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作业,为生物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9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坚持给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使作业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收看电视科普节目,与科学亲密接触
  在每届七年级新生“绪论”课上,我都设置一个“谁知道的多”的交流环节,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与生物科学有关的电视节目的名称、大致内容、播出频道、播出时间等。要求每位学生选其中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节目,利用课余时间收看,既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又从中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准确、可靠的生物学知识,以助于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二、参观游览,大开眼界
  1.参观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学生了解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的生长、活动状况,既愉悦了身心,又获取了知识,增进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我经常对学生进行纪律和安全教育,建议在家长的带领下于双休日进行参观游览)。
  2.参观生物集市。生物集市(菜市、水果市、花市、鸟市、鱼市)是识别动植物的好场所,又非常贴近生活。通过实地参观,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种类的生物,亲身体会到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更深切地认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其他生物,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许多生物分类的知识。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弥补学生对生物的直观认识的欠缺,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巩固旧知,强化效果。
  三、养花种草,饲养小动物,和生物交朋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事如此,学习知识更应如此。然而通过调查,我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家中都养有植物或小动物,但由学生自己养的却寥寥无几,这样学生就失去了身边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于是我要求学生从家庭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在自己家中养一到两种动植物,比一比,看谁养得好。
  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积极性很高,查找资料,向师长、园丁、商贩请教养护方法,施肥、浇水、喂食、观察形态结构、了解生活习性、关注生存环境、写观察纪录,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学生还把鱼缸、盆栽花卉带到学校,美化教室环境。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许多生物学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也大大增强,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热爱生命、关心身边动植物的情感,更加认识到地球是人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园。家长也欣喜地发现孩子长大了许多:比以前勤快了,更加热爱劳动了,责任心也增强了。
  四、搜集资料,资源共享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此新教材(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作了专门介绍。学完这节课,我不失时机地布置作业:每人准备一个“生物信息资料本”,汇总自己收集的各种与生物有关的资料。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获取一条与生物学相关的科技新闻、生活小常识或趣味知识,注明出处、日期,并作简短评论。
  这项作业,促使学生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比单纯地办生物知识简报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全体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生物信息资料本”上,有剪报、摘抄、图片,还有自己写的观察纪录、调查报告,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许多同学还对其进行了漂亮的装饰设计,看起来赏心悦目,令人耳目一新。学生的“信息资料本”定期展览,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我从中了解到许多因时间、精力所限没有了解到的趣味生物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五、提出问题,善于质疑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问题就没有认识上的进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是一个人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提问题当作作业来完成,鼓励学生从课本中、课外活动中或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无论课堂内外,都允许学生随时发问,并经常鼓励、奖励善于提问的学生。
  由于提问的范围没有特别的限制,学生思维比较自由,想问而且敢问、会问,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认真观察、积极思维的习惯。学生提的问题,有些是用当今的科学知识无法完全解释的,我向学生说明这一点,更激发了他们探索生物学的欲望和对生物学事业的热爱,产生了持久钻研生物学的动力,甚至把生物科学中与该问题相关的领域作为自己未来的奋斗方向。因疑而学,因学而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渐生成,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随之产生。这种作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成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动力源泉之一。
  六、参与课件制作与展示,让学生的特长有用武之地
  1.把编写课件的思路和脚本给学生看,让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开阔课件的编制思路,提高课件的编制质量。
  2.在进行课件制作的准备工作时,开展有关的图片、视频、声音等素材的征集活动,给被选上的材料评奖,并在课件上为材料提供者署名。
  3.在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把录音、拍摄、剪辑、电脑程序的编写等工作作为活动项目交给生物、计算机、科技等兴趣小组的同学,既发挥了学生特长,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巩固了生物学知识。
  4.学生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展示,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又诱发了同伴的求知欲望。
  以上几种开放性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走进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大课堂,深深地喜欢上了生物科学,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大大增强,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效地促进了生物课堂教学,为生物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生物课学习成为既增长知识又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源泉。
其他文献
1.我国交通网络基本情况  交通运输线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内河航运、管道运输等。我国铁路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四纵、三横、三网和关内外三线为骨架,联接着众多的支线、辅助线、专用线,可通达全国的省市区的铁路网。四纵是指: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三横是指:京秦—京包—包兰—兰青—青藏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三网是指:东北铁路网、西南铁路网和台湾铁路
摘 要: 世界教育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教育改革如果最终不能影响到课堂的改变,这样的改革成效就是令人怀疑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反应敏捷、主动参与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教学应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然后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还要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乃至整个科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物理实验提供了一片沃土。作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及资料的分析,以及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对物理探究性实验的界定、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 教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针对加工中心换刀机械手频繁出现的刀臂卡刀故障,给出拔刀、拨正机械手、排除乱刀3步骤故障排除方法。分析故障根本原因,给出采用三点组合模具对刀仪重设主轴第2原点坐标及主
立式辊磨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水泥厂生产线。新建现代化水泥生产线中,煤、生料的粉磨采用立式辊磨者占90%以上,水泥熟料和矿渣粉磨采用立式辊磨者越来越多,所以在现代化水泥工厂
摘 要: 作者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以“铝的氢氧化物”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了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实例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的改革目标和《化学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  1.开放课堂,教师重组。  学校图书馆、化学实验室和常规教室三位一体,同时构成课堂。图书管理员、化学实验员和化学教师共同组成教师组,以化学教师为中心,三地多人展开教学。  2.“自主性”和“主导性”相结合。  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材和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自己选择要探究的问题,探究的方法和地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不可缺少的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同时又是参谋、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再造和创新的过程,不仅要立足于“教”,而且要立足于“学”,因此,化学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 学导式教学 化学课堂 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要求和设计,促使化学教学方法在反映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学科特征和师生相互关系方面,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都是按照
摘 要: 文章从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出发,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及作用,同时指出它存在的不足,提出现代教育必须将多媒体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传统教学 有机结合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过程也是以物理现象为研究基点的,学生对物理要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要依靠对物理现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的指导思想  1.强调以实验为基础  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把实验当作学习生物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的习惯和思路。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备课或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如尽可能多地增加探索性实验,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