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生本”教育的大力推进,农村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正在不断地探索中。面对小学生口算能力偏低的现状,我们应该用“生本”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本文主要从口算教学中的困惑、问题产生的原因、训练及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分析,意在引导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共同搞好學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口算能力低 生本课堂 思维的培养 家校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而做为计算教学中基础性的口算教学开展的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相对偏远、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探索、提高和改进。由于方法陈旧,多数农村数学教师往往局限于某一种算法形式中,使学生仅仅围绕该算法进行机械操练,使数运算的教学走向机械单一的极端,忽视通过数运算的教学促进学生互动意识的形成。这样不仅使学生不能自主地根据具体情境需要去选择恰当的算法,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思想。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农村小学的口算教学谈点自己肤浅看法。
一、口算教学中的困惑及原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大力推进的“生本”教育,农村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正在不断地探索中。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我在平时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口算中反映出计算能力不高、正确率低、速度慢的情况。看错题、颠倒数的情况时常出现,让我吃惊的不是他们一次算错,而是经常算错。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低真的是让人头痛的事,也是教学中令人担忧的事。
学生口算能力偏低, 笔者认为教师层面原因:教师对口算的重视度不够、教学中不能进行系统化训练,算法单一。学生层面,我们总习惯将其归结为“粗心”、“不仔细”、“不认真”等肤浅的原因。其实,口算中出现错误,有些还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主要表现在:
1、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让其他无关因素吸引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8+34”和“42-3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8+34-3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2、口算题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9”写成“96”,把“10”当成“100”等。
3、低年级儿童,常因想不出来计算方法而产生差错。如一年级学生口算8+6等进位加法时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因而出现差错。
4、学生在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视思想,而当数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导致遗漏。
三、训练及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我们可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坚持对学生进行口算基本训练。只要能保证口算练习时间和数量,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发挥生本课堂优势,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口算教学往前可以延伸到前置作业,往后可以延伸到课后任务。而课堂教学中更是有广阔的天地可供教师和学生去尽情体验快乐学习,找到自我,差生在组内得到帮助,让优生在组内展示自我。可以把学习成果在组间展示,也可以在全班展示;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让他人评价;可以给学生胜利的小红花也可是热烈的掌声;可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小游戏,能将枯燥的口算练习寓于趣味性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可以设计对口令、起立、找朋友、开火车等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游戏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结合特点设计一些其他的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充满趣味的“班级口算擂台赛”、自我选题的“小商场”。
(三)务必记牢口诀、算式,提高口算效率
死记硬背固然不可取,但是口算中一些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也可以指导学生记下来,做题时让学生“张口就来”。如低年级的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一定要求每个学生熟练掌握。因此可要求每个学生能熟记2到10这几个数的组成,熟记九九乘法表。又如中年级简便计算时可以让学生熟记25×4=100、125×8=1000以及和25、125相乘得整百整千数的式子,这样的算式就要求学生记忆,因为这些都是简便运算必须掌握的的基础。
(四)注重口算时学生思维的培养
1、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在进行口算训练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看清数据。学生往往会出现看错符号、看错数据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缺乏思维准确性的表现。为此,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我会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题目:比如:50—6= 56—5= 56+5= 65—6= 这些题目放在一起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在口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可促进口算速度的提高。在口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出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如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时会遇到这样的题7+( )= 13 ( )-6=4等题目,学生练习这类题目往往出错很多,老师家长职责训斥“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你的孩子、你的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五)家校配合,共同抓好口算训练
家校配合,不只是体现在安全、德育等教育方面,在口算训练方面也同样适用。在学校要给学生适当的方法、足够的练习,而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请家长们给自己孩子练习的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怎么应用,这也体现出学习生活中数学的理念。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做,老师可以和其充分的交流一下,让家长与孩子进行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并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让家长给孩子创造应用口算的机会。如在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让他帮家长口算用钱数,这样能激发孩子学习口算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
伴随着新的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任重道远。我相信只要我们自身不断努力,改变方法,用“生本”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一定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 键 词】口算能力低 生本课堂 思维的培养 家校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而做为计算教学中基础性的口算教学开展的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相对偏远、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探索、提高和改进。由于方法陈旧,多数农村数学教师往往局限于某一种算法形式中,使学生仅仅围绕该算法进行机械操练,使数运算的教学走向机械单一的极端,忽视通过数运算的教学促进学生互动意识的形成。这样不仅使学生不能自主地根据具体情境需要去选择恰当的算法,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思想。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农村小学的口算教学谈点自己肤浅看法。
一、口算教学中的困惑及原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大力推进的“生本”教育,农村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正在不断地探索中。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我在平时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口算中反映出计算能力不高、正确率低、速度慢的情况。看错题、颠倒数的情况时常出现,让我吃惊的不是他们一次算错,而是经常算错。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低真的是让人头痛的事,也是教学中令人担忧的事。
学生口算能力偏低, 笔者认为教师层面原因:教师对口算的重视度不够、教学中不能进行系统化训练,算法单一。学生层面,我们总习惯将其归结为“粗心”、“不仔细”、“不认真”等肤浅的原因。其实,口算中出现错误,有些还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主要表现在:
1、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让其他无关因素吸引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8+34”和“42-3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8+34-3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2、口算题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9”写成“96”,把“10”当成“100”等。
3、低年级儿童,常因想不出来计算方法而产生差错。如一年级学生口算8+6等进位加法时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因而出现差错。
4、学生在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视思想,而当数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导致遗漏。
三、训练及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我们可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坚持对学生进行口算基本训练。只要能保证口算练习时间和数量,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发挥生本课堂优势,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口算教学往前可以延伸到前置作业,往后可以延伸到课后任务。而课堂教学中更是有广阔的天地可供教师和学生去尽情体验快乐学习,找到自我,差生在组内得到帮助,让优生在组内展示自我。可以把学习成果在组间展示,也可以在全班展示;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让他人评价;可以给学生胜利的小红花也可是热烈的掌声;可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小游戏,能将枯燥的口算练习寓于趣味性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可以设计对口令、起立、找朋友、开火车等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游戏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结合特点设计一些其他的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充满趣味的“班级口算擂台赛”、自我选题的“小商场”。
(三)务必记牢口诀、算式,提高口算效率
死记硬背固然不可取,但是口算中一些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也可以指导学生记下来,做题时让学生“张口就来”。如低年级的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一定要求每个学生熟练掌握。因此可要求每个学生能熟记2到10这几个数的组成,熟记九九乘法表。又如中年级简便计算时可以让学生熟记25×4=100、125×8=1000以及和25、125相乘得整百整千数的式子,这样的算式就要求学生记忆,因为这些都是简便运算必须掌握的的基础。
(四)注重口算时学生思维的培养
1、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在进行口算训练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看清数据。学生往往会出现看错符号、看错数据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缺乏思维准确性的表现。为此,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我会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题目:比如:50—6= 56—5= 56+5= 65—6= 这些题目放在一起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在口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可促进口算速度的提高。在口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出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如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时会遇到这样的题7+( )= 13 ( )-6=4等题目,学生练习这类题目往往出错很多,老师家长职责训斥“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你的孩子、你的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五)家校配合,共同抓好口算训练
家校配合,不只是体现在安全、德育等教育方面,在口算训练方面也同样适用。在学校要给学生适当的方法、足够的练习,而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请家长们给自己孩子练习的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怎么应用,这也体现出学习生活中数学的理念。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做,老师可以和其充分的交流一下,让家长与孩子进行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并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让家长给孩子创造应用口算的机会。如在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让他帮家长口算用钱数,这样能激发孩子学习口算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
伴随着新的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任重道远。我相信只要我们自身不断努力,改变方法,用“生本”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一定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