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时代已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各高校校园网的普及及学生拥有电脑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的比例大幅上升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电子渠道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浅谈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学习氛围 大学学习
大学学习分为自学和互学两类,其中自学可以任意选择内容,可以自我设定速度,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时间、地点,不限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自学者来说非常重要。伴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新时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以校园网为主线
校园网是为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平台。其目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内计算机互连、计算机局域网互连,并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因特网(INTERNET)互连,实现信息的快捷沟通和资源共享,直接服务于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我校校园网包括教学、科研、办公区计算机网络、教职工宿舍区计算机网络和学生宿舍区计算机网络等。校园网的建设为高等学校实现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遍布校园的计算机网络,使得人人上网成为现实。
随着学校的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学术活动越来越多地在学校举行。除此之外,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其他的活动,如运动会、人才交流活动等。由于这些应用的特殊性和灵活性,有线局域网将不能满足校园网的需求,因此很有必要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对原有的有线网络进一步扩充。近期我校网络中心已安装室内无线AP41台、室外无线AP16台,大学会堂各会议室、行政楼各会议室、新教学楼全楼已经开通无线网络,并在大学北区、中区、南区、东区、商学院校区等主要学生户外活动集中区域开通了无线网络。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在无线网络覆盖的地区,使用学校的相关网络资源,了解学校、学院有关学术活动动态,有选择地参加,同时在地域上脱离了只能在宿舍、机房上网的局限,在校园自习室、学生活动区都可上网学习。
二、以广播传统方式为副线
校园广播是近年来在大中学校园兴起的新型传播媒介。校园广播以其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广播节目的针对性为特点,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丰富校园生活、普及教育知识、加强沟通联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校目前已经建成的校园广播的频率范围在调频74MHz,学生可以选用普通的电视伴音收音机,也可以使用校园广播耳机进行收听。学校依据校园广播系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感受无处不在的英语学习。在这种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学生不但能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而且将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接收机可以在近20个小时的时段里自由选择英语听力资源,诸如四六级听力练习、英文原声电影、英文歌曲、bbc语音剪辑等,在听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以对口支援为契机
我校自2001年起先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给石河子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以此为契机,实施“文化西援”工程,开展“名校名师讲坛”,校园学术氛围空前浓厚,学术至上,名家风范,学术讲座开展得如火如荼。“文化西援”工程是北大对口支援的文化盛宴,是弘扬学术精神的主阵地,是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柯杨,原北大校长吴树青,著名学者梁柱、陆俭明、阎步克、魏英敏、曹文轩、王晓秋、胡壮麟、郭应禄、马戎、王义遒等在内的31位专家学者先后到我校开展了66场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学、伦理学、经济管理、医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听讲师生多达三万余人次,营造了浓郁的学术、学习氛围。
四、充分利用本校网络资源
我校从1998年开始精品课程建设,十年来,学校投入近300万元资金入行课程建设,目前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校级精品课程14门。每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都做到了任课教师的全员参与,保证了精品课程资源在校园网内共享。
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务处网站的网络教学平台、英语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平台、视频课程平台选择与专业或者兴趣爱好相关的课程进行网上学习。网络平台的学习解决了时间、地点的局限,学生可以不限次数地“听讲”或自学。
五、加大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在高校发展的大环境下,图书馆仅依靠纸质文献,已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必须在文献资源建设上进行调整,突出电子资源的重要作用。
我校图书馆购入万方、维普、Springer LINK、SDOS等中外文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数字资源20余种,自建了《新疆棉花植保数据库》和《石河子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我校图书馆整合电子资源,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现跨库检索电子资源整合,在图书馆主页上分别将电子资源按学科分类、按出版形式、按数据库类型等进行揭示,从而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现跨库检索,利用CALIS统一检索服务平台,对图书馆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后,实现跨库检索。利用购买的数据库提供的整合功能,对馆藏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不断丰富,为学生方便快捷地查阅文献资料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以往纸质期刊、论文、文献、杂志等资源在数量上的局限,导致学生不能外接出馆,用手抄或者复印相关的资料的方式相比使用电子化资源显得效率低下,同时还去除了管理上的冗繁。在电子资源的丰富前提下,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郇靖.浅议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知识经济,2009:13.
[2]巨红梅.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图书馆——选择的优势和递进.前沿,2005.1.
[3]百度百科.校园广播,http://baike.baidu.com/view/1085744.htm.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学习氛围 大学学习
大学学习分为自学和互学两类,其中自学可以任意选择内容,可以自我设定速度,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时间、地点,不限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自学者来说非常重要。伴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新时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以校园网为主线
校园网是为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平台。其目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内计算机互连、计算机局域网互连,并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因特网(INTERNET)互连,实现信息的快捷沟通和资源共享,直接服务于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我校校园网包括教学、科研、办公区计算机网络、教职工宿舍区计算机网络和学生宿舍区计算机网络等。校园网的建设为高等学校实现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遍布校园的计算机网络,使得人人上网成为现实。
随着学校的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学术活动越来越多地在学校举行。除此之外,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其他的活动,如运动会、人才交流活动等。由于这些应用的特殊性和灵活性,有线局域网将不能满足校园网的需求,因此很有必要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对原有的有线网络进一步扩充。近期我校网络中心已安装室内无线AP41台、室外无线AP16台,大学会堂各会议室、行政楼各会议室、新教学楼全楼已经开通无线网络,并在大学北区、中区、南区、东区、商学院校区等主要学生户外活动集中区域开通了无线网络。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在无线网络覆盖的地区,使用学校的相关网络资源,了解学校、学院有关学术活动动态,有选择地参加,同时在地域上脱离了只能在宿舍、机房上网的局限,在校园自习室、学生活动区都可上网学习。
二、以广播传统方式为副线
校园广播是近年来在大中学校园兴起的新型传播媒介。校园广播以其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广播节目的针对性为特点,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丰富校园生活、普及教育知识、加强沟通联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校目前已经建成的校园广播的频率范围在调频74MHz,学生可以选用普通的电视伴音收音机,也可以使用校园广播耳机进行收听。学校依据校园广播系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感受无处不在的英语学习。在这种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学生不但能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而且将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接收机可以在近20个小时的时段里自由选择英语听力资源,诸如四六级听力练习、英文原声电影、英文歌曲、bbc语音剪辑等,在听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以对口支援为契机
我校自2001年起先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给石河子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以此为契机,实施“文化西援”工程,开展“名校名师讲坛”,校园学术氛围空前浓厚,学术至上,名家风范,学术讲座开展得如火如荼。“文化西援”工程是北大对口支援的文化盛宴,是弘扬学术精神的主阵地,是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柯杨,原北大校长吴树青,著名学者梁柱、陆俭明、阎步克、魏英敏、曹文轩、王晓秋、胡壮麟、郭应禄、马戎、王义遒等在内的31位专家学者先后到我校开展了66场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学、伦理学、经济管理、医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听讲师生多达三万余人次,营造了浓郁的学术、学习氛围。
四、充分利用本校网络资源
我校从1998年开始精品课程建设,十年来,学校投入近300万元资金入行课程建设,目前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校级精品课程14门。每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都做到了任课教师的全员参与,保证了精品课程资源在校园网内共享。
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务处网站的网络教学平台、英语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平台、视频课程平台选择与专业或者兴趣爱好相关的课程进行网上学习。网络平台的学习解决了时间、地点的局限,学生可以不限次数地“听讲”或自学。
五、加大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在高校发展的大环境下,图书馆仅依靠纸质文献,已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必须在文献资源建设上进行调整,突出电子资源的重要作用。
我校图书馆购入万方、维普、Springer LINK、SDOS等中外文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数字资源20余种,自建了《新疆棉花植保数据库》和《石河子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我校图书馆整合电子资源,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现跨库检索电子资源整合,在图书馆主页上分别将电子资源按学科分类、按出版形式、按数据库类型等进行揭示,从而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现跨库检索,利用CALIS统一检索服务平台,对图书馆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后,实现跨库检索。利用购买的数据库提供的整合功能,对馆藏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不断丰富,为学生方便快捷地查阅文献资料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以往纸质期刊、论文、文献、杂志等资源在数量上的局限,导致学生不能外接出馆,用手抄或者复印相关的资料的方式相比使用电子化资源显得效率低下,同时还去除了管理上的冗繁。在电子资源的丰富前提下,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郇靖.浅议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知识经济,2009:13.
[2]巨红梅.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图书馆——选择的优势和递进.前沿,2005.1.
[3]百度百科.校园广播,http://baike.baidu.com/view/1085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