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带着课本走近生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2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不知有没有尝试过自己当回编剧、导演、音响师?
  生:没有。
  师:如果有兴趣,今天就试它一回,给世界旅游名胜——岳阳楼拍摄一部专题片,好吗?
  生(哗然):可是我们没到过岳阳楼?
  师:没关系。岳阳楼位于现在的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早在唐代,此处就已成为旅游名胜。北宋时期,被降职远调的滕子京曾在这儿做过太守,对岳阳楼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完工后的岳阳楼上,景色更加迷人。传说,滕让画师画了张图送交好友范仲淹,要求为其作记,范没到过岳阳,却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就这样,“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驰名海外”。今天,《岳阳楼记》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何不根据此文进行拍摄,说不定也能成为一部“杰作”。
  生(信心不足):试试看吧!
  师:大家,是不是先熟悉一下课文,考虑一下,镜头该从何地开拍?
  (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义,教师四周巡视,帮助疏通。)
  生1:从长江三峡开拍,顺流而下,直奔洞庭!
  [学生是在理解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等句之后,才有此感想。]
  生2:还应该来个特写,拍一下奔流的江水,突出它的“浩浩汤汤”之势。
  生3:对洞庭湖面也该来个特写,突出它的无边无际,以及它的远山近水。
  生4:最终镜头直对岳阳楼。
  师:这样拍摄是不是太乱了,没有顺序?
  生:不,可以乘飞机,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面到点地进行拍摄。
  师(笑):你们想象很丰富,我这儿有下载的几幅图画,可惜不是动态的,不太理想。
  (教师点击鼠标,连续展示几幅图画)
  师:就这些图画,观众是不是感觉太枯燥了?
  生1:加音乐。
  生2:还要加解说词。
  师:我这儿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萨克斯《月河》等,大家看看选什么?
  (教师播放各乐曲的片断供学生选择。)
  生:《二泉映月》太悲伤了,《月河》是西洋乐,我看还是选民族的吧,毕竟长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师:好。我们就选《春江花月夜》,可是我这儿没有这部分内容的解说词,我看还是你们分组完成吧!
  (学生每四人一组,一人执笔,其他三人帮助查找资料)
  师:你们在写作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查找的资料,我可以帮助查找。
  生1:老师,文章只说滕子京“乃重修岳阳楼”,那么修建岳阳楼的是谁?
  生2:文中“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又说“前人之述备矣”,你能帮我找找除了此篇文章之外的其他诗文吗?我想写两句在解说词中。
  师:岳阳楼最初是唐代中书令张说所建。描绘岳阳景的诗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以上诗句教师板书,学生选用。教师随时关注学生书写情况并作出指导。)
  师:哪位同学读读看?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浩瀚的江水融入洞庭湖,另加湘水、潇水的汇入,这无疑增加了洞庭水的气势。洞庭美景,自古就为诗人所青睐,唐人有“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更是世界名胜。据记载岳阳楼最初是唐人张说所建,宋庆历五年,滕子京在此做太守时,曾对岳阳楼作过重大修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观赏修复后的岳阳楼图时,曾感慨地写道:“予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正是岳阳楼的胜景与它特殊的文化内涵,才招来了古往今来的游客,难道您就没有亲临观光的雅兴?
  师:请教一下,你怎么知道滕子京是庆历五年修建的岳阳楼?
  [放下师者的尊严,是建立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
  生:书上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那自然是庆历五年的事了。
  师:你研究得很认真噢,请酝酿一下感情,我们把图、文、乐结合一下好吗?
  (教师播放音乐,展示图片,学生有感情地解说。)
  [这是一个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在短短的课堂上得到综合性的训练。]
  师:其实巴陵的美景我们并未拍完。
  生:是的,还有阴、晴景象没有表现。
  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安排在下节课来完成,不过下面的解说词可不容易写,你们在课后必须揣摩出作者写文章的本意才好。
  下课。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节课上,教师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呢?
  首先,教师因材取法,根据本课教学材料的特点,精心设计,师生共拍《岳阳楼》专题片。从拍摄到配乐,从配乐到解说词的撰写,依次进行了想象、审美、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始终坚持的是以学生为本位,没有为师者的“尊严”。“你们在写作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查找的资料,我可以帮助查找”“请教一下”等语言平易近人、没有凌驾于学生的语气。正是这种师生平等的地位,才有了师生研讨的基础,才有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说,不怕说错。
  再次,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节课上,老师没有作过繁杂的实词、虚词讲析,学生凭借手中的资料,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解说词,可谓高屋建瓴。
  (作者单位 宿迁市宿城区蚕种场学校)
其他文献
一代大师的倾心力作:SR25=AR10 AR15    1950年代末,一支改变了主战步枪历史的新型步枪横空出世,这就是阿玛莱特公司的尤金·斯通纳为参加美国陆军新式步枪选型而设计的AR107.62mm自动步枪。成立于1954年的阿玛莱特公司主要从事与轻武器相关的新材料和新设计业务。依托母公司仙童发动机及飞机制造公司在飞机用新材料方面的丰富经验,斯通纳在AR10自动步枪中大胆运用了许多创新设计,例如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
摘 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往往会出现阅读内容选择随意,阅读方法不够正确,阅读自觉性不强等问题。通过课外阅读指导实践,我认为可以利用推荐方式引导阅读,以良好方法促进积累,以课堂教学带动阅读,以活动方式促进阅读,以主题方式推进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课外阅读更加有效。  关键词:推荐引导 课堂带动 活动促进 主题推进    “问
最近,抖音上正在流行一段老教授讲解古诗词的短视频。这位老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建业,而这段30多秒的课堂视频在抖音上爆红,短短一周内播放量已经超过3000万次,获得了抖音网友们100多万次的点赞。打开名为 @戴建业 的抖音账号,不难发现,在戴教授的短视频中有很多金句。戴教授在抖音上发布了80多段视频,有近百万粉丝,不少视频还用幽默的表情包作为封面,风格上很接地气。虽然语言风格
女友又换手机了。有趣的是,她每次更新换代,都是旧手机的升级版。周围人嘲笑,这有个什么劲啊,完全没新鲜感,可是她依然如故,原因是她根本习惯不了别的手机。  同事的麻烦在敲字上。由于最初学的是五笔,看到一个字就想拆,根本不想怎么去读,其实他很不擅长五笔,每次打字那困难样,任谁都看不下去,可他就是适应不了拼音。  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吧,一旦作出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质”上看,就是要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在“量”上,具体规定了小学阶段的“145万字”的阅读任务。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丰富课文内容,深化课内的阅读效果,而且对于提高写作水平起积极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
摘 要:在音乐课中学生各抒己见、各尽所能,“乱”成一团的课也绝不是一堂差课。只要教师能愉快地教、学生能愉快地学,就一定会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活而不乱;乱而有序    音乐课提倡“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扮演多种角色,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解放”学生的手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活泼好动、手舞足蹈。其实,在新的教育改革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学生心理极不稳定的时期,我们会遇到学生多样的心理状态,或自暴自弃,或积极进取,或自卑自怜,或封闭反叛……然而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常常受到家长、教师的指责,造成心理意志薄弱,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辍学心理。针对这些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和几位同事开展了自信心的培养与研究。
摘 要:对于“意外”,教师要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机智,巧妙地引导点拨,转化“意外”,从而使我们的课堂获得“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意外;生成;课堂    一、案例描述  一次我在实验室中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学生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大家都发现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了红色,但是当加热红色的溶液时,有一个小组意外地发现周围小组试管中的液体又变回了紫色,而自己的却仍然是红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上网更是成了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所以研究师范生上网就显得更为重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单独“禁网”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因此,将网络转化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