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为学生提供的是“满汉全席”——“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有了这些丰富的营养大餐,还用担心学生不成长吗?
一、山珍海味——读写结合,巧练作文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作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1.文中补白,文末延伸。课文中有些描写并没有面面俱到,如《丰碑》一文中只描写了军需处长死后的神态、动作,但他是怎么死的?他死前都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既是帮助学生深入文本,走进军需处长心灵深处的桥梁,又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指导学生作文的兴奋点。
2.依样画瓢,由仿变创。作家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新课标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于是,我常引导学生“依样画瓢”,从句子到片段到篇章,循序渐进。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在描写狮子的形状时,用了“有的……,好像……”的句式,把狮子的不同形态描写得生动具体、惟妙惟肖。学完课文,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鱼池中鱼儿的外形或活动情况,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把观察到的特点写下来。学生有了阅读和观察的积累,写出来的句子用词准确、比喻得当,可谓精彩纷呈。
经常仿写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些迁移拓展,促使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也启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
3.多向改写,再度创作。多向改写可以改变人称、结构,也可以改变体裁。如《田忌赛马》一文原以第三人称写,我让学生反客为主,把自己当孙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这场比赛。我国古诗短小精悍,所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如《游子吟》、《长歌行》等,在学生学完古诗,弄明白诗情诗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古诗改写成通俗具体的记叙文。
此外,还可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缩写等练习。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所说:“写作与阅读结合,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以课文为写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尤其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水果拼盘——挖掘资源,想象作文
“想象是人们插上翅膀的思维”。一把戒尺、一支粉笔、一个图形、一个符号、一双溜冰鞋等,让学生给它们以生命,与它们对话、交流思想,想象作文。一首动听的曲子,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大自然的风雨声、流水声、鸟鸣声……根据这些声响让学生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继而独立命题,构思成文。出示几个不相干的词语,如“学生、宇宙飞船、自行车、鞋子”,让学生想象并编成一个有关联的故事。另外,教师还可以拟一些新颖的命题,如《假如我能隐身》《未来的(垃圾处理器、书包、房屋……)》《动物王国的新鲜事》等。这些题目跨越时空,想象空间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三、品尝香茗——联系生活,写实作文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唯一源泉。没有生活,习作训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蒯福棣同志在《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一文中强调:“教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记事状物做到真实可信,抒情表意做到情真意切,这样的基本功打好了,以后写各类文体的文章才有牢固的基础。”由此,我的做法是:
1.多观察,写日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现象、事件,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建立起一个充实的写作素材库,在需要的时候,根据作文要求从自己的日记中择取材料,稍加整理即可成文,这样也就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无米可炊”的问题。
2.多实践,写经历。我每学期都开展很多活动,有学生喜欢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心灵传真”等;有结合各种节日开展的实践活动,如“母亲节”开展一次“我为妈妈洗一次脚”,端午节“学包粽子”等;还有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参观、采访、慰问等活动。学生有经历,就有独特的感受,也就有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和情感都非常真实。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用心去挖掘,就能给学生呈现出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学生再也无需为“无米之炊”而发愁,教学也会最终实现“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目标。
(责编侯艳星)
一、山珍海味——读写结合,巧练作文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作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1.文中补白,文末延伸。课文中有些描写并没有面面俱到,如《丰碑》一文中只描写了军需处长死后的神态、动作,但他是怎么死的?他死前都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既是帮助学生深入文本,走进军需处长心灵深处的桥梁,又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指导学生作文的兴奋点。
2.依样画瓢,由仿变创。作家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新课标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于是,我常引导学生“依样画瓢”,从句子到片段到篇章,循序渐进。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在描写狮子的形状时,用了“有的……,好像……”的句式,把狮子的不同形态描写得生动具体、惟妙惟肖。学完课文,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鱼池中鱼儿的外形或活动情况,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把观察到的特点写下来。学生有了阅读和观察的积累,写出来的句子用词准确、比喻得当,可谓精彩纷呈。
经常仿写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些迁移拓展,促使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也启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
3.多向改写,再度创作。多向改写可以改变人称、结构,也可以改变体裁。如《田忌赛马》一文原以第三人称写,我让学生反客为主,把自己当孙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这场比赛。我国古诗短小精悍,所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如《游子吟》、《长歌行》等,在学生学完古诗,弄明白诗情诗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古诗改写成通俗具体的记叙文。
此外,还可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缩写等练习。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所说:“写作与阅读结合,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以课文为写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尤其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水果拼盘——挖掘资源,想象作文
“想象是人们插上翅膀的思维”。一把戒尺、一支粉笔、一个图形、一个符号、一双溜冰鞋等,让学生给它们以生命,与它们对话、交流思想,想象作文。一首动听的曲子,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大自然的风雨声、流水声、鸟鸣声……根据这些声响让学生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继而独立命题,构思成文。出示几个不相干的词语,如“学生、宇宙飞船、自行车、鞋子”,让学生想象并编成一个有关联的故事。另外,教师还可以拟一些新颖的命题,如《假如我能隐身》《未来的(垃圾处理器、书包、房屋……)》《动物王国的新鲜事》等。这些题目跨越时空,想象空间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三、品尝香茗——联系生活,写实作文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唯一源泉。没有生活,习作训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蒯福棣同志在《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一文中强调:“教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记事状物做到真实可信,抒情表意做到情真意切,这样的基本功打好了,以后写各类文体的文章才有牢固的基础。”由此,我的做法是:
1.多观察,写日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现象、事件,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建立起一个充实的写作素材库,在需要的时候,根据作文要求从自己的日记中择取材料,稍加整理即可成文,这样也就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无米可炊”的问题。
2.多实践,写经历。我每学期都开展很多活动,有学生喜欢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心灵传真”等;有结合各种节日开展的实践活动,如“母亲节”开展一次“我为妈妈洗一次脚”,端午节“学包粽子”等;还有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参观、采访、慰问等活动。学生有经历,就有独特的感受,也就有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和情感都非常真实。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用心去挖掘,就能给学生呈现出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学生再也无需为“无米之炊”而发愁,教学也会最终实现“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目标。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