《诗说中
李宽松、罗香萍所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介绍,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魅力。全书共十三章,前四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以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5章到第11章,分别从教育、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七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丰富内涵。最
每一次课堂教学改革都承载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也推动着无数语文教师反复思考与实践,但结果常常不能尽如人意,甚至可能滑向某种教学形式的极端。究其根源,一些课堂教学形式的提出不仅没有促使学习真正发生,反而成为教师加入教学改革的装裱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张玉新老师的《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诸多语文教育者的好评,不到三个月便入选了教师喜爱的100本书90佳。这本书可供读者学习、思考
书名: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  作者:贺卫东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ISBN:9787561354445  定价:32.00元  贺卫东主编的《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一书,在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并结合教材与现代教育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该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为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作
【关键词】《峨日朵雪峰之侧》,官能意象,转化重构,精神自救  昌耀的诗歌往往凝聚着个体对特定历史时空复杂的心灵体验,被选入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体现了这一特征。对于该诗的解读,《教师教学用书》强调其与诗人生命经历之间的密切联系:“《峨日朵雪峰之侧》写于特殊的年代,这时的昌耀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生活却给了他严厉的答复”。很多教师正因忽略了这种密切联系,从而消减了该诗的精神价值。 
编者按  “任务”“活动”“情境”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高频词,是体现课标理念的关键点,也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支点。抓住这三个词,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而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课标理念。本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王本华从编写人员的角度详细解析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架构:任务设计是高中语文教材的核心追求,恰切的活动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学习和探索某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的、逐渐深入的思维路径的描述。[1]在一定的年龄跨度内,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具有学习进阶的特征。乔尔将阅读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阅读前阶段、初始阅读或解码阶段、确认阶段、为获取新信息阅读阶段、发展多元观点阶段、建构及重构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学习阅读”(Learning to read)时期(0~6岁、6~7岁、7~8 岁),后三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该篇第一次被语文教科书收录作为课文,是在1923年版的初小《新学制国语教科书》。作为经典篇目,这篇童话曾被选入苏教版、人教版等中学语文教材,2016年继续被选入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简称“统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在教师教学用书里,这一单元的编写意图是:“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
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形象,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具有的常规象征意义是,身处逆境的入,只要胸怀理想、不懈追求,终会收获成功,但也有人对此怀有疑惑。课堂上曾有大胆的学生提出:丑小鸭能够变成天鹅,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只天鹅;如果这家伙不是天鹅,那么他再努力奋斗又有什么用?  事实上,这样的质疑直指丑小鸭形象的传统教育意义。遇到这样的质疑,教师如果不加以厘清,会引起学生的迷惑。龙生龙,凤生凤,是不是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