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实践交往。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说:“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中,最关键的是在于如何将之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
疑问:学生已经知道什么?
【片断一】教学《感受社会变化》(苏人版九年级第1课第1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则材料:人类在20世纪的100年内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同样,在这100年内也爆发了130次战争,死去了1.2亿人。进入21世纪,战争和恐怖活动仍然连绵不断,日益严重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师:请结合本课相关知识回答,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是什么?
生: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师:(接着依次展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材料。)
……
(共耗时近10分钟。)
【剖析】初看,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但仔细剖析,我们不禁疑问:在学生已经回答出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再花费时间去依次展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了(在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中已学习),实在无需如此“大动干戈”。问题情境是教学得以展开的起点,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营造的特定背景,是学生学习、思维、活动产生的具体条件。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认知水平相吻合。案例中,授课者用不着去重复学生已知的内容,而应致力于政治教育目标的把握,着力于学习过程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提炼观点,从而真正成为课堂上学生精彩表现的“背景”和学生成长路上的“路牌”。
反问:学生究竟知道什么?
【片断二】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苏人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时,教师出示了一份材料:淮安是一座水城,水城面积占到四分之一,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四河穿城而过。面对这样一座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不仅要着力把淮安建设成一座生态水城,而且还要把淮安创建成一个节水型城市。
师:淮安是座水城,为什么还要创建节水型城市?
(学生思考中。)
师:本题从哪些角度思考呢?
(说完,教师就用多媒体投影了解题思路:重要性、现实性、政策性。)
生1: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2:我市水资源总量虽然大,但利用率低、浪费、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创建节水型城市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
【剖析】思维容量的高与低,已经成为优秀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总是按照一定层次展开的,因此,教师应该让这种按层次展开的思维模式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榜样。特别是在复习课的例题教学中,充分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尤其重要。本例中,教师提供了一道有一定生活背景、很有意义的问题,难度适中,从结果看,学生的解答也很流畅。但教师出示问题后,几乎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一边读题,一边就投影了解题的思路。这样的例题教学,学生究竟能知道什么?学生又应该知道什么?这样的例题教学,学生的思维含量很低,它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今后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没有教师的提示,很可能就会觉得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
试问:学生能够知道什么?
【片断三】教学《保护环境》(苏人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3框)时,教师提出,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随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了自己拍摄的相关图片。图片1:学校附近的河流被污染;图片2:村庄的道路两旁到处是垃圾;图片3:村办厂房烟囱正冒着滚滚黑烟。
师:看到这些情景,同学们肯定会为我们生活的环境被污染而痛惜(学生的兴奋度其实并不高)。那么,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生:(顺着教师引导的思路,顺利回答了问题。)
【剖析】案例中,教师花精力亲自在当地拍摄了一组图片,可谓用心良苦,但课堂上学生却显得“沉闷”“兴奋度不高”。究其原因,不是教师不该用这些乡土资源,而是教师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深,激不起学生应有的兴奋度。对学生来说,老师展示的图片与其平时所看并无两样,加之呈现方式简单,自然激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经历这样的教学后,学生能够知道什么?如果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本地环保现状,深层次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尝试制定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再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交流。虽然师生花费了不少精力,学生的成果可能也显得比较幼稚,但过程自己探,结论自己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自然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目标: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转变。
自问:学生需要知道什么?
【片断四】某农村中学教师在教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苏人版九年级第10课第2框)时,引用了“小华一家的收入情况”的素材:爸爸是淮钢集团的工程师,月工资收入是10000元;妈妈是某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主管,每月工资7000元;姐姐是事业单位的职工,月工资收入是2600元;爷爷利用空闲时间投资股票也有一定的收入;奶奶从财政局退休后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每月获得报酬3000元。试问:从小华一家的收入情况可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思考,能解答的请积极举手发言。
(两分钟过去,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有点不解,点名叫了一个学生。)
生:老师,我看不懂。
【剖析】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教师应该更多地自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确实不知道什么”。脱离学生原有认知的教学,学生只能简单地顺应、机械地记忆。
案例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农村的初中学生,有的学生可能对淮钢、信托投资、股票等感到非常陌生,因为农村学生缺少这样的生活经验,这样的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如果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这些“不知道”,从而选取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素材,稍加启发、引导后,学生定能变“不知道”为“知道”。这样,就不会“无人举手”,更不会“老师,我看不懂”。所以,正确估计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是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是促使学生能学、肯学的初始点,是直接影响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关键点。
疑问:学生已经知道什么?
【片断一】教学《感受社会变化》(苏人版九年级第1课第1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则材料:人类在20世纪的100年内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同样,在这100年内也爆发了130次战争,死去了1.2亿人。进入21世纪,战争和恐怖活动仍然连绵不断,日益严重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师:请结合本课相关知识回答,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是什么?
生: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师:(接着依次展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材料。)
……
(共耗时近10分钟。)
【剖析】初看,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但仔细剖析,我们不禁疑问:在学生已经回答出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再花费时间去依次展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了(在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中已学习),实在无需如此“大动干戈”。问题情境是教学得以展开的起点,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营造的特定背景,是学生学习、思维、活动产生的具体条件。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认知水平相吻合。案例中,授课者用不着去重复学生已知的内容,而应致力于政治教育目标的把握,着力于学习过程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提炼观点,从而真正成为课堂上学生精彩表现的“背景”和学生成长路上的“路牌”。
反问:学生究竟知道什么?
【片断二】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苏人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时,教师出示了一份材料:淮安是一座水城,水城面积占到四分之一,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四河穿城而过。面对这样一座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不仅要着力把淮安建设成一座生态水城,而且还要把淮安创建成一个节水型城市。
师:淮安是座水城,为什么还要创建节水型城市?
(学生思考中。)
师:本题从哪些角度思考呢?
(说完,教师就用多媒体投影了解题思路:重要性、现实性、政策性。)
生1: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2:我市水资源总量虽然大,但利用率低、浪费、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创建节水型城市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
【剖析】思维容量的高与低,已经成为优秀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总是按照一定层次展开的,因此,教师应该让这种按层次展开的思维模式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榜样。特别是在复习课的例题教学中,充分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尤其重要。本例中,教师提供了一道有一定生活背景、很有意义的问题,难度适中,从结果看,学生的解答也很流畅。但教师出示问题后,几乎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一边读题,一边就投影了解题的思路。这样的例题教学,学生究竟能知道什么?学生又应该知道什么?这样的例题教学,学生的思维含量很低,它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今后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没有教师的提示,很可能就会觉得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
试问:学生能够知道什么?
【片断三】教学《保护环境》(苏人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3框)时,教师提出,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随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了自己拍摄的相关图片。图片1:学校附近的河流被污染;图片2:村庄的道路两旁到处是垃圾;图片3:村办厂房烟囱正冒着滚滚黑烟。
师:看到这些情景,同学们肯定会为我们生活的环境被污染而痛惜(学生的兴奋度其实并不高)。那么,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生:(顺着教师引导的思路,顺利回答了问题。)
【剖析】案例中,教师花精力亲自在当地拍摄了一组图片,可谓用心良苦,但课堂上学生却显得“沉闷”“兴奋度不高”。究其原因,不是教师不该用这些乡土资源,而是教师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深,激不起学生应有的兴奋度。对学生来说,老师展示的图片与其平时所看并无两样,加之呈现方式简单,自然激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经历这样的教学后,学生能够知道什么?如果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本地环保现状,深层次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尝试制定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再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交流。虽然师生花费了不少精力,学生的成果可能也显得比较幼稚,但过程自己探,结论自己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自然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目标: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转变。
自问:学生需要知道什么?
【片断四】某农村中学教师在教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苏人版九年级第10课第2框)时,引用了“小华一家的收入情况”的素材:爸爸是淮钢集团的工程师,月工资收入是10000元;妈妈是某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主管,每月工资7000元;姐姐是事业单位的职工,月工资收入是2600元;爷爷利用空闲时间投资股票也有一定的收入;奶奶从财政局退休后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每月获得报酬3000元。试问:从小华一家的收入情况可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思考,能解答的请积极举手发言。
(两分钟过去,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有点不解,点名叫了一个学生。)
生:老师,我看不懂。
【剖析】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教师应该更多地自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确实不知道什么”。脱离学生原有认知的教学,学生只能简单地顺应、机械地记忆。
案例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农村的初中学生,有的学生可能对淮钢、信托投资、股票等感到非常陌生,因为农村学生缺少这样的生活经验,这样的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如果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这些“不知道”,从而选取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素材,稍加启发、引导后,学生定能变“不知道”为“知道”。这样,就不会“无人举手”,更不会“老师,我看不懂”。所以,正确估计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是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是促使学生能学、肯学的初始点,是直接影响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