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隐士,在其一生的诗词创作中都表现出了隐逸思想,具有极高的文学地位和研究价值。本文从陶渊明隐逸思想形成的原因、创作模式的具体运用及在田园诗中的表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陶渊明隐逸思想中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陶渊明;隐士;隐逸思想;分析探讨
隐士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远离朝堂归居山林的文人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其中被后世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为隐逸文化的发展和流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陶渊明(352年或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由于对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失望,在经历了三仕三隐之后,最终选择归隐田园,因此陶渊明的诗作中大多以田园诗为主,作品中既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黑暗腐朽的无能为力,又传达了其对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一、陶渊明隐逸思想产生的由来
汉末魏晋时期是我国政治最为混乱、社会最为黑暗的时期,统治者庸碌无为,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统治者无暇统一人们的思想,尽管政治混乱不堪,但当时人们的思想却是极为解放和自由的,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时期。封建礼度的崩坏,国家政权中心的腐朽,导致许多文人志士报国无望,不得不选择归隐山林,将自己的满腔抱负寄托在田园山水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群体——隐士。
陶渊明出生与高官之家,祖父陶侃是东晋著名的将军,显赫一时,然而其父在政治上少有建树,陶渊明出生时,家族地位正逐渐走向下坡,直至八岁那年父亲的去世,使得陶渊明的生活极为艰苦,然而母亲孟夫人仍然以恬静祥和的态度面对生活的骤变,对陶渊明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陶渊明几经仕途,但是由于其政治理念与当时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每次怀抱着希望踏入官场,都以失望无奈告终。在最后一次任彭泽县令时,陶渊明最终发现自己并不能改变现世的黑暗腐朽,仅任职八十多天后,就归隐田园,不再复出。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来源于政治朝堂的压迫和现实的无奈,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息息相关。
二、陶渊明隐逸思想的表达模式
从具体分析和研究陶渊明的诗词作品,可以发现陶渊明在诗词作品中表达隐逸思想的模式大致有两种,即叙述模式和意象模式,前者是直接表达归隐田园的心思,而后者是通过具体的意象间接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叙述手法的体现
陶渊明经常采用形象生动的词汇和字眼表达自己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比如说在去地方上任的旅途中,因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长久的旅途疲劳,会使陶渊明产生厌烦心理,萌生出对田园生活的迫切向往之情,在其诗作中屡次提到“真想初在襟,终返班生庐”、“投策命晨装,暂与田园疏”等思想,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出仕只是一时的,最终还会选择归隐田园;在与人日常交往中,也多次直接透露自己想要归隐的心愿,比如说“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陶渊明会尊重友人出世的想法,但是仍旧坚持个人的隐逸思想;在生活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满意之情,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经常将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欢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里行间深刻透露出是人悠闲安然的生活态度。
(二)意象手法的表达
陶渊明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形象饱满的意象,表达自己的隐逸思想,其中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咏今,借用历史人物事件体现自己的隐居思想,比如说历史上较为著名的颜回、杨伦、袁安等具有淡薄名利、高风两节的文人,几乎都在陶渊明的诗作出有所提及,这些文人隐士给予了陶渊明精神上的鼓励,更加坚定了其隐逸思想;另一方面是借助自然景物体现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其中运用较多的两种自然意象是“鸟”和“菊”,鸟代表着自由,突破世俗羁绊,菊象征着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质,这两种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无拘无束、悠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安心隐居的淡然心理。
三、陶渊明隐逸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诗词中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不满陶渊明在经历了三仕三隐后,彻底对社会的现状感到失望和不满,在明白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社会面貌之后,只能无奈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归隐田园,其中最为著名的散文作品《桃花源记》直观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寄希望于虚构出来的理想的乌托邦世界,用美好的虚实社会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和残酷,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失望无奈之情。
其次表现了诗人高风亮节的情操,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完全的投入田园生活,不再过问现实社会之事,他虽然身處安静祥和的自然中,但仍然具有一颗为国忧、为民虑的心,在其《归田园居》系列的诗作中明显的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思想。
最后也是陶渊明诗作中描述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闲的田园生活是最能体现隐逸思想的,陶渊明用自己的诗词描绘了自己的理想社会:百姓安居乐业,日出而耕,日落而作;君王开明圣贤,政治清明;社会祥和稳定,欣欣向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理想社会的构建,他所追求的平和宁静的田园生活状态,也是当时社会普通百姓所向往的生活场景。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包含着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理想。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当今物质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发挥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恩铭.从“隐逸”到“隐逸”:史传文本中陶渊明形象的常与变[J].中国文学研究,2016(02).
[2]姜春.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无我之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3]蔡德莉.张衡和陶渊明归隐心态探析——以《归田赋》和《归去来兮辞》为中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作者简介:
肖卓娅(1978.08—),女,汉,贵州威宁人,研究生,讲师,单位所在地:贵州清镇,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胡静(1977.06—),女,汉,贵州毕节人,研究生,副教授,单位所在地:贵州毕节,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陶渊明;隐士;隐逸思想;分析探讨
隐士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远离朝堂归居山林的文人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其中被后世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为隐逸文化的发展和流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陶渊明(352年或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由于对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失望,在经历了三仕三隐之后,最终选择归隐田园,因此陶渊明的诗作中大多以田园诗为主,作品中既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黑暗腐朽的无能为力,又传达了其对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一、陶渊明隐逸思想产生的由来
汉末魏晋时期是我国政治最为混乱、社会最为黑暗的时期,统治者庸碌无为,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统治者无暇统一人们的思想,尽管政治混乱不堪,但当时人们的思想却是极为解放和自由的,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时期。封建礼度的崩坏,国家政权中心的腐朽,导致许多文人志士报国无望,不得不选择归隐山林,将自己的满腔抱负寄托在田园山水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群体——隐士。
陶渊明出生与高官之家,祖父陶侃是东晋著名的将军,显赫一时,然而其父在政治上少有建树,陶渊明出生时,家族地位正逐渐走向下坡,直至八岁那年父亲的去世,使得陶渊明的生活极为艰苦,然而母亲孟夫人仍然以恬静祥和的态度面对生活的骤变,对陶渊明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陶渊明几经仕途,但是由于其政治理念与当时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每次怀抱着希望踏入官场,都以失望无奈告终。在最后一次任彭泽县令时,陶渊明最终发现自己并不能改变现世的黑暗腐朽,仅任职八十多天后,就归隐田园,不再复出。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来源于政治朝堂的压迫和现实的无奈,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息息相关。
二、陶渊明隐逸思想的表达模式
从具体分析和研究陶渊明的诗词作品,可以发现陶渊明在诗词作品中表达隐逸思想的模式大致有两种,即叙述模式和意象模式,前者是直接表达归隐田园的心思,而后者是通过具体的意象间接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叙述手法的体现
陶渊明经常采用形象生动的词汇和字眼表达自己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比如说在去地方上任的旅途中,因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长久的旅途疲劳,会使陶渊明产生厌烦心理,萌生出对田园生活的迫切向往之情,在其诗作中屡次提到“真想初在襟,终返班生庐”、“投策命晨装,暂与田园疏”等思想,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出仕只是一时的,最终还会选择归隐田园;在与人日常交往中,也多次直接透露自己想要归隐的心愿,比如说“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陶渊明会尊重友人出世的想法,但是仍旧坚持个人的隐逸思想;在生活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满意之情,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经常将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欢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里行间深刻透露出是人悠闲安然的生活态度。
(二)意象手法的表达
陶渊明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形象饱满的意象,表达自己的隐逸思想,其中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咏今,借用历史人物事件体现自己的隐居思想,比如说历史上较为著名的颜回、杨伦、袁安等具有淡薄名利、高风两节的文人,几乎都在陶渊明的诗作出有所提及,这些文人隐士给予了陶渊明精神上的鼓励,更加坚定了其隐逸思想;另一方面是借助自然景物体现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其中运用较多的两种自然意象是“鸟”和“菊”,鸟代表着自由,突破世俗羁绊,菊象征着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质,这两种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无拘无束、悠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安心隐居的淡然心理。
三、陶渊明隐逸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诗词中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不满陶渊明在经历了三仕三隐后,彻底对社会的现状感到失望和不满,在明白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社会面貌之后,只能无奈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归隐田园,其中最为著名的散文作品《桃花源记》直观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寄希望于虚构出来的理想的乌托邦世界,用美好的虚实社会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和残酷,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失望无奈之情。
其次表现了诗人高风亮节的情操,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完全的投入田园生活,不再过问现实社会之事,他虽然身處安静祥和的自然中,但仍然具有一颗为国忧、为民虑的心,在其《归田园居》系列的诗作中明显的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思想。
最后也是陶渊明诗作中描述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闲的田园生活是最能体现隐逸思想的,陶渊明用自己的诗词描绘了自己的理想社会:百姓安居乐业,日出而耕,日落而作;君王开明圣贤,政治清明;社会祥和稳定,欣欣向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理想社会的构建,他所追求的平和宁静的田园生活状态,也是当时社会普通百姓所向往的生活场景。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包含着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理想。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当今物质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发挥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恩铭.从“隐逸”到“隐逸”:史传文本中陶渊明形象的常与变[J].中国文学研究,2016(02).
[2]姜春.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无我之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3]蔡德莉.张衡和陶渊明归隐心态探析——以《归田赋》和《归去来兮辞》为中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作者简介:
肖卓娅(1978.08—),女,汉,贵州威宁人,研究生,讲师,单位所在地:贵州清镇,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胡静(1977.06—),女,汉,贵州毕节人,研究生,副教授,单位所在地:贵州毕节,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