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复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对做好高中地理复习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复习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复习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25-1
  
  1.吃透课程精神,树立课程标准意识,跳出题海,立足基础,指导复习。
  我们教师要吃透课程精神,课程文件主要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江苏省地理学科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省标说明”)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省标要求”)。
  虽然教师不直接使用课程标准上课,但对它有正确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分析”“举例”“说出”等)是针对学生说的。这些行为动词的使用实际是起到降低教学要求的作用。
  “省标”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标准”。二是“学习要求”,主要是依据各项标准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三是“教学建议”,主要是就各项标准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和教学说明,并对某些标准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深度进行了限制。
  “国标”、“省标说明” 和“省标要求”在命题指导思想、编排结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题型示例等很多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中“考试内容”部分,“国标大纲”只是考试要点,但“省标说明”不光有考试要点,还给出了具体的考试要求。如:“国标大纲”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省标说明”给出了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是“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2.树立新的教材观,解决“用教材”还是“教教材”的问题。
  专家指出:地理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考试的依据。教材的核心内容都是依靠新课标编写的,高考命题依据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针对教材版本比较多的状况,我们需要对教材教学有效的整合。
  比如:课程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我们脑中有了“课标”意识和“考试说明”意识,这样,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将课程标准用作宏观的指导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同时,利用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的深度、难度和考试范围。
  另一种是同一课程标准在不同教材中的差异。有表述差异的:“人口增长模式”取代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也有呈现方式的差异,比如:鲁教版“西气东输”出现在小字当中。
  还有一种是课程标准中有,我们使用的鲁教版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比如:“产业转移”在我们使用的鲁教版教材上没有详细内容。不能因为教材没有就不介绍,或者一带而过。我们需要对照课标加以补充。人教版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从三方面展开:一是产业转移的概念,二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三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湘教版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选用近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案例加以说明。二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简单提及迁出区的产业升级、迁入区的环境污染等方面。我们在选择教学时,可以将两种版本整合,选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整合具体的知识点,准确把握教材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一是纲本对照,在各种版本教材中进行“大搜索”,找出知识点在《大纲》中条目的位置。比如:“人口知识”在鲁教版教材中,相对集中的是在必修二“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中,但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化及城市(城市群)的区位”等知识也可以说是人口知识的另一种表达;必修三“环境问题与可持续问题”中也有与人口有关的内容。另外,人口又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因此高考人口问题多与现实社会中人口热点相关,如:“民工潮”“民工荒”“最新人口研究成果——人口红利(或称‘人口视窗’)”,透过这些热点素材来考查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注实际,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当然高三学习时间有限,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关心,并不要求穷尽所有这些问题的方方面面,而是要思考这些热点怎样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们地理学科对待热点问题的共同态度。
  二是构建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结构优化的问题
  按照高考考核能力要求,结合知识点本身的特点,重新整合知识(一般用网络结构来呈现),以求一个更“逼近”高考的知识体系。
  再次,具体分析教材的某一章或单元的知识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确定本章或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比如我们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就是典型的对知识点的一个重新整合。
  4.整合教材中案例,突破教材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各种资料来探究地理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区域发展的基本分析方法”。高考试题的材料多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重大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教材的重新呈现,而是考查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运用地理原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不是让学生关注教材上的案例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用相关的地理原理来解答类似的地理问题。
  明确提出使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是在必修三的区域内可持续发展部分。但在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都含有案例教学的内容。比如:必修一中“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必修二中“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选用各自版本教材上的案例教学时,要及时归纳总结出区域比较的方法,并在最后再选取两个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的案例,让学生体验方法,学以致用。如江苏地区可选用苏南、苏北进行区域地理特征对比。
其他文献
假期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打板栗。外婆找了一根竹竿。然后把我和爸爸妈妈带到后院。只见一个个棕色的板栗球全身长满了刺,像小剌猬,挂在高高的大树上,仿佛在说:“你要小
“走,练书法去!”每周三下午。我都会邀我们班的小书法迷们去参加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书法教室.浓浓的墨香味顿时扑面而来。又可以练毛笔字了!我高兴地拿起毛笔
摘 要:不仅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且,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21-1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及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10月11日。晴今天我看见一个人在挖蚯蚓,说是要钓鱼用。他还说:“如果一条蚯蚓断为两截。没有头的那截可以再生出头来,没有尾巴的那截可以再生出尾巴来。”我听了半信半疑。蚯蚓
文章基于人本主义、问题思维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结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案例,就以问题驱动为焦点对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展开探讨,提出了构建问题驱动式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流程
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吧!它是谁发明的呢?书上记载,它是中国的劳动人民发明的。可是,它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呢?我想一探究竟。于是我就买了一个便宜点的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何抓住本学科特点,从教学中挖掘、提炼出相应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语文知识和隐性的德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加油站显得尤
本文针对激励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educa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过程,使每个学习者在运用、管理、评价和理解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素养.全面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非一朝一夕所能,需要
摘 要:本文从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和改革教学方法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24-1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千百年来丰韵犹存,着实让人痴迷、陶醉。中学音乐教学任务是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的创新思维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发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