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在强化大学生育人功能方面的路径探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品格、提高智力、改善体质、提升审美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意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精神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基于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联系,探讨体育文化活动在强化大学生育人功能方面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文化活动 思政教育 育人功能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一直是高等教育追求的育人理念,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强化体育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发挥体育文化活动的正面意义,挖掘体育文化活动中所体现的当代社会提倡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内涵,着力宣传体育文化活动,利用体育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品德高尚、素质优良、人格健全的人才。
  一、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在育人方面的功能体现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中指出,“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体育锻炼情况、心理困扰感和抗压能力两两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形成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受到影响,道德得到提炼,学习得到提升,体能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从这个角度来讲,体育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格培养功能
  体育活动,意味着学生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克服由此而来的身体的疲劳。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特别是耐劳和坚毅的品质,有很好的的作用。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提升体质健康的体育活动,都是融合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体内容,在塑造人的品质、培养人的品德方面都具有独到的作用。竞技体育要求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在比赛规则的制约下,通过合作、竞争去展现体育的独特魅力,去感受健美和力量,鼓励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意志,培养阳光、健康、积极的心态,并通过集体体育项目,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通过体育活动实现育德。
  2.智力提升功能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和探索,运动和改善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实,Wendy A. Suzuki博士认为:长期的运动能够改善注意力功能。阿米特·卡特瓦拉在《运动大脑:神经科学助你提升运动技能》一书中提到:运动神经学家们研究发现,运动能够改变大脑。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行为文化,学生在体育行为中去探索更合适的体育手段和方法,作为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开展体育行为的基础,良好的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如何高效的学习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表现,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运动技能的学习中没有唯一的标准,只有适合的,科学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先思考、比对、判断,再提炼、总结与实施,将自己的行动和思想结合在一起,找准破解谜团的关键,才能快速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思考与行动的过程中大脑右脑的相应部位兴奋,可以使右脑得到充分的锻炼。
  3.体质改善与美育功能
  影响身体健康和体质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种,体育活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肌肉量增加,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素质。体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普通的体育锻炼,无论是通过功能齐全的运动场地,还是种类丰富的运动器械,亦或是寓教于乐的趣味项目,都会激发大学生认识体育、投身体育、热爱体育的情怀,体育活动所要求的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以及因协调一致而带来的优美感,都是极好的美育资源和审美教育。特别是,体育锻炼对强壮身体的形成,从而促进身体的优美。
  二、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体现
  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二者是相互渗透的,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对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而高校体育活动因其独特的内在属性,在体育功能发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以说,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意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精神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和思想形态,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等教育意义,进而能够指导和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体育实践。体育可以带领人们积极参与竞争,提升进取意识,体育竞争还能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体育运动的开展重视契约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协同意识。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体育精神的灵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激烈的竞技场上顽强拼搏,更多的是给祖国争光和“祖国在我心中”的那份爱国情怀。每一次的国际比赛上,当为获胜者奏国歌,为获胜者升国旗时,有多少人热泪盈眶,那一刻,竞技体育不再是单纯的力量博弈,更是为国争光的民族大义。
  2.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在团体体育活动中,强调团队合作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团队成员的默契、合作和齐心协力,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績。集体项目体育竞赛客观上形成了对团队精神的现实需要,也包括在体育精神的范畴内。此外,即使是在个人项目的比赛中,似乎也有个别运动员在场地上进行比赛,但本质上,各个队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比赛的。如果我们的奥运冠军没有一个由数百人组成的教练、科研、医疗、后勤和管理的综合团队,那么他的冠军荣誉将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3.锤炼大学生的顽强意志力
  体育,它的吸引力在于能够帮助人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毅的精神品格。体育运动具有重复性强的特征,体能训练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正是由于体育训练的高强度,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理品质养成产生良好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注重因材施教,善于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意志力。而体育,正是高效可选择的有效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的重要手段。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能塑造和养成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4.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品格
  体育文化活动作为一项竞赛项目,是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的重要载体。此外,体育赛事还可以增强个人的互助能力,同时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协调发展。只有参加体育训练,才能获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培养,同时影响和改变参与者的性格。在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既有激烈的竞争,也有人和社会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体育精神包含着守法、平等竞争、重视友谊等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帮助学生发展快乐、乐观、真诚、尊重等健康的心态和人格修养有积极的影响。
  三、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实现育人功能的路径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健全的体魄是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础。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体育文化活动是实现体育育人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不断加大对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对体育文化环境的投入力度,从树立理念、调动主体、改进方式、加大投入等多维入手,充分彰显体育文化活动的育人价值,让体育文化真正走到学生心里,推动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1.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功能
  大学校园作为体育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应该坚持体育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育人工作的根本要求,應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学生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力量,指导学生在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和个人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念,保证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方向性。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搭建了实践平台,要充分发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育人作用,就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融入校内场馆场地建设规划中、校园标志性体育建筑的建造中和常规设施软环境中;融入校园体育规则制度中、公平竞争的赛事活动中;融入大学体育精神的打造与传承中;融入各种校园体育活动、体育志愿服务中,强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凝聚“爱国奉献”“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并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不断融入核心价值观跟时代文化元素,在实践中凝练并形成以校园体育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2.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形成体育文化育人合力
  高校应坚持把体育文化育人工作融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拓展教育渠道和路径,充分调动和发挥多主体在体育文化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合力。首先,党政合力主动作为,发挥干部在体育文化育人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其次,高校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要增强政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学团干部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在活动的组织、策划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和竞赛,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最后,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文化育人的第一主体,是大学体育文化的直接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学生的示范楷模,其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学术风范、职业道德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和公共体育课的学生都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发挥大学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必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优秀的师德文化,在教师中大力倡导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3.坚持实践育人,凝练具有特色的大学体育文化活动
  体育作为一种身体参与度特别高的活动,在校园环境中特别适合开展。体育运动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广泛,几乎可以被每一位学生接受,即使最不喜欢运动的人,也会被部分运动项目所吸引。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必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比赛展现出体育的活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扩大参与度和覆盖面,用体育活动的包容性特点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无限可能性。另外,开展体育活动要注重体育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真正培养出心中有爱的学生,这是大学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展的人的责任,是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学生追求崇高人生理想信念的根本。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注重人文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只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才能培养出“身心兼修,魂魄并铸”的人,“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体育育人能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4.坚持体育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统一,形成育人氛围
  体育场地、场馆、健身设施等是高校体育文化育人作用发挥的物质基础,大学首先要增加校园体育场地、场馆及健身资源投资力度,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及大众健身需求,同时要提升文化内涵,发挥体育文化环境育人作用。打造体育场馆场地文化育人的氛围,设计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时代精神的场馆、景观及塑像,把体育人文精神传递到场馆、场地及健身设施的每个角落与空间,将其打造成传承大学体育精神、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基地。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场地的宣传栏、LED 显示屏、体育长廊等文化阵地,使其成为凝聚与展示大学的认知、思想、精神和价值观的平台,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可以形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和顽强拼搏的校园氛围,能够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体育文化活动,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实现精神育人。
  近日,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教授在央视承办的新一期节目《开讲啦》谈到“体育,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此语一出,引起广泛宣传,这说明我们对体育育人的认同感在不断提升。总之,高校要发挥体育文化活动在强化大学生育人功能的作用上,要树立体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坚持全员育人,坚持时间育人;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育人相统一,将体育元素融入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当中,展现体育教育的魅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78/A13/s7061/201410/t 20141021_180396.html,2004.
  [2]陈立国,纪和江.新编大学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1.
  [3]阿米特.卡特瓦拉.运动大脑:神经科学助你提升运动技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2.
  [4]宋证远.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3:80-81.
  [5]那海波.深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26-127.
  [6]杨春.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17-20.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各界对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教育观念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时代发展,新课标也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强大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小学语文,更是培养该项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应该从个性化阅读的角度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要求小学语
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移情和暴力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VIO和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对990名高职生进行测试。 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暴力态度产生影响,移情在父母拒绝与暴力态度间、情感温暖与暴力态度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移情,暴力态度,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职生的教育日益重视,高职生属
摘要: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现行教育理念下的新教案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形式的改进。要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创新教学理念,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授法;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一门很严格的学科,它在小学生活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在
摘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年龄较小、学习能力不够的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还面临很多困难。小学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综合技能的重要责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想,考虑数学理论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理性地渗透数学文化,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渗透作用  中图分类号:G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材解析:  《落花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设计思路:  先谜语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
摘要: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先后出台了很多文件,全国各地也积极开展减负的相关工作。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作业本身就是教师基于教育哲学对学习资源的重新整合,是学生基于特定学习任务的一种活动。然而迫于升学、考试两方面压力,加之一部分教师课堂效率不够高,往往通过大量简单机械重复的作业来提升成绩。因此,为了真正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积极对作业设计进行思考。鉴于此,本文对
摘要: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结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语文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今小学语文教育中,教育家提倡注重学生的学习水平的组合,逐步抓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使学生能学语文,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更彻底地掌握了条件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建立了语文思维方式,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可灵活运用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小学中年级;课堂辅导;教育  中图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于知识转移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枯燥,导致初中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课堂合作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分组合作,以扩大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建立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本文從初中学社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发,详细讨论了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
摘要:随着高质量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阶段学生的分层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状况向着好的方向进行转变。目前,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分层教学模式被应用,尽管具体的效果还存在缺陷。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采取更加规范的步骤和原则,促进分层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要在高中阶段学习化学知识,就必须具备较高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一项重要的人生考验。思想政治课是文科高考必修课,但新高考似乎更尊重学生的利益,更注重学生个人成长的体现。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些传统应试理念的师生失去了对课程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可能会减弱,给教学带来新的困难。教师需要明白,高中思想政治不是为高考设计的,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详细的分析介绍了有效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