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潜课程是相对于显课程而言,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它对显课程起着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具有可控性与可设计性。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要使两种课程互相补充、促进,同时利用好自身的潜课程。
关键词:潜课程潜移默化英语教学
一、潜课程的内涵
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要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这就是显课程。显课程之外的那些难以预期,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就是潜课程。它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它也称“隐蔽课程”,是显课程不能替代的。
二、潜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要素:
1. 价值观念类
主要指英语国家的优良文化传统,包括:价值观、行为习惯、礼仪、信仰和态度等。
2. 师生群体文化类
包括与英语有关的各种竞赛,如:学科竞赛,技能竞赛,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还有话剧表演,读书活动,英语手抄报,科技活动等以英语为语言媒介的活动类型。
3. 物化环境
指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校舍、各类专门课室(语言实验室、打字室、视听室)、专门场地、教学设备(视听设备、多媒体、实物教具、简笔画)等。
4. 管理制度
指学校的精神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完善的管理制度,文明、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特色校园文化,都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潜课程的特征
1. 潜课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必然的
它建立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同化力;它是在社会行为规范、文化行为规范和个性健康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显性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2. 潜课程对显课程可以起着正面或反面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
当它与显课程目标一致时,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教师赞扬某学生发音准确,使该生下决心终身从事与英语有关的专业。但它又可起着与显课程目标完全相反的作用。教师在对待中英两种传统文化某些问题上过于偏激或不够公允时,也会使学生把疑问埋在心里,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3. 潜课程具有可控性、可设计性
教师应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开展潜课程的教学,从整体角度出发,设计已认识到的潜在课程因素;正确引导潜课程的积极因素,使之产生良好的影响;注意对潜在因素偶发事件中的表现和处理,抓住时机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注意将能够意识得到的,把握得到的潜课程,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来完成潜在因素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无意识的影响,使良好的潜在因素能逐步渗透性地作用于学生的无意识中。
四、潜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 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思想教育须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恰当地寓于句篇之中,寓于听说读写之中,寓于掌握知识与培养交际能力之中,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不仅是教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实现思想教育的过程。但教育不靠“灌输”而靠“渗透”,靠“感染”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他们的使命感。进一步来说,也可以把德、智、体、美、劳知识的教育糅合起来。健全的体魄,审美情趣,劳动的本领都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2.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培养对英语学科的感情
英语知识具有抽象性、枯燥性、乏味性,教师必须给予不断地鼓励,维持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首先,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很好的潜课程。课堂上应始终坚持以表扬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个友好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道鼓励的目光,一个期待的眼神,让学生时时感到老师的爱,往往能够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长时间的良好学习动机。事实证明,要学好一门语言,要求学习者从感情上卷入该语言社团。因而,课堂上教师应设计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给学生有表现自我、运用语言和感受成功的机会,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学生只要进入角色,就能亲自感受到语言艺术的力量,体会运用语言的感觉和乐趣。课后,学生才会更愿意观察、分析、归纳所学内容,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活用语言规则,从而学会主动学习。潜课程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情绪,课后遥控学生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它的优点体现在课外,其最终结果是使学生爱上一门语言。
3. 陶冶性情,美化情感,形成健全人格
语言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理想,为学生的一生打好一层“精神底色”。因而,英语教育属于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范畴,这显然是显课程的课堂教育所不能承担的,因为它的前提条件是要学生爱上一门语言。在此意义上说,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工具性虽然是语言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但远不是全部。语言中蕴含着人文价值、人文底蕴。语言教学需要文以载道,教师需要从“人的建设”的高度定位外语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文学的想象力与理解力,让学生能够感知、体现比较高的精神境界,真切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美的魅力。
五、潜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潜课程是素质教育向教师提出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对潜课程进行设计的能力,对活动课的组织管理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要有更高的社会文化科学知识的修养,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方法,不断探讨和学习教育科学的新规律、新内容、新方法。
潜课程附属于教材,同时也可来源于教师本身,教师本身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潜课程。教师在教语言,但不只限于教语言。他代表着一个学科的前途和方向,因为学生是透过教师才进入到英语世界里的。一位教师所具有的学术水平,对本专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本学科的认识,他本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价值观点,教学魅力,以及自身的人格力量,诸如:敬业,爱业,坚韧,耐挫,自我要求,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等各因素,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本身就是最大的潜课程,他要善于把潜课程与显课程密切配合,让外语教育发挥更大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教育科研学习资料.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1997.
关键词:潜课程潜移默化英语教学
一、潜课程的内涵
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要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这就是显课程。显课程之外的那些难以预期,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就是潜课程。它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它也称“隐蔽课程”,是显课程不能替代的。
二、潜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要素:
1. 价值观念类
主要指英语国家的优良文化传统,包括:价值观、行为习惯、礼仪、信仰和态度等。
2. 师生群体文化类
包括与英语有关的各种竞赛,如:学科竞赛,技能竞赛,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还有话剧表演,读书活动,英语手抄报,科技活动等以英语为语言媒介的活动类型。
3. 物化环境
指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校舍、各类专门课室(语言实验室、打字室、视听室)、专门场地、教学设备(视听设备、多媒体、实物教具、简笔画)等。
4. 管理制度
指学校的精神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完善的管理制度,文明、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特色校园文化,都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潜课程的特征
1. 潜课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必然的
它建立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同化力;它是在社会行为规范、文化行为规范和个性健康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显性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2. 潜课程对显课程可以起着正面或反面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
当它与显课程目标一致时,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教师赞扬某学生发音准确,使该生下决心终身从事与英语有关的专业。但它又可起着与显课程目标完全相反的作用。教师在对待中英两种传统文化某些问题上过于偏激或不够公允时,也会使学生把疑问埋在心里,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3. 潜课程具有可控性、可设计性
教师应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开展潜课程的教学,从整体角度出发,设计已认识到的潜在课程因素;正确引导潜课程的积极因素,使之产生良好的影响;注意对潜在因素偶发事件中的表现和处理,抓住时机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注意将能够意识得到的,把握得到的潜课程,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来完成潜在因素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无意识的影响,使良好的潜在因素能逐步渗透性地作用于学生的无意识中。
四、潜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 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思想教育须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恰当地寓于句篇之中,寓于听说读写之中,寓于掌握知识与培养交际能力之中,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不仅是教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实现思想教育的过程。但教育不靠“灌输”而靠“渗透”,靠“感染”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他们的使命感。进一步来说,也可以把德、智、体、美、劳知识的教育糅合起来。健全的体魄,审美情趣,劳动的本领都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2.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培养对英语学科的感情
英语知识具有抽象性、枯燥性、乏味性,教师必须给予不断地鼓励,维持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首先,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很好的潜课程。课堂上应始终坚持以表扬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个友好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道鼓励的目光,一个期待的眼神,让学生时时感到老师的爱,往往能够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长时间的良好学习动机。事实证明,要学好一门语言,要求学习者从感情上卷入该语言社团。因而,课堂上教师应设计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给学生有表现自我、运用语言和感受成功的机会,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学生只要进入角色,就能亲自感受到语言艺术的力量,体会运用语言的感觉和乐趣。课后,学生才会更愿意观察、分析、归纳所学内容,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活用语言规则,从而学会主动学习。潜课程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情绪,课后遥控学生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它的优点体现在课外,其最终结果是使学生爱上一门语言。
3. 陶冶性情,美化情感,形成健全人格
语言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理想,为学生的一生打好一层“精神底色”。因而,英语教育属于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范畴,这显然是显课程的课堂教育所不能承担的,因为它的前提条件是要学生爱上一门语言。在此意义上说,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工具性虽然是语言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但远不是全部。语言中蕴含着人文价值、人文底蕴。语言教学需要文以载道,教师需要从“人的建设”的高度定位外语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文学的想象力与理解力,让学生能够感知、体现比较高的精神境界,真切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美的魅力。
五、潜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潜课程是素质教育向教师提出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对潜课程进行设计的能力,对活动课的组织管理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要有更高的社会文化科学知识的修养,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方法,不断探讨和学习教育科学的新规律、新内容、新方法。
潜课程附属于教材,同时也可来源于教师本身,教师本身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潜课程。教师在教语言,但不只限于教语言。他代表着一个学科的前途和方向,因为学生是透过教师才进入到英语世界里的。一位教师所具有的学术水平,对本专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本学科的认识,他本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价值观点,教学魅力,以及自身的人格力量,诸如:敬业,爱业,坚韧,耐挫,自我要求,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等各因素,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本身就是最大的潜课程,他要善于把潜课程与显课程密切配合,让外语教育发挥更大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教育科研学习资料.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