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有”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何有”最早见于《诗经·邶风》,即“何有何无,黽勉求之。”在这里,它的意思是“有什么”。这也许是“何”与“有”的最初结合,典型的动宾联合——宾语前置式。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其含义有所变化。
在《论语》中,“何有”共出现七次,分列如下:
(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
(2)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侍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
(3)季康子曰:“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4)季康子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正乎何有?”(《论语·雍也》)
(5)季康子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6)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当前,语言学界对前六句中“何有”的含义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何有”表示不难之辞——“没有什么”,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很容易做到”。不过,对最后一句中的释义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且两种看法都很有市场,相持不下。这两种观点分别是:第一,从文化背景着眼,认为孔子是著称于世的大圣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几千年来,他一直是人们思想与道德的楷模,享有“百代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美誉,做到“谦虚,礼让”应该是无庸置疑的。这些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也都有所显现,如《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夫子哂之”等。这些语句可以充分显示出他的“谦虚,朴实”。因此,有人得出结论:最后一句话中的“何有”应是谦虚之辞,也就是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种品格孔子自谦为“什么都没做到”。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下)以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采用了这种说法。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在他的《论语译注》里也采用了这个观点。第二,最后一句话中的“何有”为不难之辞“没有什么”。也就是说,三种品格对孔子来说不算什么,都已做到。朱熹《四书集注》解“何有为”“不难”为“何难之有”。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辞”。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教材里也采取了这种说法。
笔者曾经相信前者,并且在以前的教学中采用前者的解释;然而,经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前者颇有可疑之处。
首先,我们把例句中的最后一句和它在文中的下句连起来看一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上下串联,其义显赫。“何有于我哉?”与“是吾忧也”对举;前者是吾所长,后者是我所忧。显然,前者的“何有”表不难之辞。此外,本人认为一部著作中反复出现的词或固定短语,其意义截然相反的情况实属罕见。
其次,从《论语》中所出现的“何……有”这一句式中,我们也可看出一些“何有”的意义指向所在。如:
(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9)“唐栗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10)“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这三句很明显,都表示“没有什么”,依次是“没有什么简陋之处”“没有什么远的”“没有什么常师”,都隐含着不难之辞。
再者,孟子作为儒家思想最完美的继承者,他的著作《孟子》中也保存了这种用法。如:
(11)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12)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孟子·告子下》)
(13)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于王何有?”即“何有于王”,与《论语》中“何有于我哉?”在结构、意义、用法上完全相同。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看出,这三句话中的“何有”显然都表示不难之辞。并且,当时“于……何有”已成了一种习用语,意思是“在……方面有什么呢?”也就是说“在……方面不存在什么”,引申即为“在……方面不存在什么困难”。杨伯峻先生在他的《孟子译注》里把这三句都解释为“有什么困难呢?”赵岐注“于答是也何有”云:“于音乌,叹词也。”把“于……何有”这一句式割裂成“于,答是也何有”,实不当。
此外,“何有”这一习用式,还类化出了“奚有”这类用法,意义同样为“不难之辞”。如:
(14)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
很明显“奚有”即“何有”,“奚有于是”即“何有于是”。李炳英说:“‘奚有’即‘何有’谓不难。”甚是。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里把“奚有于是”译为“这有什么关系呢?”更可说明其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何有”表不难之辞,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一个习用语,后来一直流传下来。研究语言,我们不能单从文化背景方面来判定词语的含义,更应该遵循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依照上下文语境来判定。
参考文献:
[1][魏]何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李炳英.孟子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汉]赵 岐.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张 觉.《孟子》存在句式变换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2,(4).
(常志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治平,河南省商水县胡吉镇第一中学)
在《论语》中,“何有”共出现七次,分列如下:
(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
(2)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侍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
(3)季康子曰:“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4)季康子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正乎何有?”(《论语·雍也》)
(5)季康子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6)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当前,语言学界对前六句中“何有”的含义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何有”表示不难之辞——“没有什么”,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很容易做到”。不过,对最后一句中的释义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且两种看法都很有市场,相持不下。这两种观点分别是:第一,从文化背景着眼,认为孔子是著称于世的大圣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几千年来,他一直是人们思想与道德的楷模,享有“百代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美誉,做到“谦虚,礼让”应该是无庸置疑的。这些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也都有所显现,如《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夫子哂之”等。这些语句可以充分显示出他的“谦虚,朴实”。因此,有人得出结论:最后一句话中的“何有”应是谦虚之辞,也就是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种品格孔子自谦为“什么都没做到”。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下)以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采用了这种说法。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在他的《论语译注》里也采用了这个观点。第二,最后一句话中的“何有”为不难之辞“没有什么”。也就是说,三种品格对孔子来说不算什么,都已做到。朱熹《四书集注》解“何有为”“不难”为“何难之有”。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辞”。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教材里也采取了这种说法。
笔者曾经相信前者,并且在以前的教学中采用前者的解释;然而,经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前者颇有可疑之处。
首先,我们把例句中的最后一句和它在文中的下句连起来看一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上下串联,其义显赫。“何有于我哉?”与“是吾忧也”对举;前者是吾所长,后者是我所忧。显然,前者的“何有”表不难之辞。此外,本人认为一部著作中反复出现的词或固定短语,其意义截然相反的情况实属罕见。
其次,从《论语》中所出现的“何……有”这一句式中,我们也可看出一些“何有”的意义指向所在。如:
(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9)“唐栗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10)“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这三句很明显,都表示“没有什么”,依次是“没有什么简陋之处”“没有什么远的”“没有什么常师”,都隐含着不难之辞。
再者,孟子作为儒家思想最完美的继承者,他的著作《孟子》中也保存了这种用法。如:
(11)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12)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孟子·告子下》)
(13)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于王何有?”即“何有于王”,与《论语》中“何有于我哉?”在结构、意义、用法上完全相同。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看出,这三句话中的“何有”显然都表示不难之辞。并且,当时“于……何有”已成了一种习用语,意思是“在……方面有什么呢?”也就是说“在……方面不存在什么”,引申即为“在……方面不存在什么困难”。杨伯峻先生在他的《孟子译注》里把这三句都解释为“有什么困难呢?”赵岐注“于答是也何有”云:“于音乌,叹词也。”把“于……何有”这一句式割裂成“于,答是也何有”,实不当。
此外,“何有”这一习用式,还类化出了“奚有”这类用法,意义同样为“不难之辞”。如:
(14)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
很明显“奚有”即“何有”,“奚有于是”即“何有于是”。李炳英说:“‘奚有’即‘何有’谓不难。”甚是。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里把“奚有于是”译为“这有什么关系呢?”更可说明其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何有”表不难之辞,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一个习用语,后来一直流传下来。研究语言,我们不能单从文化背景方面来判定词语的含义,更应该遵循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依照上下文语境来判定。
参考文献:
[1][魏]何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李炳英.孟子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汉]赵 岐.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张 觉.《孟子》存在句式变换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2,(4).
(常志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治平,河南省商水县胡吉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