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材解析:
《落花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设计思路:
先谜语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通过对比感受父亲所说的话,领悟做人的道理。再用辩论及小练笔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生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联想到的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植物。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简介作者。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3、简介花生的来历及生长过程。
[设计意图]
运用谜语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2、听写本课生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详写)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经过。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走进文本
1、学习第一段:找出描写种花生经过的词语。思考,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课文中写种花生需要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
2、合作学习:句子“过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花生收获了,作者一家人尝花生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分小组细读3~15自然段,讨论思考:
1、我们兄弟姐妹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说的?
分角色有情感地朗读
2、父亲拿什么来与花生进行对比?
桃子、石榴、苹果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 矮矮地长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父亲通过花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课文,有助于让学生把握内容,明确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受到启发。
三、出示句子,通过比较,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
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心上。
父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心上。
“印”:牢牢记住终生不忘。
“记”:把事物保持在头脑里。
四、我是小小辩论家
在当今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在现代社会,既需要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也需要像桃子、苹果那样外表美丽、敢于展现自我的人。以此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小练笔
1、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
2、选择身边一种事物写一写
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风里来雨里去的邮递员……
[设计意图]:
结合本单元的語文要素,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材解析:
《落花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设计思路:
先谜语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通过对比感受父亲所说的话,领悟做人的道理。再用辩论及小练笔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生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联想到的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植物。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简介作者。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3、简介花生的来历及生长过程。
[设计意图]
运用谜语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2、听写本课生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详写)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经过。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走进文本
1、学习第一段:找出描写种花生经过的词语。思考,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课文中写种花生需要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
2、合作学习:句子“过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花生收获了,作者一家人尝花生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分小组细读3~15自然段,讨论思考:
1、我们兄弟姐妹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说的?
分角色有情感地朗读
2、父亲拿什么来与花生进行对比?
桃子、石榴、苹果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 矮矮地长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父亲通过花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课文,有助于让学生把握内容,明确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受到启发。
三、出示句子,通过比较,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
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心上。
父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心上。
“印”:牢牢记住终生不忘。
“记”:把事物保持在头脑里。
四、我是小小辩论家
在当今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在现代社会,既需要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也需要像桃子、苹果那样外表美丽、敢于展现自我的人。以此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小练笔
1、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
2、选择身边一种事物写一写
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风里来雨里去的邮递员……
[设计意图]:
结合本单元的語文要素,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