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认知为基点的教学追问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实践交往。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说:“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中,最关键的是在于如何将之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
  疑问:学生已经知道什么?
  【片断一】教学《感受社会变化》(苏人版九年级第1课第1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则材料:人类在20世纪的100年内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同样,在这100年内也爆发了130次战争,死去了1.2亿人。进入21世纪,战争和恐怖活动仍然连绵不断,日益严重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师:请结合本课相关知识回答,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是什么?
  生: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师:(接着依次展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材料。)
  ……
  (共耗时近10分钟。)
  【剖析】初看,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但仔细剖析,我们不禁疑问:在学生已经回答出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再花费时间去依次展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了(在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中已学习),实在无需如此“大动干戈”。问题情境是教学得以展开的起点,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营造的特定背景,是学生学习、思维、活动产生的具体条件。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认知水平相吻合。案例中,授课者用不着去重复学生已知的内容,而应致力于政治教育目标的把握,着力于学习过程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提炼观点,从而真正成为课堂上学生精彩表现的“背景”和学生成长路上的“路牌”。
  反问:学生究竟知道什么?
  【片断二】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苏人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时,教师出示了一份材料:淮安是一座水城,水城面积占到四分之一,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四河穿城而过。面对这样一座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不仅要着力把淮安建设成一座生态水城,而且还要把淮安创建成一个节水型城市。
  师:淮安是座水城,为什么还要创建节水型城市?
  (学生思考中。)
  师:本题从哪些角度思考呢?
  (说完,教师就用多媒体投影了解题思路:重要性、现实性、政策性。)
  生1: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2:我市水资源总量虽然大,但利用率低、浪费、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创建节水型城市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
  【剖析】思维容量的高与低,已经成为优秀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总是按照一定层次展开的,因此,教师应该让这种按层次展开的思维模式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榜样。特别是在复习课的例题教学中,充分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尤其重要。本例中,教师提供了一道有一定生活背景、很有意义的问题,难度适中,从结果看,学生的解答也很流畅。但教师出示问题后,几乎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一边读题,一边就投影了解题的思路。这样的例题教学,学生究竟能知道什么?学生又应该知道什么?这样的例题教学,学生的思维含量很低,它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今后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没有教师的提示,很可能就会觉得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
  试问:学生能够知道什么?
  【片断三】教学《保护环境》(苏人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3框)时,教师提出,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随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了自己拍摄的相关图片。图片1:学校附近的河流被污染;图片2:村庄的道路两旁到处是垃圾;图片3:村办厂房烟囱正冒着滚滚黑烟。
  师:看到这些情景,同学们肯定会为我们生活的环境被污染而痛惜(学生的兴奋度其实并不高)。那么,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生:(顺着教师引导的思路,顺利回答了问题。)
  【剖析】案例中,教师花精力亲自在当地拍摄了一组图片,可谓用心良苦,但课堂上学生却显得“沉闷”“兴奋度不高”。究其原因,不是教师不该用这些乡土资源,而是教师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深,激不起学生应有的兴奋度。对学生来说,老师展示的图片与其平时所看并无两样,加之呈现方式简单,自然激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经历这样的教学后,学生能够知道什么?如果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本地环保现状,深层次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尝试制定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再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交流。虽然师生花费了不少精力,学生的成果可能也显得比较幼稚,但过程自己探,结论自己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自然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目标: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转变。
  自问:学生需要知道什么?
  【片断四】某农村中学教师在教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苏人版九年级第10课第2框)时,引用了“小华一家的收入情况”的素材:爸爸是淮钢集团的工程师,月工资收入是10000元;妈妈是某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主管,每月工资7000元;姐姐是事业单位的职工,月工资收入是2600元;爷爷利用空闲时间投资股票也有一定的收入;奶奶从财政局退休后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每月获得报酬3000元。试问:从小华一家的收入情况可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思考,能解答的请积极举手发言。
  (两分钟过去,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有点不解,点名叫了一个学生。)
  生:老师,我看不懂。
  【剖析】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教师应该更多地自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确实不知道什么”。脱离学生原有认知的教学,学生只能简单地顺应、机械地记忆。
  案例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农村的初中学生,有的学生可能对淮钢、信托投资、股票等感到非常陌生,因为农村学生缺少这样的生活经验,这样的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如果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这些“不知道”,从而选取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素材,稍加启发、引导后,学生定能变“不知道”为“知道”。这样,就不会“无人举手”,更不会“老师,我看不懂”。所以,正确估计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是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是促使学生能学、肯学的初始点,是直接影响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关键点。
其他文献
卡泽尔内大街两侧矗立着两座气势恢宏的大厦,它们标志着代芬特尔东部区域的开端。这两座大厦正是“新门”开发项目的正面,这个朴实无华的再开发项目就位于旧城环城运河附近。
在“007”系列电影中,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的特工詹姆斯·邦德可谓是可穿戴设备的鼻祖。在他众多的电影中,戴在硬汉手腕上的手表可以对话,还能充当高清水下摄像机,还能变身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有所付出,有所收获,而正能量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传递着……可你知道吗,并不是只有那些举世盛举才会给人带来正能量,微笑也可以。假
家居装修应注重日后的方便省事,做到一次装修,长期受益。 A.多设电源插座 在各室四墙的踢脚线以上的位置多安装几个电源插座,以方便电器的摆设与变动,免除到处“走线”之乱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学科探究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在探究性教学中充分、科学、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做到信息技术与探究性学习的融合,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利用多媒体辅助《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探究性教学,作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96-1  一、选择探究性主题 
目的 :探讨中药针剂葛根素加脉安定早期静滴防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 10 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51例 ;试验组采用葛根素加脉安
本文提出以组织内部代表性职务在过去若干年内外部劳动力市场平均价格形成的比例框架映射到内部劳动力市场,从而确定因素计点法方法的分级点数与权重的新思路,解决因素计点法
近几年来,我国铅锌冶炼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规模空前扩大。与此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竞争力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国重要
阐述了造成农村美术教育困境的原因,这些困境阻碍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It expounds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dilemma of art
雷锋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1962年8月15日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牺牲。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第四十九个年头。中国雷锋纪念馆馆长何朝海说,党中央曾三次号召学习雷锋:第一次是1963年,由毛泽东提出,1965年掀起高潮;第二次是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1990年到1993年间出现高潮:第三次则是在2011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