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创新教学探索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u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教学设计密切相关,怎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的创新教学呢?改革教学没计是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实现创新教学的保证。实践证明,只有根本转变教学观念,科学确定教学改革日标,科学没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各项目标,才能使“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具有可行性。
  一、借用漫画,创新地理教学
  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很重要,让学生从漫画中学会观察的方法,从已知中寻找未知,找到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联系点,是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世界的人口”问题时,将“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用投影的形式出示,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漫画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为什么叫“苦难的母亲”呢?学生未经太多的思考,踊跃发言,结果却并不尽人意,学生往往只从表面现象来分析、说明,讲的大多是“一个家庭人口过多会带来的问题”。这时,让学生再一次观察漫画并思考,图中除了一个不堪重负的母亲和众多饥饿的孩子外,还有什么?地球在这幅漫画中是否有寓意?这幅漫画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经过这样的点拨后,顿悟,其实这幅漫画所说明的是“人口过多,增长过快,超过环境、资源的承认能力所带来的问题。”
  二、借助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游戏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在进行游戏前,教师应预先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例如:中国政区拼图游戏,首先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把本书最后一页的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片上,用一定的时间熟悉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和方位,然后开始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行政区全图,拼好后放在课桌上。由老师评定哪一组拼得最快。此类作业能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
  三、构建知识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状况决定于本地的气候,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一个地区,我们在了解其区域位置,地形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的分布规律认识本地的气候,并由此分析掌握其植被、水文等自然状况,进一步可了解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口、城市、经济等人类活动中受自然条件影响。这样,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给出的时候,同学们的地理思维不仅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还可以推测它的热量状况,根据海陆位置推测它的水分状况,再考虑到地形和浅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推知该地的气候,关于这一点的其它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特征会源源不断展现出现,串联成一条知识链,强化了知识同时有效地梳理了知识。
  四、加强知识的对比与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不同的或相似的地理事物加以对比或总结,可以使规律的东西凸起来,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加深记忆。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与中亚、西亚、太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的干旱在成因、特点方面的比较分析;东亚、南亚季风在成因、风向对比……通過分析比较,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进而对内搞活,对外延伸,在解决问题时,搬得动,用得上,答得准;举一反三,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五、借助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造特别的情境,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并以好奇为动力,推动学生的自学进程。
  在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时,首先清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一位同学顺拔地球仪,教师不加评判,另一位同学逆拔地球仪,教师同样不予评定,老师只是说:二种转向,只有其中一种是对的,究竟那一种转向是对的?此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再请学生观察地球仪的造型,问地球仪的地轴为什么不垂直于底座而是倾斜的,而且所有地球仪地轴的倾斜角度是同样的?这样的造型是否只是考虑没计上的美感?通过学生的演示、观察,教师的没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探索奥妙,再以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了地球自转运动的一些知识。
  六、创新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素质
  创新不是技能,不是通过教学教出来的,而是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中由学生自主学习而发展起来的。从创新教育的特点看,这个环境应实现学生两个方而的解放:一是心理解放,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环境中心理是放的,其意识和思维是自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创新教育的最基本因素。二是学生思维的解放,这就要求教学环境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中能突破教材和教师的束缚,敢于和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创新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
  这样的教学,既增添了教材的活泼性,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它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把复杂、抽象的内容简明地展示出来,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总之,开展地理创新教学,关键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要让学生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学、乐于学、勤于学,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从而去创造。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在中学时考试大都不合格,是他的母亲教他把问题变成一种游戏,使他对各种知识产生极大兴趣,并在此推动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其他文献
摘 要:朗读教学是学生学习好英语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抓好朗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朗读多读评价  英语教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语言课程。要引导学生学习好英语,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英语朗读训练。朗读是学习好英语掌握好英语的一种重要的技能,可以说是学习好英语的前提。作为英语教师关键要抓好英语朗读,重视学生朗读英语兴趣的激发。我结合自己开展英语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如何才能抓好初中英语朗读
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
我国小学生学习英语处于起始阶段,是初学者,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感知极为有限。学习主要以课堂为主,很少自然地、地道地输入语言信息,缺乏英语习得的环境,这给他们学习英语带来很大困难。他们要发展自然、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尤其需要采取有效手段,集中、强化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积累大量可供模仿的英语材料。课文背诵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之一。下面我就结合我的近十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课文背诵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
【摘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的全面系统,而是对教材的拆分重组,突出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专题训练是这一轮的重点方式。专题内容与类型的选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高考第一轮复习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依据,全面系统的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复习的一般组织形式是单元复习;目的是拾遗补缺,激发记忆,换回情境,是相对静态的、相对独立的扫描和梳理。第二轮复习本
摘 要:中职学校学生要解决与企业对接的问题,必须要加强社会化技能的培养。在团建工作中,逐步改变传统团建方式,树立以社会化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思路,制定培养方案,开展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核心的技能培训体系,建立有校本特色的社会化德育模式。在学校的探索实践总的来说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团建 社会化技能 中职学校  一、中职学校团建工作中加强社会化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在多年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现,中职毕业生出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据调查,职高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甚至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因而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如何在英语口语教
摘 要:智障生因自身存在着很多缺陷,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不能正确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也不会用合理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生命化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化教育,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化教育,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能力,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 智障儿童 培智语文教学 渗透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目的,造成了现在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乏味的原因,要改变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英语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为教学手段。  英语阅读能力是综合能力,它综合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英语结构性知识规律的运用能力  结构性知识规律永远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它主要包括以句子为最高层次的句法结构知识规律和以语篇为最高层次的语篇结构知识规律这两个部分。  1、句法结构知识规律  句法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学生能否质疑以及质疑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却少疑,甚至无疑,所以有必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学生少疑、无疑的原因  1.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师的权威意识比较强,注重师道尊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认为太简单、太幼稚而不屑一顾,或认为学生提出新颖、尖锐的问题侵犯了教师的权威性而加以压制,久而久之,学生不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