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208-01
摘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第三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孩子。
关键词: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快乐
快乐就是人心情的高兴和喜悦。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快乐,同时也就有了许许多多体验快乐的心情与机会。《数学新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自己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给其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中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在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在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去体验快乐。而要让学生体会快乐,教师必定要先去感受,把学习的过程与快乐的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份快乐。
常常听上了年纪的人感叹地说:“如今的孩子可真幸福!”而事实上,孩子们却不这么认为。特别是一谈到学习,好多孩子苦恼溢于言表,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似乎是一种折磨,一种负担,对学习感觉很烦,很讨厌。其实,每个孩子都从心底期待他们想要的那种学习感觉,就是乐学,是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感觉,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只要孩子们找到了这种感觉,孩子们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膨胀学习的欲望,家长老师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厌学,学不好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體验快乐呢?这也是新课改下教师们正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为了让孩子感兴趣,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总是积极地根据自身情况和书中实际,挖掘教材,举一反三,努力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活动契机。如在教学《加法》这个内容时,我联系生活,创设了一个小动物比赛跑步的情境,课件上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师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开了,然后,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师边演示边问:“小朋友,看仔细了,比赛情况马上要发生变化了,有什么变化啊?”学生激动地发现在快到终点处1只小猫追上来了,和另外2只小动物(小狗、小兔)跑在一起,师顺势引导学生想到 “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的问题,从而导出加法。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探索知识。
其次,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特别受小朋友们欢迎。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型,其解题方法是多样的,往往是单个学生想不出多种答案,而采用小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就能收到奇效,特别是在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氛围下,孩子们互相激励,互相促进,极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思维。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的老师担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会影响课堂纪律,乱作一团。在实践中,我作了以下尝试:1、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几个关系亲密的朋友走到一起,自发组成一个小组,在这样融洽、有共同语言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快乐是肯定的。2、教师生动地示范。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孩子,如在教数的组成对口令时,我先和全班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请一名学生和我对口令,我有意答错,让他来纠正,孩子答对了,他马上就有了一种自己比老师还要棒的成就感,学生觉得对口令是一种好玩又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时,放手让学生同桌互对,小组自由对,学生乐在其中。由于老师的生动示范,学生合作学习时也会仿效,学得有效。3、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之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趣味性的活动。如在计算教学后我设计了比一比、猜一猜、对口令、开火车、夺红旗、摘红花、魔盘转转转、小动物找家等游戏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既巩固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
第三,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其实,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另外,我觉得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还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孩子。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孩子们有强烈的上进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当他们受到鼓励和表扬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时给予夸奖式于评价之中,会更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讨论问题就会更加激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高涨。夸奖式评价,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亲切感,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情绪就很愉快轻松,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也很好。
总之,要想使孩子达到乐学的目的,教师应正确地引导,让孩子在主观认识上不怕学习,心平气和地看待学习,找到学习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觉得学习是充满阳光的。相信,当孩子的学习潜能迸发时,他们将从“乐”学变“爱”学。
摘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第三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孩子。
关键词: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快乐
快乐就是人心情的高兴和喜悦。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快乐,同时也就有了许许多多体验快乐的心情与机会。《数学新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自己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给其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中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在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在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去体验快乐。而要让学生体会快乐,教师必定要先去感受,把学习的过程与快乐的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份快乐。
常常听上了年纪的人感叹地说:“如今的孩子可真幸福!”而事实上,孩子们却不这么认为。特别是一谈到学习,好多孩子苦恼溢于言表,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似乎是一种折磨,一种负担,对学习感觉很烦,很讨厌。其实,每个孩子都从心底期待他们想要的那种学习感觉,就是乐学,是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感觉,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只要孩子们找到了这种感觉,孩子们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膨胀学习的欲望,家长老师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厌学,学不好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體验快乐呢?这也是新课改下教师们正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为了让孩子感兴趣,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总是积极地根据自身情况和书中实际,挖掘教材,举一反三,努力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活动契机。如在教学《加法》这个内容时,我联系生活,创设了一个小动物比赛跑步的情境,课件上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师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开了,然后,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师边演示边问:“小朋友,看仔细了,比赛情况马上要发生变化了,有什么变化啊?”学生激动地发现在快到终点处1只小猫追上来了,和另外2只小动物(小狗、小兔)跑在一起,师顺势引导学生想到 “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的问题,从而导出加法。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探索知识。
其次,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特别受小朋友们欢迎。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型,其解题方法是多样的,往往是单个学生想不出多种答案,而采用小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就能收到奇效,特别是在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氛围下,孩子们互相激励,互相促进,极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思维。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的老师担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会影响课堂纪律,乱作一团。在实践中,我作了以下尝试:1、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几个关系亲密的朋友走到一起,自发组成一个小组,在这样融洽、有共同语言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快乐是肯定的。2、教师生动地示范。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孩子,如在教数的组成对口令时,我先和全班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请一名学生和我对口令,我有意答错,让他来纠正,孩子答对了,他马上就有了一种自己比老师还要棒的成就感,学生觉得对口令是一种好玩又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时,放手让学生同桌互对,小组自由对,学生乐在其中。由于老师的生动示范,学生合作学习时也会仿效,学得有效。3、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之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趣味性的活动。如在计算教学后我设计了比一比、猜一猜、对口令、开火车、夺红旗、摘红花、魔盘转转转、小动物找家等游戏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既巩固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
第三,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其实,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另外,我觉得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还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孩子。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孩子们有强烈的上进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当他们受到鼓励和表扬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时给予夸奖式于评价之中,会更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讨论问题就会更加激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高涨。夸奖式评价,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亲切感,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情绪就很愉快轻松,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也很好。
总之,要想使孩子达到乐学的目的,教师应正确地引导,让孩子在主观认识上不怕学习,心平气和地看待学习,找到学习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觉得学习是充满阳光的。相信,当孩子的学习潜能迸发时,他们将从“乐”学变“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