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可视化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大数据应用到各个领域,让校园管理由信息化向智慧化转变成为可能,为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带来了重大的变革。本文以大学生学情监测平台建设为思考点,立足平台建设模型设计,在平台建设思路、平台构建基本原则、平台建设主要内容以及应用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阐述。
关键词:学情监测平台;建设;理论构思
课题来源:本文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学生学情监测平台框架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19CSZJll)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技术己逐步应用到各行各業,给社会生活和业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作为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源头,怎样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辅助的能力,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设计高校大学生学情监测平台,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提高高校的信息管理能力,如何将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高效结合起来,本文从平台建设的角度提出以下理论构思。
一、平台建设总体思路
大学生学情监测平台应从大数据资源整合入手,建设学情监测数据系统为载体,综合设计一套易于操作的可视化监测平台,在实践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依托校内现有的“招生”、“就业”、“学生成绩”、“学工”、“图书借阅”、“食堂”等系统,搭建具备覆盖全时空的信息采集手段和管控网络平台。在具体框架设计上,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实现不同部门间数据的共享。通过综合的数据平台,将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共同的服务终端,实现数据共享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信息结构。
二是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决策。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平台上的学生数据进行挖掘和提取,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服务、就业指导、学业成绩、心理评测、安全保卫等工作提供趋势报告以及行为预警,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指导,为各类决策提供更好的科学性参考。
三是实现高效协同应用中心与数据可视化中心的构建。通过构建创新应用实现多角色、多用户的统一访问应用,面向不同的管理角色提供不同的展示视图和视野范围。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实时信息联动查询与场景化的应用展示。
二、平台构建基本原则
第一,着眼当前,规划未来。以现有的业务需求为驱动,充分考虑未来学情分析建设中的海量异构数据统一融合这一大趋势,使之成为可以提供高质量信息数据来源的平台之一。
第二,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既要创新对平台进行设计和规划,又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成果,在满足平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引入成熟的平台体系,综合考虑系统建设与运营成本、系统性能价格比,尽可能节约资金投入。
第三,应用驱动。信息化的归宿是应用,要做到信息与业务相互融合。一方面,具体业务流程必须以信息流为支撑,同时业务开展过程也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另一方面,开展业务流程中,要利用获取的信息流指导业务,以便达成高效开展工作的目的。
第四,安全可靠。数据安全是当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保障,要确保系统功能正常、性能稳定、反应及时、数据可靠。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指标要合乎相关标准。
三、学情监测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并完善两个数据库
建立共享数据库。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需求,调研全校各部门持有数据信息和需求数据信息,统筹规划共享数据的内容,设定可共享数据范畴,统一数据编码,上传共享数据,建立共享数据库。
建立专题数据库。根据数据信息的固有属性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应用情况,将学生的多种数据类型,以学生为主题资源中心,聚合学生的各种日常数据并且有机整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沉淀的数据形成学生动态化主题资源数据库,并将形成的主题资源库作为标准和模板,建立专题数据库。
(二)确定数据使用标准
首先,要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为便于数据整合,需要在全校范畴设定数据集成的标准,标准既要考虑数据集成的统一性,又要保持原始数据流的有效性。在实际中,应通过深入调研各业务系统使环境和操作习惯,简化标准指标,规范数据整合的流程,最终实现各单位数据的集成。
其次,要进行有效分类。按照分类法的原则,可以将学生的数据分为基本档案数据、学习成绩数据、生活消费数据、图书借阅数据、活动轨迹数据、奖助贷数据、招生就业数据、心理测评数据、职业测评数据、创新创业数据等,结合校内已有的各种系统数据,通过深入的大量的调研走访,在不影响学校基础业务的前提下,明确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简单明了的专题数据库分类准则,统一集成规范,实现数据最终的专题分类。
(三)进一步优化学情监测平台
完善统一的学情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完成实现标准数据的抽取、装载以及转换工作,同时支持规则设计以及工作流的调度。数据集成后按照标准存放在数据资源库中,形成面向学生管理的专题资源库,如学生库等。建立专题资源库共享平台。通过专题资源库的分类标准,将校内各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的分类,再通过成熟的数据提取整合技术,使得校内的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形成某种或者多种的关联关系,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时的进行信息的联动查询与场景化的应用展示,实现数据的集中存放和管理。
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涉及的相关技术如下:
数据抽取:系统支持几乎所有主流数据接口,如 Oracle 8i/ Oracle 9i/Oracle 10g/ Sql Server 2000/Sybase ASE 12.5 / DB2 8.1/Informix IDS 10.0/ MySql 4.0 /PostgreSQL8.0/ InterBase7.1/ Access2000 / Foxpro6.0 /Lotus Notes 7 / Foxbase /Dbase/ 扁平文件 / XML文件 / Excel电子表格 / WebService;系统还支持基于Hadoop架构大数据平台,支持列式数据库Hbase等。
关键词:学情监测平台;建设;理论构思
课题来源:本文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学生学情监测平台框架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19CSZJll)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技术己逐步应用到各行各業,给社会生活和业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作为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源头,怎样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辅助的能力,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设计高校大学生学情监测平台,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提高高校的信息管理能力,如何将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高效结合起来,本文从平台建设的角度提出以下理论构思。
一、平台建设总体思路
大学生学情监测平台应从大数据资源整合入手,建设学情监测数据系统为载体,综合设计一套易于操作的可视化监测平台,在实践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依托校内现有的“招生”、“就业”、“学生成绩”、“学工”、“图书借阅”、“食堂”等系统,搭建具备覆盖全时空的信息采集手段和管控网络平台。在具体框架设计上,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实现不同部门间数据的共享。通过综合的数据平台,将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共同的服务终端,实现数据共享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信息结构。
二是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决策。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平台上的学生数据进行挖掘和提取,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服务、就业指导、学业成绩、心理评测、安全保卫等工作提供趋势报告以及行为预警,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指导,为各类决策提供更好的科学性参考。
三是实现高效协同应用中心与数据可视化中心的构建。通过构建创新应用实现多角色、多用户的统一访问应用,面向不同的管理角色提供不同的展示视图和视野范围。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实时信息联动查询与场景化的应用展示。
二、平台构建基本原则
第一,着眼当前,规划未来。以现有的业务需求为驱动,充分考虑未来学情分析建设中的海量异构数据统一融合这一大趋势,使之成为可以提供高质量信息数据来源的平台之一。
第二,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既要创新对平台进行设计和规划,又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成果,在满足平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引入成熟的平台体系,综合考虑系统建设与运营成本、系统性能价格比,尽可能节约资金投入。
第三,应用驱动。信息化的归宿是应用,要做到信息与业务相互融合。一方面,具体业务流程必须以信息流为支撑,同时业务开展过程也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另一方面,开展业务流程中,要利用获取的信息流指导业务,以便达成高效开展工作的目的。
第四,安全可靠。数据安全是当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保障,要确保系统功能正常、性能稳定、反应及时、数据可靠。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指标要合乎相关标准。
三、学情监测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并完善两个数据库
建立共享数据库。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需求,调研全校各部门持有数据信息和需求数据信息,统筹规划共享数据的内容,设定可共享数据范畴,统一数据编码,上传共享数据,建立共享数据库。
建立专题数据库。根据数据信息的固有属性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应用情况,将学生的多种数据类型,以学生为主题资源中心,聚合学生的各种日常数据并且有机整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沉淀的数据形成学生动态化主题资源数据库,并将形成的主题资源库作为标准和模板,建立专题数据库。
(二)确定数据使用标准
首先,要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为便于数据整合,需要在全校范畴设定数据集成的标准,标准既要考虑数据集成的统一性,又要保持原始数据流的有效性。在实际中,应通过深入调研各业务系统使环境和操作习惯,简化标准指标,规范数据整合的流程,最终实现各单位数据的集成。
其次,要进行有效分类。按照分类法的原则,可以将学生的数据分为基本档案数据、学习成绩数据、生活消费数据、图书借阅数据、活动轨迹数据、奖助贷数据、招生就业数据、心理测评数据、职业测评数据、创新创业数据等,结合校内已有的各种系统数据,通过深入的大量的调研走访,在不影响学校基础业务的前提下,明确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简单明了的专题数据库分类准则,统一集成规范,实现数据最终的专题分类。
(三)进一步优化学情监测平台
完善统一的学情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完成实现标准数据的抽取、装载以及转换工作,同时支持规则设计以及工作流的调度。数据集成后按照标准存放在数据资源库中,形成面向学生管理的专题资源库,如学生库等。建立专题资源库共享平台。通过专题资源库的分类标准,将校内各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的分类,再通过成熟的数据提取整合技术,使得校内的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形成某种或者多种的关联关系,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时的进行信息的联动查询与场景化的应用展示,实现数据的集中存放和管理。
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涉及的相关技术如下:
数据抽取:系统支持几乎所有主流数据接口,如 Oracle 8i/ Oracle 9i/Oracle 10g/ Sql Server 2000/Sybase ASE 12.5 / DB2 8.1/Informix IDS 10.0/ MySql 4.0 /PostgreSQL8.0/ InterBase7.1/ Access2000 / Foxpro6.0 /Lotus Notes 7 / Foxbase /Dbase/ 扁平文件 / XML文件 / Excel电子表格 / WebService;系统还支持基于Hadoop架构大数据平台,支持列式数据库Hbas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