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体验:贯穿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_sc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宗旨是加强对策略形成过程的体验,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策略意识”。具体表现为能体会策略的特定价值与意义,掌握运用策略的基本思路和过程,能适当地将策略与实际问题匹配,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体验,它更多地强调“过程”的价值和策略的丰富内涵。让策略体验贯穿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去体验策略形成过程?下面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1.在情境中体验策略
  体验是心理活动,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意识与感受。教学中通过不同的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充分的感知中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
  从四张扑克牌中打乱顺序,要想知道原牌的顺序就必须“还原”;要求原来两杯果汁有多少毫升就必须从乙杯中“倒回去”;要求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就必须从还剩下的张数往前“倒着算”;要想知道公园大门的位置就必须“倒着走”。通过直观、典型的现实情境,从还原、倒回去、倒着算、倒着走等不同的感性体验,让学生体验“倒过来推想”的思考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倒过来推想”的经验,加深对使用这一策略的认识和体会。“镶嵌”了学生需要在各种信息的辨析中作出合理决策,这不仅体现了“倒过来推想”的必要性,更突出了适用“倒过来推想”策略的问题模型。
  2.在比较中体验策略
  体验不仅是一种激发,更是一种深化。教学中进一步将学生对策略的体验引向深入,通过多次比较,体验倒推策略的共同特征,并体验这类策略的优越性。
  第一处比较:整理信息的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有什么不同?
  第二处比较:这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处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点?
  三处比较旨在让学生充分体验“倒推”的策略,提炼出倒推策略的最本质的意义,真切地感受到倒推的价值所在。
  3.在回顾中体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在回顾过程中体验运用了什么策略。
  “回顾一下,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应用倒推的策略解决过很多问题,想一想哪些地方运用到倒推的策略?”
  这样一个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自我监控的过程,策略的形成是学生知识再建构和整合的过程。学生在回顾中的体验与获得策略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4.在应用中体验策略
  教学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体验到策略的价值。
  (1)填一填
  (2)猜一猜:我的年龄除以2,加上5,最后乘3,就是66岁。老师多少岁?
  (3)走一走:小华去参观动物园,先从大门向北走2格到熊猫馆,再向西北走1格到百鸟园,再向东走4格到猴山,最后向南走2格到蛇馆。
  (4)算一算:小娟和小磊做纸鹤,裁纸要用5分钟,折纸鹤要用25分钟,把纸鹤用线穿成一串要用10分钟。如果要在上午10时全部完成,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做?
  在学生初步形成策略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四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策略解题的巧妙,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策略解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验策略的价值所在,逐步培养学生判断和选择策略的合理性,达到对策略的深度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体会策略的独特价值。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技巧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学困生”,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学会耐心地等待,从关心他们的成长着手,让他们随时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要善于揣摩他们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具体的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用真诚换得信任    一位哲人曾说:“师者,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于他用真诚恩泽需要帮助的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又名刻纸、窗花或剪画。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完成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剪纸知识和技能,通过“奖励、欣赏、情境、操作”这四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的心中撒播知识的种子。教师的言传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一个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生动,是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也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利用
品德课堂的尴尬    《我是小小安全员》是五年级第九册品德和社会中的一篇教学内容。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为感受生命的可贵以及居家安全的重要。一个涉及生命安全的话题是非常严肃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引起重视、引以为戒的目的,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制作成录像。  我本以为这段录像会给学生带来不安、焦急,甚至恐惧,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他们把这些不安全的场面当作是可笑
语文课首先要成为学生的读书课。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因此,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积极采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而在以往的思品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以封闭式灌输为主。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道德教育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改进封闭式
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在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或回答问题不理想时,会被教师处以“错一罚十”的惩罚,还会遭到教师的痛责,甚至讽刺、挖苦。有的教师则采取回避的态度:要么轻易否定,或让其他学生作答,直至得到教师满意的答案为止;要么直接把正确答案讲一遍。这种不允许学生出错的现象,通常会导致学生怕犯错误,不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这样做不但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天性,而且会让他们从小胆小怕事、畏惧困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Time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询问时间”这一功能项目,按照时间顺序创设了一个个真实自然的场景,并由此展开了1~12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熟悉地掌握时刻表达法What’sthe time?It’s…o’clock,以及数词1~12外,还出现了常用句型Shall we…?It’s time to…,再加上Let’s…。的复
《欢乐的泼水节》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但是,对于江南的学生来说,傣族的泼水节离他们很遥远,很难理解泼水节在傣族人民心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切身感受到欢度泼水节时人们的浓浓的喜庆之情。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决定用“情境教学法”,把全班学生组成一个“小小导游团”,走入课文情境,以“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但是,实际的
有很多小学生学书法常常半途而废,这一方面与书法入门不易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自身有关。所以,教学中,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尽快找到入门的感觉;二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持之以恒。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经验。    一、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主要是进行书法美感和手感的训练。   1,美感训练  商承祚说:“如果好坏不辨,盲目模仿,依样画葫芦,那对我们临写是有不利的。”所以,首先要培养小学生敏锐的书法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