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数学思维虽然并非等同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办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已由原来的“重成绩”转变为“重能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思维培养,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前提,同时还是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由此可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而在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思维准确性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思维活动所具备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因而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判断、推理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否拥有准确性思维,则是一切数学思维中的核心所在。
2.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思维的合理性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存在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分析、判断。思维的合理性,是解答一切数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条件。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因而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m+3)x+2m-2=0有一个根大于1,一个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二次函数y=2x2-(m+3)x+2m-2的图象来讲解。通过函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这一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有两个交点,交点横坐标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因此当x=1时。y<0,易得2-(m+3)+2m-2<0,即m<3。由于△:(m+3)2-8(2m-2)=(m-5)2>0,得m≠5。综上可得当m<3时,满足题意要求。
二、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途径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发现思维
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问题设计,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数学教学中。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能够通过问题提问来引导学生。而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结合着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有步骤的将重点、难点渗入到问题提问中。其次,问题的提问,不仅是要引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巩固。由此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着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问题提问。最后,合理的问题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力。由此,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达到学习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习题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同类问题的客观规律。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规律总结起来教授给学生。例如,两根木棒分别是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木棒长有什么条件限制?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列出满足的条件吗?通过解答可以得出3 3.差错信息反馈,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教学中,差错信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可造出下列问题:
(1)x2+y2=(x+y)(x-y)
(2)4x2-1=(4x+1)(4x-1)
(3)-4x2+1=(4x+1)(4x-1)
通过以上例子,能让学生发现错误的所在,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
4.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很好的引导学生去研究已知条件从而探求众多解题途径。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各种可能的设想出发,求得各种符合条件的答案。由此可见,发散思维的培养,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质量,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初中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已由原来的“重成绩”转变为“重能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思维培养,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前提,同时还是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由此可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而在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思维准确性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思维活动所具备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因而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判断、推理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否拥有准确性思维,则是一切数学思维中的核心所在。
2.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思维的合理性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存在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分析、判断。思维的合理性,是解答一切数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条件。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因而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m+3)x+2m-2=0有一个根大于1,一个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二次函数y=2x2-(m+3)x+2m-2的图象来讲解。通过函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这一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有两个交点,交点横坐标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因此当x=1时。y<0,易得2-(m+3)+2m-2<0,即m<3。由于△:(m+3)2-8(2m-2)=(m-5)2>0,得m≠5。综上可得当m<3时,满足题意要求。
二、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途径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发现思维
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问题设计,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数学教学中。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能够通过问题提问来引导学生。而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结合着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有步骤的将重点、难点渗入到问题提问中。其次,问题的提问,不仅是要引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巩固。由此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着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问题提问。最后,合理的问题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力。由此,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达到学习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习题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同类问题的客观规律。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规律总结起来教授给学生。例如,两根木棒分别是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木棒长有什么条件限制?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列出满足的条件吗?通过解答可以得出3
教学中,差错信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可造出下列问题:
(1)x2+y2=(x+y)(x-y)
(2)4x2-1=(4x+1)(4x-1)
(3)-4x2+1=(4x+1)(4x-1)
通过以上例子,能让学生发现错误的所在,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
4.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很好的引导学生去研究已知条件从而探求众多解题途径。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各种可能的设想出发,求得各种符合条件的答案。由此可见,发散思维的培养,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质量,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