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思考问题。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渗透,关注学生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历史 社会 自然 人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动态生成;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因为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单纯、维稚的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
一、回归历史,找寻传统之根本。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财富日趋增长,信息渠道日益广阔的新时代,而学生又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泛滥的信息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纷扰。爱因斯坦说,我们应该读读优秀的古典作品。古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可以帮助我们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以免被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所吞噬。学生的成长无疑更需要传统文化来滋养。浩瀚书海,蕴涵着无尽的传统文化之瑰宝。回归历史,找寻传统文化之根本,不失为丰富语文课堂的一方妙药。许多课文犹如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撷取的朵朵浪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这朵朵美丽的浪花中去感悟、去欣赏文化的魅力,从而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二、立足社会,赋予时代之新声。
语文是社会的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我们经常感叹课文所描述的离学生太远,学生根本无法理解那个时代。这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可以将课文摆放到现在这个位置上来看,以拨动学生遐想的“情”弦。
教学《五月端阳》一文,理解屈原的以身殉国是学习的难点,对于过诸如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的意识渐淡,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堂语文课之力所能及的。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屈原和端午的资料,课中以“为‘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助一臂之力”为主线,让学生为端午节设计名片,并作介绍,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研读,听懂了屈原一心为国家求富强的心声,明白了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无奈与悲愤,真正感悟到屈原宁死保持高洁品格的回肠荡气之情,然后将“当年楚国人民的悲伤”与“如今赛龙舟的热闹”进行对比,引发认知冲突,联系“抗击非典、抗洪救灾、神六飞天”等耳熟能详又振奋人心的事例,从而体会赛龙舟的精神所在;分组学习介绍端午习俗后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缝香袋、包粽子、挂艾草,与《我们的节日》主题读书活动有机结合,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个节日写一写。课前有准备,课中踏实学,课后求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乐意接受,教学效果显著,2000多年不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积淀,一种深沉,端午等传统节日悄然走近学生,成了永驻学生心中的一个美好情结。
三、享受自然,洞察物象之生命。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乃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物质资源,更是我们精神世界永不枯竭的源泉,她是一册永远读不完也读不腻的书,常读常新。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常常惊叹其中的奇思妙想,然而这往往是大自然不经意间的馈赠。读诗读文,可以与作者一同去享受自然,感受万象的和谐与愉悦,洞察物象的生命,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感受自然美、和谐美,潜移默化地丰富自身素养。
一次公开课,教师上《庐山云雾》一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导入课文后,该教师让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并填写表格,然后按表格逐一说一说,好词佳句读一读,最后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终于说出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虽然这样的分析讨论或许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但整堂课干瘪瘪的,学生很难感受庐山云雾神奇美丽,很难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叹和热爱。我倒觉得语文教师可以学做心理医生,因为语文毕竟是一门极具灵活性和模糊性的学科,有时更需要教师营造一种意境,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让孩子们意会吧,给孩子一点飘逸的、朦胧的美感。同样让学生读描写庐山云雾的内容,如果让学生读读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听,你是带着怎样的感觉来读的,或者你最喜欢哪个画面,请“拍”下来和大家交流,配以图片欣赏,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兴致盎然,充分领略了庐山云雾的绚丽多变,神奇壮观。教学成为一种熏陶和浸润,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更多的是对心灵的爱抚和触动,促使人格的净化和升华。
四、关注人性,追求人文之关怀。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且应该是终身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灵的交流,充满人性和诗意。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把阅读的自由,思考的权利,感悟的空间,体验的过程还给学生,提倡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品味,提倡学生、作者、教师的平等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以彰显其生命的价值。
学生在语言解读中往往会出现差异。其实,当差异出现时,教师可把问题抛给学生,请学生细读课文,寻找出合适的答案。经过阅读交流,学生定能得到明确的答案:这样,就能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透视,深刻地感悟语言的情感内涵。再让学生进行“繁重的工作”与“简单的夜餐”的比较,此刻学生叙谈内心的感受,思维异常活跃,进入情感感悟与语言发展融合的境界。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逐渐具备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的成长中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怀有一份人文的关怀,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站在他们已有的认识水平的视角审视他们的思维,尊重他们的想法,在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的时候予以肯定、鼓励、关怀和引导,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2]汪潮.教学新理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5.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
[5]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历史 社会 自然 人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动态生成;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因为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单纯、维稚的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
一、回归历史,找寻传统之根本。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财富日趋增长,信息渠道日益广阔的新时代,而学生又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泛滥的信息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纷扰。爱因斯坦说,我们应该读读优秀的古典作品。古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可以帮助我们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以免被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所吞噬。学生的成长无疑更需要传统文化来滋养。浩瀚书海,蕴涵着无尽的传统文化之瑰宝。回归历史,找寻传统文化之根本,不失为丰富语文课堂的一方妙药。许多课文犹如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撷取的朵朵浪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这朵朵美丽的浪花中去感悟、去欣赏文化的魅力,从而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二、立足社会,赋予时代之新声。
语文是社会的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我们经常感叹课文所描述的离学生太远,学生根本无法理解那个时代。这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可以将课文摆放到现在这个位置上来看,以拨动学生遐想的“情”弦。
教学《五月端阳》一文,理解屈原的以身殉国是学习的难点,对于过诸如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的意识渐淡,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堂语文课之力所能及的。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屈原和端午的资料,课中以“为‘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助一臂之力”为主线,让学生为端午节设计名片,并作介绍,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研读,听懂了屈原一心为国家求富强的心声,明白了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无奈与悲愤,真正感悟到屈原宁死保持高洁品格的回肠荡气之情,然后将“当年楚国人民的悲伤”与“如今赛龙舟的热闹”进行对比,引发认知冲突,联系“抗击非典、抗洪救灾、神六飞天”等耳熟能详又振奋人心的事例,从而体会赛龙舟的精神所在;分组学习介绍端午习俗后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缝香袋、包粽子、挂艾草,与《我们的节日》主题读书活动有机结合,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个节日写一写。课前有准备,课中踏实学,课后求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乐意接受,教学效果显著,2000多年不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积淀,一种深沉,端午等传统节日悄然走近学生,成了永驻学生心中的一个美好情结。
三、享受自然,洞察物象之生命。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乃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物质资源,更是我们精神世界永不枯竭的源泉,她是一册永远读不完也读不腻的书,常读常新。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常常惊叹其中的奇思妙想,然而这往往是大自然不经意间的馈赠。读诗读文,可以与作者一同去享受自然,感受万象的和谐与愉悦,洞察物象的生命,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感受自然美、和谐美,潜移默化地丰富自身素养。
一次公开课,教师上《庐山云雾》一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导入课文后,该教师让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并填写表格,然后按表格逐一说一说,好词佳句读一读,最后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终于说出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虽然这样的分析讨论或许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但整堂课干瘪瘪的,学生很难感受庐山云雾神奇美丽,很难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叹和热爱。我倒觉得语文教师可以学做心理医生,因为语文毕竟是一门极具灵活性和模糊性的学科,有时更需要教师营造一种意境,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让孩子们意会吧,给孩子一点飘逸的、朦胧的美感。同样让学生读描写庐山云雾的内容,如果让学生读读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听,你是带着怎样的感觉来读的,或者你最喜欢哪个画面,请“拍”下来和大家交流,配以图片欣赏,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兴致盎然,充分领略了庐山云雾的绚丽多变,神奇壮观。教学成为一种熏陶和浸润,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更多的是对心灵的爱抚和触动,促使人格的净化和升华。
四、关注人性,追求人文之关怀。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且应该是终身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灵的交流,充满人性和诗意。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把阅读的自由,思考的权利,感悟的空间,体验的过程还给学生,提倡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品味,提倡学生、作者、教师的平等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以彰显其生命的价值。
学生在语言解读中往往会出现差异。其实,当差异出现时,教师可把问题抛给学生,请学生细读课文,寻找出合适的答案。经过阅读交流,学生定能得到明确的答案:这样,就能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透视,深刻地感悟语言的情感内涵。再让学生进行“繁重的工作”与“简单的夜餐”的比较,此刻学生叙谈内心的感受,思维异常活跃,进入情感感悟与语言发展融合的境界。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逐渐具备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的成长中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怀有一份人文的关怀,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站在他们已有的认识水平的视角审视他们的思维,尊重他们的想法,在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的时候予以肯定、鼓励、关怀和引导,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2]汪潮.教学新理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5.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
[5]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