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词”和“句式”的考查可休矣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命题在文言文阅读板块上,“虚词”单独设题,“句式”置于翻译题中考查,依然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设题的依据是《高考语文大纲》中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的考点要求。笔者以为,这种考纲考点的立意以及由此导致的命题形式的立意都值得商榷。
  一、《高考语文大纲》误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于“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要求,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这句表述中“了解并梳理”是关键,“了解”“梳理”在认知上只要求“知晓”“懂得”“不陌生”就行了,可是到了《考纲》里就变成了“理解”,而到了命题实践中就变成了“掌握”和“运用”了。
  《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梳理”和它对文言阅读的总体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关于“文言文阅读”在《课程标准》中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总体要求,其中“浅易”“借助”“读懂”都是关键词,所以后面采用了“了解”“梳理”等关键词。显然《课程标准》在“文言文阅读”上的要求是“浅读”,而命题实践对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的要求则是“深读”——深度把握。
  二、这样的命题立意有悖于高考命题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的宗旨
  也许有人会说,高考不是学业水平考试,它是一种选拔考试,它要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自然要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以为这其中也潜藏着一种误区。这句话只从字面上看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命题实践的落实过程中却存在着问题。
  “为高校选拔学生”不是“为高校中文专业或古汉语专业选拔学生”,命题者在落实“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这一宗旨时,有意无意地用高校中文专业的尺度来设置题目(不只存在于文言文命题中)。“文言虚词”辨识题在翻译中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把握,就是在用“高校中文专业”的水准来要求高考考生的,显然这是在为“高校中文专业”选拔学生,而不是为“普通高校”选拔学生。
  谁都知道,99%以上的考生进入高校后不会再深入学习文言文,他们不需要那么准确地去把握每一个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与意义,他们不需要那么准确地去把握每一种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他们的任务是只要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就行了。在高考中实在没有必要来“拔高”对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高考语文考纲》在“文言文阅读”上的“拔高要求”不仅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误读,而且与实现高考命题“为普通高校学生选拔服务”宗旨的对接也是错位的,同时,这样的要求也误导了普通高中的文言文教学。
  三、从阅读实践上说,在“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上设题实在没有太大意义
  谁都知道,对古代文章进行语法分析是舶来品。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在中国学习古文是没有语法分析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一代代新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古文进行语法分析是一种专业性分析,形成了一门专业学问——“古代汉语”,这样的专业分析与大众对古文的阅读几乎没有关系。甚至与专业阅读也没有太大关系,古人不学习“语法”照样阅读古文就是一个坚实的例证。
  中学生学习古文是一种大众阅读。其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很清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高中生不学文言虚词的用法,不学文言特殊句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或者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中的“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上的设题与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标准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上文已经分析,人对“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的认知与人阅读古文几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对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的分析,对古代文言句式的把握是一种专业化水准的要求,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真的没有必要去掌握这些与“文言精髓”没有太大关系的僵死而陈旧的知识。
  于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上设题对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实在没有太大的实践意义。
  四、这样的要求也是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种误导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文言文命题将“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也设置为题目,就引发了中学文言教学中的“重言轻文”现象。
  “重言轻文”就是教师把90%的教学力量都花在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上,而古文中的精髓—— “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 “古代文学的艺术价值” 和“民族智慧”则常常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显然,这是一种“买椟还珠”的做法,这是一种带领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必须摒弃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却是如今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最为常态、最为普遍的做法。
  老师也知道这种“留其皮毛,弃之精华”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因为高考命题考的就是“皮毛”,真正“精华”几乎不考,只能跟着高考走。而且,“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在高中进行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学好这两方面的知识,其前提是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有一些基本掌握,可是如今初中语文教学是淡化语法教学的,初中上来的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几乎是空白,老师对“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的教学几乎是在构建“空中楼阁”,其难度可想而知,正是因为难度的存在,才使得老师们不得不“弃其精华”而去“留之皮毛”,把大量的精力全都花在了古代文学作品的“皮毛”上。
  “文言虚词”分析、“文言特殊句式”把握属于一种专业学习范畴,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是一种大众化阅读,没有必要把它们“硬塞”给中学生。以此立意来考察高考考生的文言阅读水平也与高考命题的宗旨无法对接,因此“文言虚词”命题和“文言特殊句式”命题可休矣。
  [作者通联:安徽阜阳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楚天都市报》2014年12月16日《高考大纲出炉 语数英都有调整》一文写道:“省教育考试院介绍,明年我省的高考命题难度保持稳定,试题将在源于教材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过去两年湖北有关高考命题的报道,都有类似于“源于教材”的话,因此我认为备考2015年的高考作文,最好的方略莫过于“两个非常”,即非常认真地学习人教版5本“必修” 的《语文》教材(如果能连11本“选修”的也一样学
一、导入与检测  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投影演示检测题,重点检测并落实本文中出现较多的“词性活用”现象,如“病”“名”“实”“蕃”“筑”“子”“爪”“硕茂”“早
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文学,当前的小说教学一般都是处理好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将教学目的聚焦于追求小说文本所指涉的客观世界和“思想内容”,即主题,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苏教版必修2的“遭遇战争”板块中的课文,其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叙述,对很多学生而言内容有些难懂,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侧重从反战和平的思想角度来考虑,而对小说文本形式关注不够,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小说教学脱离了形式,而脱离了形式
近年来,随着陈思和、孙绍振等专家的大声疾呼,相关著作的连续出版,“文本细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界里的一个热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任性“细读”,甚至错误“细读”的现象一直存在。孙绍振先生说,细读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来改变语文课堂上“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的顽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难以依赖“审美鉴赏”,也难以依赖“文化传承”,更多的只能依赖“思维发展”,依赖
一、检测学情,生成切入点①  1.春天的什么时候?  师:请大家结合全诗(指向PPT),了解题目中5种事物所涉及的基本信息。第一个字是“春”,我的提问是:“大致是春天的什么时候?”  生:大概是晚春。  师:你的证据是?  生:可怜春半不还家。  师:她说是暮春,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我也认为是暮春。  师:原因呢?  生:江水流春去欲尽。  师:有没有不同看法?(一男生举手)  生:我觉得是初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在这一理念观照下,语文教材的选文愈加趋向多元化,重视人文教育与审美功能,阿城的《棋王》就集中体现了这个要求,因此被选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小说单元。选文是小说的第四章,是整部小说的高潮,主人公王一生在本章与九位象棋高手鏖战,作者手法独到,将大战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蔚为壮观,同时人物的
“诗可以怨”突出的是诗歌的美刺、言志和观风俗、知民情的作用,也是儒家政治、社会理想在诗歌中的体现。这种怨、刺的情感是有限度的,即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体现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和精神。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原则,是孔子儒家诗学思想的要义。  一、怨而不怒,悲悯意识  《诗经·卫风·氓》塑造了一个蕴涵着中国文化意味的弃妇,她的怨而不怒正与儒家诗教的温柔敦厚相吻合,同时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弃妇哀而后思的基调
一、挖掘贫困之因  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先生认为当下中学生大多还处在浅阅读阶段,处于“量少、质次、结构不合理、教学效益有限”的阅读现状,我深有同感。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至今,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学生阅读的贫困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一再提出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但是阅读时间的有限性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高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有限的时间还得分配给其
在鲁迅笔下,用调侃的语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荒诞”的三味书屋,展现了近代中国儿童成长的一种空间。古人把经书、史书和子书比作三种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是蔬菜,子书是醯醢。在三味书屋中有“高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鹿者禄也,肥鹿高官也。本来拜孔是表示对老师和知识的尊重,但神圣的拜师仪式变成看对着匾和梅花鹿行礼。读书的意义和目的变了,儿童成长的空间变狭窄了。而一入书屋,死读书,读死书的模式将伴随儿童成长直
一、创写诗歌,巧妙导入  师:“七月扬州百卉悠,湖光潋滟画中游。非是西湖依旧瘦,古来佳景总含情。”(ppt同步出示)我爱扬州的瘦西湖,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瘦西湖之美。瘦西湖之美,是到扬州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这是一位来自陕西的语文老师近日在游历过扬州瘦西湖之后的一点感受。  非常有幸,和你们一起学习一位你们同乡的作品,他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是屈指可数、语言造诣颇高的一位作家。让我们一起学习汪曾祺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